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恆星不願結束生命,自轉速度加快到28分鐘一圈,成功逃離黑洞

恆星不願結束生命,自轉速度加快到28分鐘一圈,成功逃離黑洞

白矮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形成的,矮行星的形成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個恆星出現氫聚變,導致恆星體積不斷向外膨脹,形成了一個體積不斷擴大的紅色行星。在紅星體積不斷膨脹的同時,其體內的氫在這個時候反而不斷收縮,在紅星體內形成一個小星,在紅星體積膨脹到臨界點後就開始爆炸,這時候紅星體內的小星就得以「重見天日」,曝光在人們的視線之中。而這個小星就是人們所說的白矮星。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顆白矮星,它的命運聽起來很悲傷但是又很正能量。

在距離我們地球15000光年的地方有那麼一個星團,這個星團就是「杜鵑座47」的一個球形星團,就在這個星團裡面,有一顆白矮星。這顆白矮星的旁邊有一個黑洞,這顆白矮星的運行軌跡就在黑洞的吸積盤位置。

這顆白矮星為了逃離黑洞的吸附,在其運行軌跡上瘋狂運轉,企圖逃離黑洞,活生生跑出了28分鐘一圈的速度!

但是,黑洞體積都是很大的,黑洞的體積,再不濟也有地球的幾十倍,最終這顆白矮星也沒能逃離註定了的厄運。畢竟它的對手是號稱「宇宙流氓」的天體——黑洞,更何況對方的體積是它的幾十倍!

或許有的人會感到困惑,為什麼這顆矮行星會和黑洞相遇?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不過,科學家懷疑這顆白矮星並不是自然形成的,科學家懷疑這顆白矮星起初是一個紅巨星,之所以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白矮星,是因為黑洞的原因。

在「逃離」黑洞的過程中,最開始,紅巨星表面的氣體被黑洞吸附進去,從而導致紅巨星從此失去了「大氣層」。雖然紅巨星並不放棄,紅巨星的求生欲很強,但是終歸不是黑洞的對手,於是紅巨星表面的物質被一層一層無情地剝落並吸附進黑洞,體積越來越小,最後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白矮星。

不過慶幸的是,這顆白矮星並沒有離黑洞太近,加上白矮星那瘋狂的速度,這顆白矮星不至於短時間內被黑洞吸收,而是一點點被黑洞蠶食,雖然最終還是不會改變被吞噬的命運,但是它依舊沒有放棄,精神可嘉。就沖被它活生生跑出的28分鐘一圈的速度,向它致敬!

不過,人們還是很好奇,黑洞裡面究竟是什麼?畢竟一旦被黑洞吸進去,任何東西都別想逃出來,甚至連光都無法逃脫。因此,截止目前為止沒有人能夠窺探到黑洞內部的秘密。

筆者:三體——阿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科學探索者 的精彩文章:

中國天眼「捕捉」到地球雙胞胎,相似度99%,霍金曾極力反對
南極冰層下發現疑似飛船物體,專家推測:他們可能已經找到我們

TAG:宇宙科學探索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