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在美國做公關第一年,我的高光,低谷,與反思

在美國做公關第一年,我的高光,低谷,與反思

來源:進擊的紐約客(ID:NewYorkDi)

作者:New York Di(已獲授權)

提到公關,你會想到什麼?

我在紐約遇見過的,大概四分之一的人會在聽到我職業後提及《慾望都市》的samantha。

在美國做公關第一年,我的高光,低谷,與反思

我一定要澄清下 -- S在劇中的工作和真實的PR大相徑庭!!!

samantha,連同一些其他影視作品裡塑造的公關女性,總是一副很強勢的,aggressive的,甚至很mean很有ego的樣子 -- 這也是我在接觸公關以前對這個職業的刻板印象。所以我一度很苦惱過。我記得剛在哥大上學時,我壓力大極了。

為什麼呢?因我不是一個很aggresive的人,並不喜歡「拋頭露面」,偏偏所學的專業和所做的事兒要求我如此 -- 就像我們班大多數同學,和他們一起上課時,我總是在課堂上找不到機會插話。我記得第一個學期我們有演講的課,辯論的課,最是讓我頭疼。那會子我和我媽抱怨起,她說,我覺得你就得上上這樣的課。

如今在這行業工作一年,我逐漸地領悟到「aggresive」並不是一個形容公關很「對「的詞(雖然我確實是變得比從前aggresive了一些)。我以為,一個公關人並非一定要有「咄咄逼人」(此處為中性詞)的氣勢,更不必做一個「mean girl「(儘管我是在這個行業里見過很多!)。真正能和公關劃等的詞當是「proactive」, 是時刻持有積極的姿態make things happen。

正如這一年裡我慢慢理解了proactive和aggressive的區別,我也在許多方面對公關有了更深的體會,於是寫出來與大家探討。我也在猶豫要不要寫一個PR 101的系列 -- 從各個角度分享一下我的經驗,例如如何pitch,如何寫press release,等等。好奇的讀者們請不要吝惜你的「like「或「comment「(點贊或留言),讓我知道你們感興趣吧 :)

1

公關人的品質

幾天前一位新認識的朋友問了我為什麼選擇公關,我想了想,回答說 --

也許選擇權從不在我。也許是公關選擇了我。找實習也好,後來的工作也罷,品牌,營銷,公關我都投了簡歷,給我offer最多的卻是公關職位。仔細想來,我確實適合公關。我心思極細,執行力強,記性好且做事有條理。不僅如此,我的耐挫性和抗壓力都比一般人好,大學四年的哲學訓練也使我的思考、寫作更具邏輯。這一年間,有無數個「瘋狂」時刻我都能深切的體會到,我手上這事兒,除了我,別人還真做不來。

我曾在文章在美國做公關半年,我學到了什麼?里寫道:細緻,有條理的「一心多用」(multitasking),以及執行力強(快和准)是每一個公關人的必備素養。這半年來我更深刻的體會是 --對抗壓力的能力,面對拒絕的坦然,以及不斷嘗試的勇氣對於公關人而言多麼重要。

公關連續多年以來被評為美國壓力最大的職業前十 -- 我毫不意外。我們要操心的點真的太多了。拿我的例子來說,我幾乎每一天都要應對五、六個客戶以及更多的媒體,要在千差萬別的工作任務里隨時切換。我們常常要同時兼顧很多件事情,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客戶要的任何東西,要很快速的寫通訊郵件和打電話...而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更可怕的是面對大的小的「危機「 -- 這一年以來我也碰見了一些(不過我的級別使我很少參與危機公關),每每這個時候我的上司他們都得把手頭全部的事兒擱置,關上門打無數通電話,壓力大極了。

