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董水榮:說說「五屆蘭亭獎」的那些舊賬
文 / 董水榮
五屆「蘭亭展」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我們可以更為冷靜地分析一次展覽的得失。第五屆「蘭亭展」獲獎與入展名單早在展覽前幾個月就公布出來了,沒見作品之前爭論就沒有多少的依據。
▲ 東晉·王羲之 《蘭亭集序》
中國書法『蘭亭展』不僅是當代書法水平高度與成就的階段性檢驗與總結,更對當代書法創作、研究及發展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這是對這屆「蘭亭展」的肯定,我則更願意理解為這是對「蘭亭展」的一種整體期望。
蘭亭獎的那些舊賬何人來清算?
▼ 如果在這樣一個號稱當代書法最高獎的「蘭亭展」里,獲獎作者和作品無法代表和導向當代書法的話,絕對是評選上的失誤。
▼現在多半是評委們被一整套看似公正的評選條例困住,把評選當流水線工作,很多資深評委可以依據長年評審經驗,立判作品「好壞」。
▲ 東晉·王珣 《伯遠帖》
▼ 如何代表當代書法「高度」與「導向」,在評選的現場評委說了算,但將作品公之於世後,它要接受當下書壇更為廣泛的檢驗,以及書法評論群體的專業辨析。「權威」在這裡更容易還原為字面的本義——「權」「威」的話語權,而不是一種真正的公信力。
▲ 唐·李白 《上陽台帖》
▼ 我們從評委里很難找到多少書法家較以往的創作有所突破與精進。我們也察覺到,每一次展覽評選,都會有學術委員會的委員們進入到評委隊伍里,這是非常可貴的舉措;但學術委員里,大多沉潛於書法史的研究,他們對當代書法作品比對歷代書法作品更陌生,這樣很難使他們進入到當下的書法的深層次觀察中來。
▲ 唐·褚遂良 《雁塔聖教序》(局部)
▼ 今天,展覽數量眾多,之所以無法掩飾作品自身的貧乏,就是因為評委的審美普遍跌入了公共話語的俗見之中。作品、評委、作者之間被展覽體制與評委意識形態暴力作用後形成一種惡性的循環。
▼ 新世紀已進入了第二個十年,書法內部的前進和變化顯然沒有在這幾次的「蘭亭展」上得到恰當的表達。事實上,更年輕一代書法讀者的閱讀口味已經在這些年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比如對經典的喜愛由「書譜」「二王」時代,已經被更為開放的唐人書法的審美影響。抑制泛濫的「二王」書風可以理解,但評委必須推動新的新審美崛起。可是廣大的書法作者從展覽中找不新的審美崛起,甚至評委也很難說出其結果的導向。
▲ 唐·賀知章 《草書孝經》(局部)
▼ 大家都不用迴避一個敏感的話題:一屆比一屆更明顯的圈子意識。不論是創作還是理論上都有不少獲獎作者與評委是師生的關係,這難免讓人產生各種聯想。這次「蘭亭展」的評選雖然有著迴避條例,但結果至少說明,評委與獲獎作者師生關係的比例過高,或者說,評委還是有著普遍而頑固的圈子情結,以致一次廣泛意義的「蘭亭展」,被簡化為有點像頒發師生作品獎了。
▲ 唐·懷素 《草書自敘帖》(局部)
▼ 為什麼全國美術作品展有一屆比一屆強的趨勢,而「蘭亭展」卻一屆比一屆弱?因為公信力下降。實際上真正有責任、有擔當的評審,可以不迴避各種關係,面對作品是平等的;反而要制訂明文條例出來迴避時,這已經成為一種現象之後的防範措施了。是書壇整體的創作水平下降了,還是評審的眼光下降了呢?
▲ 五代·楊凝式 《韭花帖》
▼ 就算這批獲獎的作品有其合理性,評委們的審美口味也單一得可怕。一等獎和二等獎作品中幾乎不見大草作品,而獲獎作品中最為顯眼的就是行書的放大書寫,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沒有一件甲骨文作品。作為書法界中號稱頂級的書法展,難道它已從書體行列中被清除出去?難道所有的甲骨文作品都有錯別字?難道所有甲骨文作品的水平都不值一展?
▲ 南宋·趙佶 《欲借風霜二詩帖》
▼ 萬人矚目的一等獎作品,很難讓人有心服口服的導向性。考察一位書法家,一等獎作者在這樣的綜合性頂級大展中應屬優秀的代表性書法家了。只要是好作品,作者本身在當代書壇的影響力並不是主要的。看作品說話的展覽,作品理應被平等對待。但是從獲獎作品來看,綜合書寫按控筆能力、結字能力、章法與空間布白的能力包括墨法在內的整體表現能力,很難發現獲獎作品中有過人之處。
▲ 北宋·林逋 《松扇五詩卷》(局部)
▼ 評 委首先是有才有識的書法家,然後才是評委,都在為書法探索而努力,甚至不惜矯枉過正的代價來為書法補上形式功課。以此為起點的新一代書法家,應該有更明晰的書寫方向,而不是投好一種消費的市場。目前更多評委缺失了高於一般書法家的評審才識,評審僅作為一種工作,而非審美與價值的判斷;評選多從經驗出發,少有從學術、專業的觀察,難以提出新的審美變化指向。
▲ 南宋·文天祥 謝昌元《座右自警辭》卷
▼ 為 什麼評委在面對真正好的作品時會失語?是什麼樣的審美價值觀在支撐評委?在大展之前,各地都會有專家團、評審團受邀到地方講授相關投稿、評審事項。但是每一次所聽到的都是關於評審的體制與相關的注意事項,幾乎少有能真正涉及到創作審美的深層思考。面對數以萬計的書法作者與作品,我更相信,不是缺少好的作品,而是缺少好的眼光。是誰漠視了好作品的存在價值?這顯然值得評審群體反思。
▲ 清·鄧石如 《隸書論書立軸》
董水榮,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畫家。現為吳江書畫院院長、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南吳門書社秘書長。吳江區文化領軍人才。書畫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書畫展覽,書畫理論文章發表近200篇,100多萬字。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