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俄新版「末日武器」現身,成全球最大核潛艇,或顛覆人類海戰規則

俄新版「末日武器」現身,成全球最大核潛艇,或顛覆人類海戰規則

俄羅斯的《今日俄羅斯》電視台於4月23日報道稱,取代「颱風」級而成為全世界最大核潛艇的09852型「別爾哥羅德」號已於北方機械製造廠下水,俄海軍表示該艘核潛艇將於2020年加入到作戰序列,該艇被西方媒體譽為「末日武器」。實際上,「別爾哥羅德」號所搭載的「波塞冬」級核動力無人潛航器更值得人們去關注。

早在2016年,俄羅斯媒體在一段新聞片段中給出了「新型大型核動力魚雷」的部分鏡頭,引發了全世界各國的極大關注。2018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國情會議上公開了「波塞冬」級的部分細節,這說明「波塞冬」遠非核動力魚雷那麼簡單。「波塞冬」級在俄海軍的內部代號為「斯塔圖斯-6」,在蘇聯時期就已經進行了初步設計。「波塞冬」全長24米,直徑為1.5米,空重為40噸,水下最大連續航程超過了10000公里,水下最大航速為54節。俄羅斯海軍稱,「波塞冬」級的內部空間可裝載多枚攜帶核彈頭的導彈,秘密航行至對方海域內並伺機發射。同時,憑藉著核動力可長時間續航的優點,「波塞冬」級也可以攜帶各種感測器,執行偵查、監視等情報搜集任務。

實際上,「波塞冬」級核動力無人潛航器絕對堪稱是一款戰略級武器,甚至可以顛覆傳統的戰場規則。「波塞冬」級由於耐壓殼直徑較小,同等材料強度下能承受更大的水壓,1000米的最大潛深遠遠超過現役所有核潛艇,即使是反潛魚雷也很難達到1000米的深度。這表明「波塞冬」可以躲避對方反潛武器的攻擊。

較小的外輪廓還有一個優點,就是航行阻力小且噪音低。「波塞冬」採用了內循環的小型核反應堆,與外界環境不存在交換介質,從而使其很難向外暴露出熱信號或磁信號,加大了對方反潛設備探測的難度。同時,「波塞冬」採用了多種模式複合的導航體制,在不與母艇進行信號傳輸的條件下具備完全自主的水下航行能力。

在早期「別爾哥羅德」號的規劃中,可以在潛艇的腹部攜帶一枚「波塞冬」。不過經過了優化設計後,現在最多可外掛4枚「波塞冬」並在艇身空間內運載兩枚,從而極大地加強了這艘「全世界最大核潛艇」的威懾力。「別爾哥羅德」號將交付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的潛艇支隊,今年內將進行核反應堆激活與航行測試。而「波塞冬」如今也在試驗階段,預計2021年開始服役。

「波塞冬」級的出現可以說顛覆了全世界的概念,其實這也符合俄羅斯武器設計的一貫特點。俄羅斯總是能設計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武器並裝備部隊,乃至引領同類武器發展的潮流。當然,俄羅斯人顯然不會僅滿足於「波塞冬」一種核動力無人潛航器,未來將會有更多種類的該型武器加入到海軍中,改變海戰的規則。(文/金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堡 的精彩文章:

菲軍方消滅武裝分子頭目,但局勢仍不容樂觀,連總統本人都遭威脅
既要買俄制導彈,又要留在北約體系內,美國為何對土耳其沒辦法?

TAG:軍情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