在美國做公關第一年,我的高光,低谷,與反思

危機公關的壓力有多大? 可以簡單參考下這部英劇Flack

為什麼說公關人要善於接受拒絕和不斷嘗試?因為pitch媒體也好,同他們建立關係也好,本質上就是一個不斷被拒絕和反覆再嘗試的過程。

談起pitch,我boss喜歡把電話pitch稱作「dirty work「 -- 他說沒人喜歡打cold calls,但做公關就是離不開這些不討好的事兒。這一年來,我始終沒能克服得了對電話pitch的「恐懼「 -- 直到現在,我每每打電話給媒體們,尤其是從未接觸過的記者們前,都要深呼吸並給自己做一個心理建設。我對自己說,PR是在「feed「 (「餵食「)媒體。他們需要我們,因為是我們給了他們故事角度或者有價值的信息可寫。這樣想來我才有底氣拿起電話去「騷擾「媒體。

半年前我也寫道:「有一天我打了30通電話問記者們對我發的report感不感興趣,有個人聽完我說了一大段話後只回了一個『no『然後掛了電話,那會兒我眼前浮現出我平常接到騷擾銷售電話時的樣子。「

現在的我聽到拒絕都幾乎沒什麼情緒波動了,因為更慘的是時不時會碰上「angry reporters「(「憤怒的記者「)。上個月我給一位新加坡的記者打電話,她非常生氣的質問了我從哪裡得來的她的號碼(從一個叫作telum的database...)。我馬上跟她解釋,道歉,掛了電話後又即刻發去一封郵件致歉。好在最後她「原諒「了我,甚者還幫我把pitch轉發給了她報道相關領域的同事。每當這個時候我都要感嘆一句要對陌生人的善意充滿希望

其實偶爾碰上angry reporters也是正常。我和我的同事打趣說,我們的確是在「餵食「記者,但有時也會喂到別人不愛吃的東西。也難怪他們生氣,換作是我,如果被強迫塞了一口苦瓜,也會氣急敗壞吧。做公關一年後,原先接到銷售電話後會態度極差的回絕對方的我,現在態度是越來越好了。是很能理解別人工作的不易了。

至於為什麼說碰壁後還要不斷嘗試 -- 那麼多追求女孩子男孩子的,表白被拒後不還是有很大可能性翻盤的嗎?去年我為一位客戶在一家一級媒體上secure了一篇profile報道,被稱作「massive win「(是2018年所有報道里最好的一篇 -- 我的「高光「時刻之一),而那個成功其實就是在我不懈的「騷擾「撰文記者下實現的。我pitch了她很多次,每一次她都跟我說沒時間。於是每一次她發表相關文章的一兩個小時內我都跟她說我讀了,你一定要認識認識我客戶,你絕對會有收穫的。終於,關係打開了。

2

公關人的「007」

最近「996」在國內被討論的火熱。從事公關以後,我深切地體會到我們行業是沒有一個固定的工作時間範圍的,是真真的要跟著客戶的需求走。工作這一年以來,大概一半時候我是「965「, 但另一半時候就很不固定。由於我客戶的亞洲項目越來越多,我現在幾乎是每天回家以後都要做好隨時投入工作的準備,因為隨時可能需要聯絡亞洲的媒體/客戶。四月我在做兩個新加坡和香港的media tour,於是有近一個月的時間我是每晚工作到十一點半。哪怕是在國內休假,我也還是得工作 -- 參見文章回國綜合症。

去年秋季我們趕一個new business proposal(新客戶的策劃提案),有大概整一個星期我晚上十點以前沒有回過家。有兩天是brainstorm(頭腦風暴)到了零點之後,當周的周六也是在公司度過的。周六中午我跟我boss說我要吃中餐,他於是跟我安利他最愛的一家中餐館,然後點了一桌子的fake chinese food(美式中餐),把我氣的不行。我每樣菜只吃了一小口,美式中餐真的分分鐘逼瘋我。儘管那個時期很辛苦,但我們做出了非常好的提案,還想出了一個十分精彩的campaign,我覺得是完全能拿獎的那種。競標的最終輪,我上司和老闆他們飛去巴黎,和我們在當地的團隊匯合後一起去的比稿。我們贏過了weber shandwick,拿下了這個客戶。

