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發力新零售,同仁堂健康養生「象、食、養、醫」四大環節

發力新零售,同仁堂健康養生「象、食、養、醫」四大環節

林京

發力新零售,同仁堂健康養生「象、食、養、醫」四大環節

發力新零售,同仁堂健康養生「象、食、養、醫」四大環節

在當下這個時代,風口太多,從前幾年的O2O,共享單車、比特幣、到最近的無人貨架、新零售。但大多數風口只是在資本大風推動下飛上天的豬,持續時間往往不能超過一年。

真正的時代趨勢應該不管是不是資本寒冬,技術上有沒有進展,政策上發不發紅包,始終都能曲折向上,持續數十年,而大健康領域就是這樣一個時代趨勢。

馬雲曾經說過,「下一個超越我的人,一定出現在健康產業里」。從某種程度上看,馬雲說的話的確不無道理。

隨著中國人健康保健意識的覺醒,老齡化的不斷升級,社會對於健康保健需求的井噴幾乎已經成為了一個確定性的事件。

就在最近,藉助於互聯網時代的技術升級,伴隨著新零售的東風,同仁堂這棵百年老樹再吐新芽,旗下同仁堂健康打造了自己的全新品牌「零號店」。

發力新零售,同仁堂健康養生「象、食、養、醫」四大環節

關於零號店

同仁堂健康零號店坐落於大興基地內一座現代化的建築中,目前有四千多平方米的面積,採取開放的方式與顧客進行全面深入的交流。

其「象食養醫」的四個模塊層層遞進,利用科技化和數字化的手段建設用戶資料庫,致力於為用戶提供長久的健康檢查和服務。

發力新零售,同仁堂健康養生「象、食、養、醫」四大環節

定位用戶真實需求,創新服務品類成為發展關鍵

零售不分大小,任何零售都要解決供應鏈和場景的問題。

而在新零售理念中關於「貨」的創新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品類上的創新;二是消費場景的挖掘。

從產品品類來考慮,以往傳統垂直的藥店,所能提供的服務模式單一,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因此對消費者來說,吸引力不是很大。

正如盒馬鮮生一樣,不光有一些傳統生鮮,同時還擴建了綠色頻道,來滿足稀有商品的消費需求。

目前,盒馬鮮生有3000多種商品,包塊肉類、水產、水果、南北乾貨、米面油糧、烘焙、熟食。除此之外,還設有精品百貨、鮮花等商品區,全方位滿足人們的生活。

發力新零售,同仁堂健康養生「象、食、養、醫」四大環節

如果說盒馬的一系列操作全是圍繞「吃」來定位,滿足消費者吃的所有問題。

那麼零號店的定位,就是全方位繞人們的保養健康需求來進行布置。

回歸到具體的店面的設計上,就是零號店在設計思路上緊緊圍繞中醫養生「象、食、養、醫」四大環節,力求全面。

在「象」,即診斷環節,零號店採取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通過基因檢測、量子檢測、常規檢測、中醫檢測四大環節,形成消費者精準的個人健康檔案。

養生界有句名言,叫吃法決定活法。健康食療,中醫養生方面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一方面,零號店基於「春夏秋冬—24節氣」和根據不同健康體質的訴求,每年開發288個菜單,適合不同人群、不同消費標準的健康需求,讓每一位客戶吃的健康。

發力新零售,同仁堂健康養生「象、食、養、醫」四大環節

在為消費者創造沉浸式的購物體驗上,知嘛健康零號店能為消費者提供包含膳食補充、滋補、保健食品甚至健康科技在內的各種健康商品,打造一站式購物體驗。

作為一家300多年的品牌老店,在普及中國傳統養生文化方面自然也是義不容辭。因此,零號店會頻繁舉辦養生教育,在為消費者普及健康知識的同時,也可以購買有趣的文創產品。

健康的內涵實際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身體健康,另一個則是心理健康。

除了關注客戶的身體健康之外,知嘛健康零號店還創造了社交、娛樂等豐富的場景。

除了充當養生健康會所之外,零號店還可以舉辦各種音樂會、講座、發布會、會議招待等活動。健康養生,從某個角度看,也是社交談資。

據了解,零號店會組建健康社群,不定期舉辦主題活動,為消費者提供一個高端社交場所。

發力新零售,同仁堂健康養生「象、食、養、醫」四大環節

為了讓80、90後消費者做的每一頓飯都能體現他的價值,調動消費者的積極性。

盒馬鮮生在整個店裡設置了大量的分享、DIY、交流等一系列活動讓消費者參與,真正讓吃這件事變成一件娛樂、快樂的事。而同仁堂健康所打造的零號店所進行的健康+社交、健康+娛樂互動等健康+活動,從本質上看,與盒馬鮮生所倡導的品質、參與感、個性化消費體驗等理念不謀而合。

在當下的中國,消費升級的浪潮讓新零售的嘗試和創新有了更大空間與機會。

同仁堂健康本次所打造的零號店,就是基於這一趨勢的試探性舉措。正如盒馬鮮生的追求不是為顧客簡單地提供某一種商品,同仁堂健康打造的零號店的設計初心也不是一家藥店或者是體檢中心,而是一個全方位的健康生活方式。

模式與技術並舉,打造一站式精準健康解決方案

新零售之所以能成為風口,本質上還是技術驅動零售升級所帶來的變化。

從本質上講,技術革新推動傳統人、貨、場的升級,將產品與用戶結合,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為產業賦能。

