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古代都是叫爹,為何歐陽鋒卻讓楊過喊自己「爸爸」?金庸穿越了?

古代都是叫爹,為何歐陽鋒卻讓楊過喊自己「爸爸」?金庸穿越了?

金庸先生是當代著名的武俠作家,其筆下作品「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一直是中國武俠小說中百看不厭的經典。在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金庸的小說被翻拍成一個又一個新的版本,雖然劇情早已爛熟於胸,但我們總是會情不自禁地去追劇,並且津津有味地從頭看到尾。這是金庸小說特有的魅力。

然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宗教典籍尚且存在瑕疵,金庸武俠也是一樣,總能被細心地讀者發現毛病。比如說,在《神鵰俠侶》第二回當中,身中劇毒的楊過偶遇歐陽鋒,歐陽鋒當時處於瘋癲狀態,見楊過眉清目秀,心中有一些好感,有心將其收為義子,於是就要挾楊過答應自己一件事情,才肯為楊過解毒。這件事情就是「叫爸爸」。

怪人點點頭,忽地翻過身子,捏住少年手臂推拿幾下,說道:「好,好,你是個娃娃。」少年只覺經他一捏,手臂上麻木之感立時減輕,叫道:「公公,你再給我捏啊!」怪人皺眉道: 「你別叫我公公,要叫爸爸!」

在許多人心中,那「爸爸」二字是近代才出現的「洋稱謂」,甚至在八九十年代之前很多地方還都稱自己的父親為「爹」,在許多地方,改叫爸爸是近兩代人才有的很時髦的事情,古代咋會有爸爸這個詞呢,莫非是金庸老先生一時筆誤,搞錯了?

但接下來,楊過的表現證明,金庸先生沒有搞錯,就是要叫爸爸。

楊過最初看到歐陽鋒倒著走路其實是非常害怕的,感覺是他個神經病,更不要說叫他爸爸了。但是自己當時身中劇毒,半邊胳膊都幾近麻木了,被歐陽鋒捏了一下反而感覺痛苦有所減輕,所以就死馬當活馬醫,反正自己也沒見過親爹,就喊了歐陽鋒幾聲「爸爸」,算是認他做了義父。

少年道:「我爸爸早死了,我沒爸爸。」怪人喝道:「我第一句話你就不聽,要你這兒子何用?」那少年心想:「原來他要收我為兒。」他一生從未見過父親之面,聽母親說,他父親在他出世之前就已死了,自幼見到別的孩子有父親疼愛,心下常自羨慕,只是見這怪人舉止怪異,瘋瘋癲癲,卻老大不願意認他為義父。那怪人喝道:「你不肯叫我爸爸,好罷,別人叫我爸爸,我還不肯答應呢。」那少年尋思怎生想個法兒騙得他醫好自己。那怪人口中忽然發出一連串古怪聲音,似是念咒,發足便行。那少年急叫:「爸爸,爸爸,你到哪裡去?」

那麼問題來了,根據金庸先生小說中的線索,《神鵰俠侶》是發生在南宋末年的故事,這一點金庸先生自己不會不知,但宋朝有沒有「爸爸」的說法呢,那個時候應該是叫爹爹才對呀,難道金庸先生穿越了?

要知道,在現代拍攝的許多抗日影片當中,基本也都是叫爹的。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方言叫老子、老頭、老豆、老漢(兒)的,就是沒聽說過古代有叫爸爸的。

也正因為如此,許多人一直認為,「爸爸」、「媽媽」是近代從國外流傳進來的新名詞,古代沒有這麼叫的。但事實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爸爸媽媽的稱謂古來已有,而且古代叫爸爸的時間非常早,甚至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只不過當時的主流叫法不是這麼叫而已。

就目前的資料來看,最早的關於「爸」的辭彙記錄是在三國魏明帝太和年間的《廣雅?釋親》中,當時的解釋是:「爸,父也。」由此可見,爸爸這個稱謂歷史非常悠久。

在近代之前,只有南方以及東南沿海地區會這麼稱謂,中原地區以及北方稱爹。但是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中國貧弱不堪,以往的主流文學站開始不住腳了,大家開始學習西方的發展理念,新的留學潮也開始產生,東南沿海地區留學生非常多,當這些留學生回歸祖國的時候,他們佔據了社會的主流,他們的文學風格也影響著社會的走向。在這些人的表率下,爸爸成為一個非常時髦的現代稱謂,似乎代表著一個新的時代,一個嶄新的父親形象。所以從這時起,爸爸才開始逐漸取代爹。直至現在,已經很少年輕人讓自己的子女稱呼自為「爹」了。

那麼,南方和東南地區的「爸爸」發音是如何產生的呢?據說在秦朝之前,漢語聲母是B和F不分的,致使後來由於韻頭的不同而逐漸分化,就像現在使用的的A和U的發音一樣,也是在以前的基礎上增加的。也就是說,在2000年前甚至更早的時期,中原文明中「父」的發音和爸其實是差不多的。後來隨著秦朝的統一,這個發音推行至整個中國,以至於到了後來,中原地區發生了改變,而南方偏遠地區(南宋之前南方的確是偏遠地區)依然沿用「爸」這個發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草民有話說 的精彩文章:

北京頭頂上懸著2個水庫,個個庫容堪比太湖,為何還要南水北調?
美國東部的人口密度很大,為什麼卻很少聽說他們填海造陸?

TAG:草民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