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京條約》簽訂國人無不痛心疾首,曾國藩為何感到慶幸呢?

《北京條約》簽訂國人無不痛心疾首,曾國藩為何感到慶幸呢?

咸豐十年(1860年)八月,英法聯軍直逼北京城下,咸豐帝命奕?留守北京,準備與外國人談判,自己則帶著嬪妃和親信大臣由圓明園倉皇逃亡熱河。同時,在逃跑的途中咸豐帝發布諭旨,令各地督撫、將軍速帶兵入京「勤王」。其中最早的一道諭旨就是發給曾國藩的,要他派鮑超帶領湘軍二三千人,交勝保調遣。

曾國藩接到諭旨後,左右為難,當時他坐困祁門,自身吉凶未卜,哪有心思發兵北援?然而他知道這道諭旨的分量,不敢絲毫馬虎,急忙與胡林翼、左宗棠及部下將領商討對策。結果大家都認為應該北援,連他本人和胡林翼也感到事關重大,無可推諉。這樣一來,就讓曾國藩十分為難。

為難的根子在哪裡呢?首先是曾國藩不願意放鮑超率兵北援,鮑超是湘軍中出名的悍將,自三河之戰李續賓部被全殲後,敢於同陳玉成對抗的就只剩下多隆阿和鮑超了,所以他不願放鮑超北援。其次是曾國藩對勝保存有戒心,認為他以調兵勤王為由,乘機奪湘軍兵將。

但是北援畢竟是勤王之舉,是反抗外國武裝侵略的行動,如果拒不發兵,不僅要背上「不忠」的罪名,而且還會遭到社會輿論的譴責,頂著一個「賣國賊」的帽子,這一點對曾國藩來說是十分可怕的。

那麼究竟應該怎麼辦呢?有沒有一種既可以保全名譽又可免於北上的辦法呢?曾國藩苦思焦慮一直沒有好的主意,不料李鴻章寥寥數語便使曾國藩從困境中解脫出來。李鴻章當時是曾國藩的幕僚,他力排眾議,認為英法聯軍最終的目的是迫使朝廷議和,以攫取最大的利益,早晚必將簽訂城下之盟,但湘軍現在圍攻安慶是成敗所在,萬萬不可鬆懈,否則將前功盡棄。

曾國藩接受了這一建議,於是上奏朝廷,假意請求由自己或是胡林翼親自統兵北上,護衛京畿,不過究竟誰去合適,須由咸豐欽定,只要接到明諭,無論是自己還是胡林翼將即刻動身。為了掩人耳目,曾國藩還列舉了種種理由,諸如湘軍士兵憚於北行、途中籌餉困難,鮑超不堪大用等。

顯然,曾國藩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拖延時間,不過做的非常巧妙,不是直接提出要不要鮑超北援的問題,而是另出問題,要咸豐帝來做文章。按照他的計算,奏摺自祁門至北京,往返大約需要一個月,曾國藩估計,在這段時間裡或者清政府已與外國人訂立城下之盟,或者另有他變,那時時局就大為不同了。果如曾國藩所料,在煎熬中度過一個多月後,十月四日他接到廷寄說「和議」已成,鮑超、曾、胡等人均毋庸北援。

以謀略來看,曾國藩確實是一把好手,把當時朝廷的局勢看得十分透徹。但我們似乎不能為曾國藩拍手叫好,原因又是什麼呢?

眾所周知,《北京條約》的簽訂是中國人民的災難,它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極大的恥辱和損害,這使每一個稍有愛國心的人,包括左宗棠在內,無不痛心疾首。然而曾國藩則完全相反,他一見朝廷和議的廷寄後,便立刻興高采烈起來。在他當天的日記中寫道:「旬日存心擾擾無定,因恐須帶兵入衛,又須進規皖、吳,兵力難分也」;「今接奉此旨,可專心辦南服之事矣」。他還在給胡林翼的信中說:「奉到寄諭,言撫議就緒,鮑軍可不比北行,初六日請派衛之疏殆不準行,吾輩得以一意籌議南事,豈非至幸!」

北援這件事本來是曾國藩圍攻安慶期間的一個小插曲,事實證明也是虛驚一場,並未產生什麼實際影響。可它卻像是一面鏡子,讓人從中可以看出曾國藩的真面目。

英法聯軍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與中華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而一心剿滅太平天國革命的曾國藩集團卻覺得不值一顧,心裡想的卻是清政府趕緊和英法聯軍簽訂賣國條約,以此就可逃避北援。從這件事中,我們不能說曾國藩是賣國主義,但基本可以確定他的思想是「先安內而後攘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康熙帝平定三藩後,吳三桂的家人、部將們結局如何?
此人是清代最幸運的狀元,文章書法都一般,卻因人老實得了魁首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