當然,這種技術不僅包含當前火熱的人工智慧、大數據,更包括商業模式上的創新。

在行業急劇洗牌之後,還能生存下去的企業要麼擁抱巨頭,被巨頭整合重生,與資本進行資源上的互換,例如阿里巴巴投資一樹藥店等,要麼就是像同仁堂健康那樣大膽地轉型變革,打造出了大健康領域全新的物種——零號店。

新零售理念關於「人」的重組設計有兩個方面:一是企業內部人效的提升;二是用戶需求得到反映和滿足的效率提升。

比如,當你上班沒時間去買菜時,可以在盒馬上下單,商品會和你一塊兒到家。而且盒馬鮮生提供的線上商品和線下商品完全是統一價格、統一品質,所以新零售就是要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正所謂所見即所得,讓消費者生活更加方便。

像盒馬鮮生一樣,零號店在商業模式上緊緊圍繞用戶及其數字化服務,通過會員管理、健康檔案管理及需求管理的大數據,為會員提供精準的、實時的24小時服務。

比如說,透過智能設備,隨時監測自身的身體狀態並於自己的健康顧問保持聯繫,並將數據傳送至自己的健康顧問,得以在線上就可以完成問診服務,並徹底在線下進行服務交付。

此外,無人售葯機,覆蓋商區、商場、商圈的多種門店場景更是滿足了用戶隨時隨地的健康需求。

盒馬鮮生為什麼能夠半小時到家並且長時間的保鮮?本質上還是靠技術支撐來打造的。

相比較於走進盒馬生鮮線下店面時所看到的的各種各樣的屏幕與黑科技,同仁堂健康這次所打造的零號店更是在不失中醫傳統風格之餘,讓人感受到濃濃的科技氣息。

發力新零售,同仁堂健康養生「象、食、養、醫」四大環節

在新技術賦能上,零號店集合了當今最前沿的思維和科技尖端,為大健康領域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其中,Elo屏、人臉識別、熱成象檢測、太空艙、智能魔鏡、間接性低氧治療儀、AI面診、以及24小時的自動售葯機等前沿科技設備,讓消費者在零號店之旅成為了一種新鮮、有趣、充滿好奇的健康體驗之旅,讓健康體檢告別了傳統印象,成為一種新風尚。

在內行的人看來,同仁堂健康從某個角度看更像是一個斯坦福的人工智慧實驗室,DT與AI才是這裡的主角。目前這樣的智能演算法已經滲透到了零號店象、食、養、醫的各個環節。

從某種程度上看,盒馬模式是一個超市+餐飲+物流+企業與粉絲互動的綜合體,而零號店則是健康飲食+醫館+體檢+社交文娛的複合功能體。

新零售不是顛覆傳統零售,本質上依然是順應消費升級的需求,提升消費者的生活品質,而這也是盒馬鮮生於零號店的初心所在。

依靠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藉助於新零售所倡導的商業模式,同仁堂健康成功地在傳統藥店服務、客戶、產品、模式上進行了大膽且富有想像力的創新,極大地提升了用戶的體驗,堪稱大健康領域中的」盒馬鮮生「,隱隱約約讓人看到了未來醫藥館甚至整個大健康領域的發發展方向。

商業創新是表,雄厚積累才是本質

事實上,商業上的創新是表象,同仁堂健康之所以能夠率先於同行站出來,對傳統醫藥館進行大膽和富有創造力的創新,離不開對自身優勢的深刻理解與百年經營過程中所積累沉澱的經驗。

在筆者看來,新的商業模式只能保證企業不落伍,但並不會形成護城河。

正如同仁堂改造傳統醫館一樣,靠的就是自己多年深耕下積累的品牌與經驗。具體來說,同仁堂的護城河究竟在哪裡呢?

發力新零售,同仁堂健康養生「象、食、養、醫」四大環節

說到同仁堂健康,品牌優勢絕對是繞不開的話題。技術優勢這樣的硬體優勢可以速成,但企業品牌形象這樣的「軟體」以及它在消費者心中所植入的印象,則遠遠不能速成。

作為一家傳承了300多年的國家品牌,在2018年同仁堂健康上榜了多個國內外權威品牌榜單,品牌價值逐年攀升,始終保持領域TOP 2的位置。

發力新零售,同仁堂健康養生「象、食、養、醫」四大環節

同仁堂健康這一品牌能夠歷經百年而不倒,從本質上來看,還是在於其十分重視研發與供應鏈的建設。

這一點從同仁堂健康的古訓「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就可以看出。此外,研發上守正出奇,同樣也不甘落後。

據了解,同仁堂健康自己的健康研究院同樣具備頂尖的研發實力,專註研製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創新現代保健品和藥品,目前已經開發新產品超過了200餘項,獲得保健食品葯監局新產品批件100餘項,位列全國首位。

齊白石有一句名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在筆者看來,商業模式始終是表,而研發、供應鏈、品牌上的優勢才是里。

正如小米的飢餓營銷和阿里的盒馬鮮生雖然引來無數跟風者模仿,但能模仿成功的卻寥寥無幾。原因就在於模式創新只是表象,技術上的雄厚積累才是本質,而同仁堂健康卻具備技術雄厚積累的實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的精彩文章:

手術麻醉中意識恢復是種什麼體驗
實施精確麻醉:麻醉/腦電意識深度監測系統

TAG: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