冬季的時候我們來了一個新客戶,坐標悉尼。我boss飛去那邊開了三天的會。因為有14個小時的時差,所以有兩三天我們也是在辦公室待到差不多大半夜,通過視頻參與他們的會議。

做公關是隨時都要「待命「。我最誇張的是有一次周日晚上和朋友在外面吃飯,吃到一半突然接到我boss的電話,告訴我我們大概一個小時前在cision上群發出去的一篇稿子(因為是針對亞洲媒體,所以設置在周日晚上發 -- 是亞洲周一的早晨)裡面有兩處細節要改,客戶剛剛才通知。所以我不得不直接結束了晚餐,火急火燎的趕回了家處理 -- 改稿子,重新發給媒體並郵件解釋。那次以後我就學聰明了,再也不在周日晚約飯。因為周日晚上我的客戶已經開始上班了,也就意味著我隨時都可能收到工作郵件。

兩周前和好友聊天,我說起自己休假時還在工作的事兒,她說,你這樣可不行,休假就是休假,你怎麼還能工作呢?你這個公司文化可不行。我說,也是我放不下工作。我是真的操心客戶,我回家休假做夢都能夢到客戶的事兒。這一年以來,我時常夢到我在工作。有次和我boss聊起,他說他也是這樣,他常常會半夜夢到客戶突然有事,然後從睡夢中驚醒。

最近讀到一些文章說996是個人選擇的問題,這點我很贊同 -- 比如說公關,它確實是需要你投入很多個人時間的,如果不能接受,只能說你不該入這一行。我入職的時候,我boss告訴過我,他說如果你想在agency business(乙方)里出類拔萃,就一定要做好犧牲個人時間的準備。他也是如此身體力行的,他真的是個work hard,play hard的極致 -- 他幾乎每個月都飛去世界各地出差,然後下飛機就去開會,工作結束就和客戶去喝酒bonding(培養感情)。然後每次回到紐約幾乎是隔天或第三天就回辦公室處理工作。偶爾我們在亞洲/澳洲的客戶有事,他也會熬夜到凌晨幾點和客戶通話,提供counsel(諮詢)。

我boss說他上學的時候綽號是egg (雞蛋)-- 外面是白的,裡面是黃的(「香蕉人「的相反)。我就笑他說,一定是因為你太拼了,像亞洲人一樣拼。我覺得人和人的價值觀本就不同,有些人會側重事業,有些人會傾向生活,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也會有不同的追求。這些選擇都無謂對錯,只需記得我們是可以選擇的就好。

在美國做公關第一年,我的高光,低谷,與反思

最近看了上圖出自的日劇《我,準點下班》。我雖然不抵觸回家加班,但也是個喜歡準點下班的人,因為每天到了六點就真的累到不行,需要休息。我覺得自己也許會在未來人生的某個階段有和女主一樣的心態,不過目前來說,比起朝九晚五吃小籠包,我還是更想要儘快升職加薪......

3

公關帶給我的改變

17年的夏天,我實習結束後回國,同好朋友一起去了普陀島還願。返程的路上,她對我說 --

「你這次回來我感覺你變了好多。這一路上,我們接觸了那麼多人,無論什麼年紀和職業,我發現你都能跟人家聊得起來。最重要的是都不是尬聊。「

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我所學的專業和從事的行業帶給我的改變。

這麼說是因為在國內上學那會兒,我老被說作「高冷」 -- 其實我只是和不太熟的人找不出那麼多話題可聊。自從來美國念傳播以後,我是變得越來越」懂事」和「開朗」了,以至於在這邊碰到的許多人,會對我說,「我覺得你好適合做公關,因為你很有親和力。「

做PR以後,我開始習慣性的斟酌每一句話該怎麼說,就好像我工作中寫郵件,寫新聞稿,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我都要去琢磨別人聽到後作何感想。這也算是「職業病「吧,我開始在談話中照顧起別人的感受,會努力發掘對方感興趣的話題,也會刻意迴避使對方尷尬的內容。

