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養老靠錢和靠子女,哪個靠譜?六位過來人親身經歷告訴你答案
文 | 幸孕姐
據統計,從2015年到2035年,中國老齡化進程加快,老年人口將從2.12億增加到4.18億,這也就意味著年輕一代的養老壓力逐漸增加。
然而隨著社會進程的加快,膨脹的房價、日益上漲的生活成本等,都讓年輕一代感覺到生存不易,此時如果再加上養老重任,無疑是雪上加霜。據調查,近九成的80、90後表示自己暫時無法獨自贍養父母,甚至有一半以上還需要父母「反哺」,為其提供經濟上的資助。
配圖均源網路,圖文均無關
那麼,從老人們的視角上去看,將來養老靠錢和靠子女,究竟哪個更加靠譜呢?六位過來人的親身經歷告訴你答案!
受訪者1:張大姐,55歲,家有一子
總結我們的一生就是「生娃是任務、養娃是義務、靠娃是錯誤」,當初都說養兒防老,結果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到了,孩子一天到晚忙工作,雖然知道他們在外面掙錢不容易,可是父母都住院了,總該回來看一眼吧,結果他直接打了一筆錢,然後就說自己在加班,事後也沒個慰問電話,躺在病床上的時候,真的覺得人生無望,人活一生沒個盼頭,老了還是錢管用。
受訪者2:李阿姨,58歲,家有一兒一女
去年,孩子他爸腦中風,一下子要湊十幾萬做手術,跟兩個孩子叫回去,聽著孩子們在外面因為誰出多一點,誰出少一點而爭吵,真心覺得這些年都白瞎了,為兩個孩子操了大半輩子的心,結果換來這種結果,最後還是選擇了用我和老伴之前攢的私房錢。作為過來人,勸大家在能攢錢的時候多攢點私房錢,不要全部補貼給孩子用了,等到老了動彈不得,這些錢就是傍身的大招,誰要是對自己好,願意照顧自己,將來就把存款留給誰。
受訪者3:李大爺,50歲,家有兩個兒子
之前去我兒子家住了一段時間,看見兩個孩子平時工作這麼累,而且回來後還要伺候我和孩子,有時遇上什麼不順心還不好當著我們的面說,真心覺得孩子們也不容易。在大城市裡打拚這麼多年,買個房子就吸幹了自己半輩子的心血,我們老人幫不了他們什麼,老了能不拖累就盡量不拖累,而且現在都有養老金,可以自己養自己,沒必要去麻煩子女。
受訪者4:王阿姨,55歲,家有一兒一女
我們是普通家庭,賺得沒別人多,不過兩個孩子比較孝順,經常接我們去家裡住上一段時間,一家人團團圓圓坐在一起談天說地,日子別提多好,我覺得這才是我想要的老年生活,金錢就是冷冰冰的數字,無法帶給人溫暖,我們需要的是煙火氣,日子過得苦一點沒關係,最重要的是一家人。
受訪者5:許大爺,53歲,家有一兒
我家兒子可出息了,是電視上說的成功企業家,一年賺不少錢,經常給我們買一些高檔貨,家裡山珍海味不斷,周圍鄰居都羨慕我們。可是只有我們知道,每次看見別人家兒孫滿堂,自家冷冷清清時有多難受,錢有什麼用,逢年過節看不到孩子的影子,生病住院身邊只有護工,這樣的晚年生活真心難受,所以養老還是靠子女才行啊!
受訪者6:朱大姐,54歲,家有兩女
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我已年老,看盡人世繁華,此時不就希望回歸家庭嗎?還是要靠子女來養更靠譜,不僅能夠獲得經濟資助,還能得到情感上的慰藉。
看完上面幾位老人的經歷,幸孕姐發現,也許在某些父母眼中,錢更能帶給自己安全感,他們一方面沒有足夠的自信自家孩子將來能盡心養老,另一方面是心疼孩子的不易,不願將來過多的麻煩他們。認為孩子對自己孝順,是福分,若孩子不夠孝順,也強求不了,只能自己提前做好養老規劃,盡量力所能及地攢點錢,老年生活才不至於難過。
而從另一種角度上看,老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內心最需要的可能就是情感上的交流,為人父母,大半輩子都在為子女忙前忙後,圍繞著子女的需求度過自己的前半生,等到子女長大,有了自己的家庭,父母也面臨著離職下崗。
告別了喧囂的快節奏生活,突然閑下來,他們難免會有些不適,此時就將所有的情感寄托在子女的身上,此時如果子女能夠幫忙養老,多多陪伴老人,對他們多一點的耐心、愛心以及包容心,可能就是人世間最大的幸福。
其實無論是靠錢還是靠子女度過晚年生活,只要能讓自己更加舒服,都是正確的選擇。在此,給天下的父母和子女們分享龍應台的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此生為父母,此生為子女,都是一種緣分,子女初臨人世,父母是引路人,帶著他們一點點往前,而待父母遲暮之年,也希望孩子能耐下心來,慢慢減緩腳步,成為父母的引路人,陪伴著他們走完人生中最後的年華。(lyj)
※孕媽身體有這些感覺,可能是胎兒提前報道的信號,儘早去醫院待產
※孕媽經常晚於這個時間睡覺=虐待胎兒,你熬的夜,最後是胎寶買單
TAG:母嬰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