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時朝廷缺錢就會想到這個群體,僅軍費一項他們就捐了上億兩
清代商人中,鹽商是最富足的一個群體,自乾隆至道光這一百多時間裡是鹽商鼎盛的時期,尤其以乾隆年間為盛。據《永憲錄》記載,乾隆初年鹽商最富足者「家產現銀一千七百萬有奇」。實際上,當時這樣的鉅賈大約不下16家,其中最有實力的還是兩淮鹽商。
《揚州畫舫錄》稱,雍、乾之際的徽商汪交加「守財帛富至千萬」,汪廷章等人也是「富至千萬」。道光時期時人李澄也說:「聞父老言,數十年前,淮商資本之充實者,以千萬計,其次亦以數百萬計。」
既然鹽商如此富甲天下,那麼必然也會因財富而帶來諸多的麻煩。其中朝廷常常以各種借口讓他們出資效力,比如賑災、捐輸、地方公益,但凡是朝廷有困難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鹽商。而對於鹽商們來說,前面說到的這些破費並不傷筋動骨,最讓他們頭疼的便是沒完沒了的軍費報效。
《清史稿·鹽法》中有這麼一段記載:「或遇軍需,各商報效之例,肇於雍正年,蘆商捐銀十萬兩。嗣乾隆中金川兩次用兵,西域蕩平,伊犁屯田,平定台匪,後藏用兵,及嘉慶初年川楚之亂,淮、浙、蘆、東各商所捐,自數十萬、百萬以至八百萬,通計不下三千萬。」
事實上,上面這個說法存有漏洞,清代鹽商的軍需報效實際上在順治年間已有個例,康熙朝時有發生,以乾嘉兩朝最為突出,道光以後漸少。據不完全統計,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以前,各鹽商共報效朝廷的軍需至少有上億兩之多。凡是重要的戰爭,均有鹽商報效的案例。
如乾隆兩次廓爾喀之役軍費支出1100餘萬兩,鹽商報效達610萬兩,占軍費支出的一半以上;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軍費支出為1000餘萬兩,鹽商報效為370萬兩,亦為三分之一強;嘉慶白蓮教之役,鹽商報效更多,總數為1580萬兩。不難看出,朝廷歷次用兵,鹽商的報效都佔有重要地位。
由於鹽商的性質是官商結合,有著一定的政治利益,朝廷平時對他們也給予很多照顧,乾隆就曾在鹽引重量上屢屢加斤,以提高鹽商的利潤。正是因為朝廷照顧鹽商,所以他們才能獲得雄厚的資本,此外,鹽商還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比如,實力最雄厚的兩淮鹽商,他們可以參與制定國家的鹽法制度,甚至可以左右鹽政衙門的施政方針。
不過說到底,鹽商們畢竟不是官場中人,終究逃不過官府的層層剝削。在乾嘉時期這種情況尚可接受,可到了道光朝時情形發生了改變。隨著大清盛世的落幕,鹽政敗壞和鹽商資本的衰耗,鹽商們的實力已經遠遠不及以前,他們報效朝廷再也不像以前那麼積極踴躍了。
通過史料發現,道光、咸豐兩朝已經很少出現鹽商報效的情況,但當時國家內憂外患財政拮据,朝廷又不得不打鹽商的主意,於是報效的性質也發生了改變,由以前的踴躍捐輸變成了勸輸攤派,而且還以種種名目來剝削鹽商,其中捐官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當然,就鹽商報效朝廷的動機來看,應該說有些鹽商是急公好義,為國為民的。但也確實存在暗示或勒派商人報效的現象。鹽商在報效之後也可以得到一些好處:一是可以「議敘」,或此榮譽虛銜,或賜宴加級,或蒙皇帝召見、賜圓明園聽戲等;二是蒙恩加斤、加價、豁免、緩徵等,使鹽商在運鹽行銷中得到實惠。
※此人是北宋著名的才子狀元,原本前途無量卻因貪杯把自己給喝死了
※《北京條約》簽訂國人無不痛心疾首,曾國藩為何感到慶幸呢?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