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曾一戰把劉邦打怕,卻因缺乏軍事人才最終落得自刎烏江
項羽是中國歷史上最具軍事能力的君主之一,但最終敗給劉邦,實際上,在雙方交鋒的過程中,項羽一直佔據上風,甚至一度把劉邦打的不敢與之對戰。這就是著名的彭城之戰。楚漢之爭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對峙之一,在劉邦與項羽對戰的幾十年里,各種英雄人物輩出,但大多都是劉邦旗下,如韓信、張良等。事實上,從君主的個人實力來說,出生楚國貴族的項羽在個人能力上面其實遠比劉邦更強,但劉邦得益於有一大群忠心耿耿的手下。並且這些手下都有著非凡的實力。
彭城之戰起因在於——劉邦接受洛陽一三老董公「兵出無名,事故不成」。明其為賊,敵乃可服」的建議,以項羽殺義帝楚懷王為口實,分派使者向諸侯傳檄宣稱,天下共立帝,而項羽竟殺害他,真是大逆不道。願盡發關中之兵,與諸侯共擊項羽,為義帝報仇。
一時間眾多諸侯紛紛響應,劉邦軍隊數量達到了56萬人。此時項羽正在征伐齊國,腹背受敵,很快都城彭城就被淪陷,按照一般國家的套路,首都被占,就連項羽的諸多妃子都被劉邦搶去,這個國家基本算是以及玩完了。
但實際上,哪怕在有樊噲這樣的大將專門守護奪得的彭城時,項羽只率領了3萬軍隊開始反攻,面對如此險惡的政治,軍事環境,項羽制訂了一個大膽的戰略計劃——閃擊戰。
在瑕丘線擊敗樊噲之後,兵臨城下,而此時漢軍應對不及,不僅沒有形成有效的抵抗,反而短短半天時間就慘敗而退,而也只是這短短半天時間,漢軍陣亡人數達到了10萬人!最終劉邦只得丟盔棄甲,倉皇逃竄,就連父親妻兒都顧不上了。從此之後,劉邦就對項羽有了非常大的心理陰影,直到韓信開始恢復漢軍的指揮權和控制權。
其實,從彭城之戰來看,項羽本身在軍事決策上經歷了「失誤」—「正確」的選擇過程,也再次挽救了自己。不過從這場戰役也不難看出,項羽本身身邊缺乏與之相差無幾的軍事人才,以往的留守安排完全是形同虛設。就在這樣一群隊友的身邊,項羽又如何真正能夠一統天下?
反觀劉邦方面,最終韓信的崛起,開始了劉邦集團與項羽集團的全方位軍事對抗,而這個過程中,韓信的能力並不弱於項羽,那麼此消彼長之下,項羽最終只能落得一個自刎烏江的下場。
其實,在彭城之戰開始前,項羽已經開始犯錯誤,首先是對各諸侯的分封,由於大肆分封諸侯,也就讓項羽對這些「盟友」的掌控力大幅下降,而這些勢力果真也就紛紛揭竿而起,開始了反抗,雖然彭城之戰軍事上,項羽取得了勝利,但是,從長遠發展來看,西楚霸王終究是如夢一場。
本文來自知歷史工作室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TAG: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