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4月27日,26年前,首次「汪辜會談」在新加坡舉行

4月27日,26年前,首次「汪辜會談」在新加坡舉行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在一代代人接續奮鬥的征程上

我們已走過千山萬水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同步推出「歷史上的今天」欄目

鉤沉那些已然過去的「今天」

啟迪新時代的奮鬥者今天「仍需跋山涉水」

在新征程上再創榮光

1993年4月27日,上午10時許,海峽兩岸有關方面授權民間團體的最高領導人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海皇大廈微笑著互相握住了對方的手——至此,具有歷史意義的「汪辜會談」終於如期在第三地揭幕了。

「汪辜會談」是海峽兩岸授權的民間團體的最高負責人之間首次進行的民間性、經濟性、事務性、功能性的會談。會談中,雙方本著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實事求是、求同存異的精神,經過共同努力,排除了某些干擾,在許多方面達成了共識,並簽署了《汪辜會談共同協議》、《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兩岸挂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議》和《兩會聯繫與會談制度協議》等四個文件,取得了雙方均感滿意的結果。

汪道涵說,這次會談經過雙方共同努力,取得了圓滿成果,標誌著海峽兩岸關係發展邁出了歷史性重要的一步,反映了海峽兩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要求兩岸接觸商談,共同合作,發展經濟,振興中華的願望。汪道涵指出,祖國統一,民族振興是海峽兩岸同胞的共同目標。在這一基礎上,雙方以誠相待,相互諒解,就會增進了解,求得共識。

4月28日,台灣多家報紙在頭版頭條位置顯著報道了「汪辜會談」在新加坡正式舉行的盛況。還同時刊登了汪道涵、辜振甫在首輪會談時的發言稿全文。台灣輿論繼續對這次會談給予肯定的評價。《中央日報》社論指出,「汪辜會談」是一個起點,「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對此相信經歷了開創性的「汪辜會談」之後,全體中國人定能為中華民族的千秋大業走出一條坦途來,使中國人在下一個世紀揚眉吐氣。《自由時報》在社論中說「汪辜會談」是海峽兩岸最高層次的民間接觸,具有歷史意義。

歷史上的今天還發生了什麼?

請滑動屏幕繼續閱讀

剩餘325字

2004年4月27日,中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SM/GPRS(2G/2.5G)基帶處理晶元/軟體及系統解決方案正式宣布誕生。

1951年4月27日,共青團中央的機關報——《中國青年報》在北京創刊。

1987年4月27日,根據國務院的命令,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第三次發行新版人民幣。第三次陸續發行的稱 「八零版」,共9種面額9種版面。

1988年4月27日,中央軍委頒發《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暫行條例》。從1988年8月1日起,文職幹部制度在全軍正式施行。

2001年4月27日,中國國際救援隊誕生。

1972年4月27日,經過11天的月球探險飛行,「阿波羅」16號濺落在太平洋上。它此行從月球上帶回200多磅重的岩石。

1992年4月27日,南聯邦議會聯邦院通過了由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組成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的憲法,這意味著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徹底解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1380天後,涉嫌殺害母親的北大學子吳謝宇被抓獲
找到你了,曹楊新村的「小毛頭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