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產階級三寶:抄經,吃素,跑步!你中了幾條?
智聯招聘《2019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數據顯示,有近82%的白領加班是常態,且有近40%的人每周加班時長在5小時以上。
當下高速發展的社會正在進入壓力「爆棚」的時代。在加班已經常態化、個人生活被嚴重擠占的今天,卻有越來越多的人擠出時間開始通過抄經來減壓。
知名作家常青曾說過,他的微信朋友圈有一位友人說——身邊的朋友在跨過35歲之後,分離成了兩大陣營:一部分人在抄經,一部分人在跑步。
有人概括了新中產階級三寶:抄經,吃素,跑步。
佛教哲學,在中國的讀書人中流布已久。但更早的時候,學習佛教經典、感悟佛學智慧只會只是精英階層的小眾習好。歷代帝王將相、高僧大德、書法家、文學家都十分崇尚抄經、誦經。
近年來,人們物質生活逐漸豐富,越來越多的明星大腕、企業家也加入到這一行列中來。
演員孫儷曾多次在微博上發布自己抄經的照片,網友們紛紛表示「看了孫儷的手抄經文,忽然也很想抄經」;歌手王菲更是從多年前就開始抄經,劉德華、陳坤、馬雲等,也都喜歡拜讀,抄寫佛經。
工作之餘,靜心抄經,成了中產階級的修心減壓的熱門選擇。
之所以佛教的經典智慧如此大受歡迎,那是因為這些智慧直到今天,仍然有著破迷開悟的強烈的現實意義。
當今之世,逐物迷己、迷己逐物,已經成了極為普遍的現象。
在這個功利的、匆遽的、浮躁的時代,很多人一輩子都在圍著外面的境界在轉圈子,從來沒有人真正地思考過: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我來幹什麼?這三個宗教家們經常追問的問題。
我們把自己的生命託付給了喧囂,我們的壓力越來越重,我們的定力越來越差,我們智慧的光芒越來越混濁黯淡。而佛經中的大智慧,恰恰是當代人緩解壓力、增強定力、開啟智慧的一劑良方。
佛經的經字,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經是契的意思。契,就是契合、符合。佛教的經典,「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心」。它既符合佛陀所說的真理,又能根據眾生的心病來對症下藥。
第二個,經,是「徑」的意思。徑,就是路徑。佛經給我們指出了一條路徑,指出了什麼路徑呢?指出了從凡夫到成佛的路徑。在修行的過程中,哪裡的路安全,哪裡有沼澤,哪裡是陷阱,佛經給你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陀給你指出的路徑,最可靠,最安全。
在中國文化史上,《楞嚴經》《楞伽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解深密經》《涅槃經》《心經》《金剛經》《維摩詰經》《法華經》《壇經》《地藏經》等等,這些著名的佛教經典,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其中,《心經》《金剛經》《維摩詰經》《法華經》《壇經》《地藏經》,這六部經典跟我們每個人的學習、修行、成長最是息息相關。
《心經》是教你掌握佛學綱領。
《心經》是一部微型的佛學綱領。短短的260個字裡面,五蘊、六根、六塵、六識、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苦集滅道,這些佛學的基本理論全部都涉及到了。
學習了《心經》,還可以悟到「五蘊皆空」、「色即是色」、「不生不滅」的般若法義,還可以證悟到空性,從而渡越生死輪迴之河,到達涅槃解脫的彼岸。
《金剛經》是教你怎樣來破除幻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了解了《金剛經》的法義,掌握了金剛般若,就可以斬斷塵緣萬象,培養如如不動的金剛禪心。
《維摩詰經》是教你進入「不二法門」。
維摩詰這位佛教裡面的No.one的大居士,他既有著世俗的榮華富貴,又有著精深的佛學造詣,他的生活方式本身就體現了在家與出家不二的特質。
《維摩詰經》裡面說的,自己與他者不二、詆毀與讚譽不二、順境與逆境不二、煩惱與菩提不二,等等,都已經成了中國文化修心養性的範式。
《法華經》是教你怎樣直截了當地成佛。
《法華經》主張不分貧富貴賤、人人都可以成佛。由於有了這樣的主張,佛教界就有「成佛的《法華》」這樣的說法。
《法華經》中的火宅喻、窮子喻、化城喻、衣珠喻,等七個最為經典的比喻,被稱為「法華七喻」,它們深刻地影響到了中國的思想、文學、藝術,並且成了禪宗修行的指南。
《壇經》是教你怎樣修行生活禪,怎樣在生活中禪修。
《壇經》標誌著佛教中國化的最後的完成,禪宗的所有思想都可以從這部經典中找到源頭。
在《壇經》中,不僅有「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樣的般若悟性的流淌,還有「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在生活中修禪的無數無量無邊的法門。
《地藏經》是教你怎樣來消除業障。
《地藏經》讚揚了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宏大的誓願。
地藏菩薩是彌勒佛降生之前在這個娑婆世界的代理佛,地藏菩薩度化眾生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消除眾生的業障。
《地藏經》告訴我們消除業障的具體方法,這些方法往往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武則天當年在讀《華嚴經》的時候,寫了一首偈子,來表達讚美之情:「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就是佛教界流傳廣遠的《開經偈》。
能夠在娑婆世界裡面讀到佛經,聽聞正法,我們的過去世中,確實是積累了太多太多的福報啦,所以更要惜福培福。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圖文轉自網路,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