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解順治與董小宛
順治像
董小宛像
順治皇帝之死,順治皇帝出家,這是現在可以存疑的兩說兩解。死,是正統史學的說法;出家,則是民間流傳的謠言,我則傾向於他是出家了的。無論死或是出家,這位九重之尊的下落似乎都是因為女人。今人認知古人,常常用我們今天的理念去思維:別說皇帝,就是一個縣長、一個廳長,哪個會為了情傷失意去?他們不曉得,我們活得沒有古人認真。
順治與董小宛的情愛說法是最多的。就董小宛這人,她活著時已經是名人了。她和柳如是、李香君一樣都是金陵行院里的高級妓女。當時的名妓追求名人,好像今天的一些歌星、球星追求金錢。那情致不一,心態卻都可用「渴望」來表述。當名妓當然有條件的:第一,你得漂亮;第二,要有「文憑」,能詩會詞;第三,琴棋書畫這四大雅事,至少要能辦一件。李香君嫁了商丘的侯方域,董小宛是從了冒襄(冒辟疆),侯、冒當時都是天下叫得響的「四大公子」之一,翩翩佳男女,天作合璧人。只有柳如是似乎倒霉一點,她想找侯、冒那等人,卻沒有了。沒有年輕的名人了,就選了錢謙益,又老又黑的一個老名士。他丑不醜?我沒見資料,坐在屋子裡瞎想:六七十歲的人了,又身黑如漆,大概也好看不到哪裡去。這是明代南都,六朝金粉之地,秦淮河上的摩登。我們只能從中領略一些「情致」罷了。我猜這情致大致就是:既然委身風塵,嫁個得意郎君去從良,享受一把「名人滋味」,然後去死。他們命中注定是當不了原配的,肯定是要受凌辱歧視的。你到商丘看看香君墓,再看看劉斯奮的《白門柳》就知道,她們後來活得很不開心。
但董小宛是否好一點?我沒有考證,不敢亂說,在這裡瞎想:謠言里說她為「北兵擄去」,與順治怎樣如何的事,大約這就是她當時的社會聲望輿論吧。冒辟疆始終很愛董,這也是事實,但即使他是家族主人,也未必就能護得住身邊這個佳人。錢謙益是如此,侯方域是這般,冒辟疆恐怕也不能例外。
董小宛死於順治八年,享年28歲。她什麼姿容呢?「小宛天資巧慧,容色娟妍,針神曲聖,食譜茶經,莫不精曉。」她還是個作家,集古今閨幃軼事寫了一本《奪艷》的書。她很可能是有罪官宦人家的小姐流落進去的。她一見冒襄就「堅欲委身」,但冒襄也沒有多少錢為她贖身,還是錢謙益幫了冒三千兩銀子才把這事辦了下來。說她過得不快活,主要是死得太早,不像很幸福的那樣。從吳梅村題《董君畫扇詩》「可憐同望西陵哭,不在分香買履中」,有點影子似是家產分配的問題罷?這些事講論起這樣人,俗得很。但作為一個社會人誰都得面對。她活著時冒辟疆不知為她寫了多少詩,一言一動、一顰一笑都有詩,但她的死,生的什麼病,怎樣死法,情景如何,一首詩也沒有見到,這個家庭發生了什麼事?也難怪當時人對她的下落猜測。吳梅村就有一首《贊佛詩》說:「王母攜雙成,綠蓋雲中來。可憐千里草,萎落無顏色」。還有「南望倉舒墳,掩面增凄惻」這些句子。你可以坐下來聯想,這說的不是董小宛是誰?戰爭時期,什麼事情不會發生,我原是也有過這想法。
但董小宛一輩子沒有見過順治。如果他能見順治,那必定是打下南京的多鐸把她帶到北京的。多鐸是順治二年五月攻陷南京,六月就到浙江去了,十月回的北京。他忙得很,沒有時間考慮怎樣尋女人去巴結順治,多鐸也不是那種人吧。董小宛歸冒家,是在崇禎十六年,死是在順治八年,這時代分界頗為分明,記載很詳明的。
推論年齡說,董小宛該是比順治大12歲,剛好一個屬相差了一輪。有人也說這個年齡差別問題。我看年齡不是問題,28嫁了82的都有吧?那是情愛使然,老妻少夫的也是數不盡數,同樣是情愛姻緣,有人就愛好這一口。
這樣設想吧,多鐸到了南京,他畢竟在這裡駐馬一個來月,肯定是聽到了董小宛的名聲,起了奪冒之愛巴結皇帝的心――這當然是可能發生的事――把她帶到北京去了。這樣的事,同樣肯定的是轟動南京、轟動天下。就算冒戴了綠帽子還不敢吭聲,以他和董小宛當時的社會名聲,發生這樣的事,根本無密可保。當時的漢人反滿仇清情緒極大,豈能塞得天下悠悠之口?那留下的就不會是什麼傳聞和幾首詩詞,資料海了去了!再就是,她先順治八年而去,順治若為情而逝,也不會過了8年才傷悼而死,或剃頭當和尚。就冒辟疆《亡妾董小宛哀辭序》自言:「小宛自壬午年歸副室與余形影交儷者九年」,她根本就沒離開過冒本人。
吳梅村說的「可憐千里草」說的不是董小宛。董是董,這「董」不是那「董」。千古之下易混同。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