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簡史」通向廣島之路是如何鋪就的
在太平洋戰事中,馬里亞納群島戰役不太惹人關注,它不像被視為轉折點的中途島和瓜達爾卡納爾戰役那麼振奮人心,也不像硫磺島和沖繩島戰事那麼慘烈。但其實就對太平洋乃至整個對日作戰及亞太地區戰後局勢而言,馬里亞納群島爭奪戰更具深遠意義。
馬里亞納群島戰役的意義首先集中體現在對日戰爭的終結方式上。可以說,正是馬里亞納群島戰役開啟了通過廣島核爆之路。原子彈試爆成功,只是決定以核打擊形式促使日本投降的必要條件之一。其他兩個重要條件分別是安全熟練的投放方式和做出政治決斷。正是在馬里亞納戰事中,上述三個條件匯聚到了一起,並開始產生互激效應。美國著名軍史專家詹姆斯·霍恩費舍爾的《巨浪上的艦隊》一書,就是圍繞這三條線索交織展開,綿密細緻地展現了通向廣島之路是如何鋪就的。
馬里亞納群島戰役由四個戰鬥組成,其中三個是奪島戰鬥,分別圍繞塞班、關島和天寧島展開。在戰役進行期間,斯普魯恩斯將軍率領的第五特混艦隊還分兵一部去和前來支援馬里亞納日軍的日本海軍艦隊展開了廝殺,是為第四個戰鬥。
正是奪取塞班島的慘重代價,讓美國軍政高層開始逐漸下定決心,尋求在常規戰事以外終結對日作戰的手段。之前的瓜島和貝里琉島的戰事已經讓美軍充分領教了日本兵的頑強善戰和近乎瘋狂的自殺式進攻(玉碎)的決心及其殺傷力。然而,塞班島戰事第一次讓美國人見識到了被裹挾的日本平民的殺傷力及其高自殺率。
後來,在預測入侵日本本土可能遭受的傷亡時,美軍最初使用的評估體系就是根據塞班島的經驗設計出的所謂「塞班島傷亡係數」。當然,後來隨著戰事日益逼近日本本土以及沖繩島的慘痛經驗,此一係數被不斷修正,可能的傷亡人數也不斷被「提高」。
而奪取了馬里亞納三島,也讓美軍有了可靠的轟炸日本本土的海上基地。三島中的天寧島成為美國最新式大型遠程轟炸機 B20 的後勤基地,後來對廣島和長崎進行核彈轟炸的 B29 中隊就是從天寧島出發的,之前他們曾就相關路線進行多次演練。與人們想像的相反,遠程轟炸尤其是核打擊,出發點並非越近越好,而相關團隊也需要時間進行訓練,因此最先進入對日本本土打擊距離的天寧島便成為合適的選擇。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美國對日本本土的決戰都是圍繞從中國出發進行計劃的,然而從中國成都附近的空軍基地出發對日本進行的幾次轟炸效果不佳,一是遠途奔襲風險較大,能夠出動的架次也不多,二是後勤難題,航空燃油及 B29 的各種部件都要從印度飛越喜馬拉雅山送過來,成本大且風險係數高,而且要佔用三千多架本來可用於作戰的飛機。
而日本 1944 年發動的旨在打通大陸交通線並直指中國西南美國空軍基地的戰役,以及國民黨的一敗塗地,也令以中國為進攻基地的設想被迫暫時擱置。等到塵埃落定的時候,無論是麥克阿瑟還是尼米茲麾下的部隊已經非常靠近日本本土了,而以馬里亞納為進攻基地的戰略轟炸機作戰方案已經操練成熟了。日本打通了大陸交通線,卻發現自己面臨著來自西太平洋上越來越頻繁的轟炸。而國民黨豫湘桂戰役的慘敗以及美國發現替代性進攻線路,也奠定了日後國民黨在整個大陸的敗局:如果美軍被迫繼續以中國基地為主發動對日作戰,那麼美軍與國民黨政權的捆綁和扶助力度會不可同日而語,或許國民黨政府的命運也會因此改觀。
對日本人使用核彈的想法從動念到下定決心,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從硫磺島到沖繩島曠日持久的慘烈戰事及其所造成的慘重傷亡,以及越來越多的來自神風突擊隊的自殺式進攻,令美國人越來越擔心陷入日本本土作戰的血海之中,而日本的總體戰叫囂更加重了這種憂懼心理。
除了對自身損失的擔憂外,沖繩島平民的大規模自殺,讓美國方面對儘快結束對日作戰有了一條新的理由:可以儘早解除日本軍閥對日本民眾的裹挾,盡量減少無辜平民的陪葬。這種為對方著想及早解除日本平民痛苦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美國高層對使用原子彈的負疚之感。以小惡制大惡已經是非常可取了,如果還能行善,那就更為可行了。
在最後下決心使用核彈之前,美國人還曾祭出倒數第二個大殺器,試圖通過大規模使用燃燒彈進行轟炸造成的損失來促使日本政府投降。這種燃燒彈的第一次使用也是在馬里亞納戰場上,其致命的有效性令美軍官兵感到震驚。
由 B29 轟炸機進行的東京大轟炸造成了衝天大火,估計有近十萬人葬身火海。然而面對如此慘烈的後果,日本政府仍然拒不投降,繼續鼓吹「一億總玉碎」的戰爭口號。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東京大轟炸扣下了核爆的扳機。轟炸的慘烈後果及其未能達成目標,讓美國軍方和民眾都硬起了心腸,看來必須加大毀滅力度才能讓日本服輸。最後的攤牌已無可避免。
最後的結果人們已耳熟能詳,在遭受了兩次核爆後日本人才選擇了投降。這還是天皇親自出面干預的結果,而且還是在挫敗了一小撮直到此時仍然想血戰到底的軍國主義分子發動的叛亂之後。與人們所知的相反,其實美國人有三枚核彈,而且已經做好了如果日本仍不投降,就發動第三次核打擊的準備。
戰後關於應該不應該使用核彈的爭議從未止息。詹姆斯·霍恩費舍爾《巨浪上的艦隊》一書中的主要人物從始至終都持贊成態度,比如親自駕駛 B29 轟炸機執行對廣島核轟炸任務的蒂貝茨上校就認為,那些持反對意見的人,根本沒有體驗過在鬼門關前徘徊的滋味,而他和許多日本軍人和平民都受過這種煎熬。
如詹姆斯·霍恩費舍爾所言,來自天寧島的蒂貝茨轟炸機編隊扔下兩顆原子彈後,裕仁天皇改變了自己對戰爭的看法,並作出終戰的決定,這便是原子彈威力的最佳證明。書中所引用的日本前首相近衛文麿的日記也證實了這一點:「原子彈的初心讓人始料未及,其作用是無可置疑的。遭受原子彈轟炸後,裕仁終於為日本的戰士們找到了一個體面的台階,既能減輕戰敗的恥辱感,又能為投降掃清障礙。」
推薦閱讀:《巨浪上的艦隊:海陸空三軍血戰太平洋 1944 — 1945》
題圖來自 Wikimedia
一個物品如何成為一個全球化商品,一個物品如何促進全球化,一個物品又是如何實現全球化製造?「萬物簡史」這個欄目將從「物品」出發,去看這些「物品」如何滲透進我們的生活,並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信息安全很重要,但還有數千萬人的密碼是 123456
※中國研究發現一種新遺傳病,對試管嬰兒手術者有影響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