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淺解:第四品
今天,我們來看第四品講了些什麼。首先,我們來看看第四品的原文。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這裡,世尊說了菩薩在對待外界的各種情況時應該保持一個什麼樣的心態。如第三品中所說的,菩薩對待外界是不會起任何心的,包括對眾生的憐憫。菩薩有度人的能力,她去做度人的事情的時候,是不能起任何心的。因為外界的一切對她來說,就如同人在睡夢裡所看到的一樣。到了夢醒的時候,夢境中的一切都是虛假的,不存在的。
因為菩薩有度人的使命,但是她沒有任何心,也就是不被任何外界的事物所迷惑,她的職責就是幫助如來去度化眾生,從而得到更多的福德。她在去「行布施」的時候,也就是在度人的時候,是不能對她所度的生命起任何念頭的。
這裡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說的是菩薩對於度人的方法,不能夠執著於任何一種慣性的方式。比如一般人做成了一件事,就會在做成這件事的時候形成一個經驗主義,這件事應該怎麼做,裡面有哪些奧妙與竅門。那麼下回再做類似的事情的時候,就會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作為一般人,用不斷的學習技術、鑽研技術,或者是能在事物中不斷的有所進步、有所發展、有所經驗的累積,是可以這樣去做的。但是菩薩不行,菩薩度人,不能用任何一種慣用的方式去度人。如果菩薩執著於任何一種方式,她就會被那種方式所拖累,或者叫做執著。從而產生了「有」的概念,致使自己落入「有相」的境地。
然後,菩薩對於所要度的任何一種生命,都不能因為對方生命的等級不同而產生分別心。不論他們是貧富貴賤,對於菩薩來說,都只是一個要度的生命而已。如果因為對方的貪念重,或者是嗔念重,或者是愛念重,或者是名利心重,就由此而產生分別心,是不行的。因為任何生命都有「空性」存在,都可以讓他得度。如果因為對方的反應而起了任何心,也會因此而「著相」。也就是說,菩薩在做度人的事情的時候,心裡也應該是清凈的,不起任何漣漪的。但是度人的事情也要去做,在做的過程當中又不能因為做這些事情而產生任何思想念頭。這就是「不住相布施」。
如果菩薩在做度人的事情的時候,真的能達到這種狀態,她所得到的福德是無邊無際的。因為菩薩要修成究竟涅槃,就需要積累無數的福德,同時還要保持向佛的心。無數劫以來,許多菩薩都是這樣達到究竟涅槃而成佛的。
所以,菩薩去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就要保持這樣的狀態。這裡,也很清楚的回答了先前須菩提所提出的問題「應云何住」,也就是菩薩應該如何保持自己的狀態的問題。
在這一品中,世尊反覆提到了一個詞「布施」,很多人以為布施是施捨的意思,其實按照菩薩的境界,這裡的布施應該是菩薩度人的一種行為,就是對眾生的憐憫而將如來的法宣揚給眾生,同時幫助眾生解開所有的心結,達到涅槃的彼岸,從而脫離苦海,永遠不再在三界內輪迴。即使菩薩做到了這一點,也不能因為做到了這些事而起任何心。要保持做了就像沒有做一樣,在任何時候都保持心態的清凈與穩固。
好了,第四品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謝謝!
※釋迦牟尼佛講法49年,其核心內容,就是這一個字
※《心經》中「照見五蘊皆空」的照,為什麼不能用觀?
TAG:水往雲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