曾經的「叫花村」,今日成蘇北第一富裕村,史上走出三十多位將軍
文 |白孟宸
在靖江採訪期間,每當筆者站在江邊,遠眺一望無際的江面時,總會想到一個問題:這片參與創造中國乃至世界戰爭史上前所未有奇蹟的土地,10年之後會是一幅什麼景象?我相信,1949年4月,每一位從靖江出發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解放軍指戰員和參戰民工,都會問自己相同的問題。但是,即便歷史已經走過70年,我與革命先烈們一樣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勤勞而智慧的人民,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總能夠創造讓人意想不到的奇蹟。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靖江和中國的未來都將愈發繁榮昌盛,這是所有見證過歷史的中國人的共同心聲。
靖江製造的巨輪。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靖江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民營造船基地,擁有新世紀集團、新揚子船
靖江市區西面的東興鎮何德村,是當年渡江戰役的重要出擊點,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錨鏈和系泊鏈生產企業亞星錨鏈的「大本營」。作為錨鏈和系泊鏈國際技術標準的制定者,亞星錨鏈吸引著來自全球各地的客戶。這家土生土長的靖江企業,長成巨人只花了不到四十年時間,在他身上仍然可以找到當年靖江百姓踴躍支援解放軍的那份魚水深情。近年來,亞星不斷根據人民海軍需要,為我國建造的各類艦艇提供技術水平領先全球的船用配件,還在包括深海石油981平台在內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標誌性裝備研製項目中承擔科研攻關任務。
「東線第一帆」孕育出靖江人「創一流、爭第一、搶唯一」的拼搏精神。一大批靖江企業家像當年的支前船工,有著「要做就爭第一」的品質追求,強化靖江製造的裝備先進性、行業示範性、標準引領性,靖江企業走出一條「專精特新」發展路徑,催生出12個中國馳名商標,培育了20多個產品成為全國單打冠軍和隱形冠軍。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種拼搏精神也體現在靖江人的全球眼光和開放格局上。江蘇艾蘭得營養品有限公司9年9次成功完成了在美國、荷蘭、英國的海外併購,用7年時間完善全球產業鏈戰略布局,造就了艾蘭得連續五年蟬聯中國行業出口冠軍。「走出去」的艾蘭得根植靖江,筆者看到,企業與香港恆基總投資50億元的大健康產業園的建設正如火如荼,不久將形成國際性健康產業示範基地。如今,「東線第一帆」升起的地方,已經成為外商投資的窪地,飛機結構件製造商英國吉凱恩、全球叉車引領者德國凱傲、世界起重機械龍頭芬蘭科尼、全球微特電機技術的領跑者日本富士通等一大批世界500強企業相繼落戶。這座小城的開放度、包容度、融合度,讓人深切感受到聚沙成洲的巨大能量。
頗有意味的是,進入21世紀,靖江、江陰這兩個當年我敵雙方的戰略要地,現在卻成了兩岸融合發展的試驗場。15年前,靖江江陰兩地從「文件上沒有,慣例上沒有,領導講話里暫時沒有」的一張白紙上,創建了全國首個跨江開發的工業園區,被稱為「開明人士的精明與高明之舉」。 2018年,兩地共同創建高質量跨江融合發展實驗區,由跨江聯動走向跨江融合,開啟同城化發展新征程,成為站在新時代新起點上的又一次創新與探索。
進入新時代,靖江秉承「家?公園」理念,把整個城市作為一個放大的公園來建設,處處彰顯家的溫馨與公園的閑適。不大的城區分布了馬洲公園、西郊公園、天水公園等七八個公園,天妃廣場、十圩港景觀帶等小而多的「口袋公園」更是出門就是。容湖書房、馬洲藝文館、美術館、空中自行車道、慢行系統等設施更是彰顯著這個城市的文明與人本思想。一個長江北岸最美的濱江城市正在展示其獨特魅力。
靖江市孝化村農民集中居住區。這個昔日的「叫花村」,今天已成為全國文明村、國家級生態村和蘇北第一富
說來有趣,當年很多從靖江渡過長江的老幹部在回憶中都會提到靖江的地名起得怪,城西邊叫「東興」,城東邊卻是「西來」,加上這個「圩」,那個「港」,導致不少第一次到靖江的指戰員被地名搞得頭昏腦漲。但也有的老同志回憶認為,靖江的地名取得有深意。例如有參戰指戰員多年後回憶1949年住在新橋鎮的「孝化村」,當時老百姓竟然說「孝化村」是從「叫花子」演變而來,因為舊社會兵災水患不斷,孝化村的百姓只能四處逃荒要飯。筆者在採訪時特意提出要去看看,但靖江人卻自豪地說,昔日的「叫花村」,如今已經成為一座全國文明村、國家級生態村,蘇北第一富裕村。
真正來到孝化村,看著一戶戶綠樹掩映、碧水環繞的花園別墅,筆者發自肺腑地感嘆70年竟然可以讓一座村莊產生如此脫胎換骨的變化,如今孝化人已經過上了祖輩做夢也想不到的富裕生活:每年為60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為80歲以上老人發放尊老金;全村農民新農合醫療保險費由村集體統一買單;村民享受社區衛生服務門診免三費......但是,富起來的孝化人對於70年前為了解放全中國而犧牲的英烈還是十分敬重,當年渡江大軍幫助村裡百姓的事迹在現在的孝化可謂婦孺皆知。當筆者詢問為什麼對於70年前歷史如此難忘時,村民們的回答幾乎異口同聲:「沒有當初,哪有今天?」
是啊,再多的宣傳,也不如發自肺腑的感恩。70年前的渡江戰役,給靖江留下了永遠的光榮和驕傲,更讓一代代靖江人對人民軍隊有了一份特殊的期盼。作為革命老區,靖江已經走出了包括3位上將在內的三十多位共和國將軍,整個江蘇省無出其右。而且,靖江走出的將星,既有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浴血搏殺的老將,也有新中國成立後在抗美援朝以及和平年代在國防科研和軍事學術等領域建立突出貢獻的年輕共和國將軍。應該說,紅色的基因已經深深植根於這座城市的血脈中。
靖江的容湖書房。到書房、書吧、書驛讀書成為靖江人的時尚
經過這次採訪,筆者由衷感到,70年前,靖江人毀家支前,推動「東線第一帆」;70年後,靖江人再次成為長江沿線城市轉變發展模式的引領者,正在朝著「長江未來港、智能製造城、生態宜居地」的美好未來,又一次高揚起高質量發展的「東線第一帆」。這種歷史的輪迴讓人不得不相信,這是一片孕育勇士和英雄的沃土。2004年英國BBC製作的「敦刻爾克」系列節目中曾有一句話:「任何響應號召的人,他們既非海軍又非陸軍,他們只是響應國家的號召,他們每一個人都是英雄。」這一評價同樣適合擁有「人心齊、士弘毅、敢爭先」品格的靖江人。無論任何時候,只要我們的國家有所號召,無數的勇敢者將克服一切困難全力托舉我們事業的航船,駛向勝利的彼岸。
※跨越階層嫁入日本皇室有多難?被盯著肚子,才女出現「適應障礙」
※明治維新前15年:各種路線鬥爭與派系矛盾,天皇結成勢力進行反攻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