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是身體的警報,或與脾胃有關,盲目補腎可能病上加病
編者:耳鳴是指在沒有任何外來聲源存在的情況下,感知到的一種單調乏味的聲響。15%~20%的人會出現經常性的耳鳴,其中約3/4的人耳中會出現類似蟬一樣的鳴叫。人們常以為耳鳴只和腎有關,但其實耳鳴和脾胃也有一定關係呢~
文/劉蓬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教授
胃中空則耳中鳴
《靈樞·口問》記載:「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胃中空」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脾胃虛弱。
脾胃虛弱則氣血生化不足;吃進的食物不能化生為氣血(即清陽),就會變為痰濕(即濁陰)。可見,造成陽氣不足、濁陰盛上而導致耳鳴的直接原因是脾胃虛弱。《素問·通評虛實論》指出:「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所以,耳鳴是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時,對人發出的警報:「該注意養生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耳鳴不可盲目補腎
許多耳鳴的患者備受困擾,不僅要忍受間歇的雜音,還要時刻擔憂自己的聽力是否會受損,便急於尋求各類偏方治療耳鳴。此時若聽信虛假宣傳,盲目服用不適合自己的補腎食品、保健品,更容易病上加病。耳鳴沒有特效藥,只有細水長流地改善有損耳健康的有害生活習慣、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配合心理疏導,耳鳴才能漸漸緩解。
消滅耳中「蟬」
脾胃虛弱最常見的原因是飲食不節、睡眠不足、勞倦及憂思過度。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長期無節制地食用肥甘厚膩及生冷寒涼的食物容易加重脾胃負擔,導致脾胃虛弱。所以,日常要以清淡飲食為主,不宜將舌頭的慾望建立在脾胃的痛苦之上。
夜晚充足的睡眠是脾胃的「補藥」,熬夜與失眠都會造成睡眠不足,損傷脾胃。
憂思過度是脾胃的另一大殺手,思則氣結,過度憂思會導致脾胃功能減弱;經常在壓力下勞作,也會感到格外疲倦,增加氣血的消耗。所以,當情緒低落、壓力過大時,要學會自我紓解,保持心情舒暢,勞而不倦。
耳保健操護聽力
保健按摩可以達到疏通筋絡、運行氣血等一種自我保健方法,常用方法有鳴天鼓和鼓膜按摩。
01
鳴天鼓
最早見於邱處機的《頤身集》,原書描述為「兩手掩耳,即以第二指壓中指上,用第二指彈腦後兩骨做響聲,謂之鳴天鼓」。
具體操作方法:先調整呼吸,按摩兩側耳廓;待有熱感後,兩手掌心緊貼兩耳,兩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按在兩側枕部,兩中指相觸,將兩食指翹起疊在中指上面,用力滑下,用力叩擊腦後枕部,即可聞及洪亮清晰之聲如擊鼓,左右手分別 24 次,最後同時 24 次。
點擊觀看「鳴天鼓」操作視頻
02
鼓膜按摩
用食指或中指尖插入外耳道口,輕輕按壓,一按一放,兩側各按15~30下,每天3次。
編輯:王志翔
審核:馬駿 監製:張旭
文字來源:《中醫健康養生》雜誌2019年4月刊(轉載文章需獲授權,並註明出處)
圖片:攝圖網已授權
※小孩子生病,原因只有兩個:吃得過飽、穿得過暖!這是為什麼呢?
※育兒有招!6大法則貫穿「春三月」
TAG:中醫健康養生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