除了性格上的改變,另外就是,我開始閱讀新聞了。說來慚愧,從前的我只知道美國有The New York Times,The Wall Street Journal等等, 知道國內有什麼新華社,人民日報;從前的我也只是兩耳不聞窗外事,所有的重要消息都是從社交媒體獲得。如今從事公關,毫不誇張地說我是24小時生活在新聞圈裡 -- 我每天會閱讀大量的文章,和許多家媒體往來。於是總是能第一時間獲知最重要的新聞。

由於是財經公關的方向,今年起我也開始系統的學習起金融。我的客戶們有做insurance,asset management, equity broker-dealer, hard and soft commodity trading的等等。因為時時監測著他們的市場動態、新聞,以及常常旁聽他們和媒體關於當下行業熱議問題/趨勢的採訪,我每天都能學習到金融領域的新知識,這也算是做公關的一個bonus(福利)吧。

4

從Public Relations

到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這一年裡,我boss同我和我同事強調了許多次:我們是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agency。原先我一直搞不明白,我說corporate comm不是跟PR差不多嗎?

後來,隨著自己接觸corporate comm越來越多,我逐漸的明白,PR可以說只是它其中的一個bucket(部分)。我個人的理解是,corporate comm涉及到戰略的層面更多,對從事者的要求更高。公關更多是的在做媒體關係,而corporate comm則包括了與媒體在內的各類stakeholder的關係,比如政府,投資人,員工等等。Wikipedia給的解釋還是挺清晰的 --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is a set of activities involved in managing and orchestrating all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mmunications aimed at creating favourable point of view among stakeholders on which the company depends.「

去年年底和今年我都參與了一些Investor Relations(投資人關係)的項目。去年為一家上市公司客戶做annual general meeting的deck -- 我覺得那簡直是我做過的最難的工作之一。我和我的同事們自以為寫的不錯,結果被我boss「罵「的狗血淋漓。因為涉及到的stakeholder(投資人)太過重要,deck里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可以說是經過了無數次審視和改動。

今年我也參與為一個準上市公司準備了整套路演的材料,像是fact sheet,investor presentation等等。然後我的感受就是,還是媒體那塊比較容易...

5

公關人的初心

最近看了一部英劇,叫作Flack(譯名《公關》),講述從事危機公關的女主人公robyn如何利用謊言和手段為各式行為不端的名人開脫。她的核心策略就是埋藏真相,正如這部劇的海報上所寫:It"s not a scandal, if nobody knows (如果無人知曉,醜聞便不復存在)。

看了五集之後,感慨最深的是來自robyn的老闆caroline的一席話:

在美國做公關第一年,我的高光,低谷,與反思

「I don』t care if you lie, or get innocent people sent to prison, or go round kicking away the crutches of polio-ridden children. As long as you』re in control.「

如此的「不擇手段「令人不寒而慄。

時常覺得PR對客戶就好似網路梗「舔狗「 -- 我們一方面盡其所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另一方面絞盡腦汁的維護客戶的形象。可是究竟要「客戶至上「到何種地步呢?聯想到熱議的劉強東案,起訴書里種種不堪細節令人作嘔,可最使我驚訝的是看到了兩位女性「幫凶「 -- 其一的職位便是京東的國際公關事務高級經理。

如果公關人的內心沒有一把衡量是非的戒尺......

此時,很想再搬出半年前我曾在文章在美國做公關半年,我學到了什麼?里貼過的圖,來自Professor Oswald的課件:

在美國做公關第一年,我的高光,低谷,與反思

Source: Developing A Moral Compass, Columbia University

問問自己,你想做什麼樣的傳播職業者?

於我,我要做的是既能掙錢,又能給社會帶來積極影響力的公關人

在美國做公關第一年,我的高光,低谷,與反思

Source: Developing A Moral Compass, Columbia University

願我,願你,都能勿忘初心

投稿丨contact@prviewchina.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RView 的精彩文章:

這屆公關,問題角度刁鑽!
公關行業如何應對自身的「危機公關」

TAG:PR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