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憋尿易染膀胱炎,尿尿後這清潔動作,多數人都做錯

憋尿易染膀胱炎,尿尿後這清潔動作,多數人都做錯

天氣一晴朗,就是膀胱炎的好發季節!一出門汗流浹背,身體為調節體溫而大量發汗散熱時,若是未及時適量補水,尿液量便會開始減少,且尿液濃度增高,使得尿道無法經由尿液沖刷,便容易使得細菌在裡頭大量滋生,而導致膀胱炎。

膀胱炎原因

多數的膀胱炎是由細菌引起,最常見的致病菌為大腸桿菌。當這些微生物進入尿道、膀胱,即可能引起感染,範圍也可能擴散到腎臟。

膀胱本具有抵抗細菌的防禦力,正常狀況下,人體應該能夠在排尿時排除入侵的細菌,但細菌也可能因為附著在尿道或膀胱壁上,或是生長過於快速而留存在膀胱中。若長時間憋尿,會導致膀胱過脹,時間一久擴張的膀胱受冷,會造成膀胱內的血流量減少,而降低膀胱的抵禦力,使細菌更容易在膀胱中滋生,此外,當壓力過大或過度疲勞時,也較容易罹患膀胱炎。

專家表示,女性罹患急性膀胱炎的比例比男性高50倍左右!而女性罹患膀胱炎時,主要的癥狀是頻尿與疼痛感,明明才剛從廁所回來,又想去廁所,或是去完廁所後,仍會感到殘尿感,無法把尿液排乾淨,而排尿完也會感到疼痛,且尿液也可能呈現白濁的狀態,並摻雜著血液。

女性由於尿道較短、距離肛門較近,比起男性更容易受到細菌感染。女性的尿道約4~5公分,幾乎是男性的3分之1左右,因此細菌較容易從女性的尿道侵入,且女性的尿道與肛門的距離較近,糞便帶出的大腸菌也很容易趁虛而入。

此外,性行為、使用保險套、更年期都可能與泌尿道感染有關。

其他可能增加膀胱癌風險的因素包括:

膀胱中植入導尿管

膀胱或尿道阻塞

糖尿病

攝護腺肥大、尿道狹窄,或是其他原因阻礙尿液流動

腸道失禁(糞便失禁)

年紀增長

懷孕

尿滯留(尿液堆積在膀胱,導致膀胱無法完全排空)

與泌尿道相關的手術

長時間靜止的姿勢(例如接受髖關節骨折手術後的復原期)

美國梅約診所 (Mayo Clinic)也指出,雖然細菌感染是最常見的膀胱炎原因,但也有一些非感染因素可能導致膀胱發炎。

間質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原因不明,好發於女性,較難診斷與治療。

藥物導致的膀胱炎:身體分解化療用藥等特定藥物後須透過膀胱排出,可能因此導致膀胱發炎。

放射性膀胱炎:骨盆腔器官癌變須接受放療時,可能使得膀胱組織發炎。

外物引起的膀胱炎:例如長期使用導尿管,可能增加感染與組織損傷風險,而引起發炎。

化學物質引起的膀胱炎:有些人會對身體清潔用品中的化學成分過敏,因此導致膀胱出現類似過敏、發炎的反應。

與其他疾病相關的膀胱炎:可能是各種疾病的併發症,包括糖尿病、腎結石、攝護腺肥大、脊髓損傷等。

膀胱炎的併發症

如果膀胱炎沒有妥善治療,可能導致較嚴重的疾病癥狀:

腎臟感染:可能永久傷害腎臟。幼童、年長者由於容易錯認相關癥狀,是膀胱感染致使腎臟損傷的高風險群,更需特別注意。

血尿:尿液中可能有僅能用顯微鏡觀察的血球,通常接受治療即可改善。可見的血尿較常出現於化療或放療導致的膀胱炎,而少見於細菌性膀胱炎。

膀胱炎癥狀

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US National Library of Midicine)衛教資訊網站 「MedlinePlus」,膀胱炎(cystitis)的癥狀包括:

尿液混濁,或尿中帶血

尿液氣味強烈或難聞

低燒(不是所有患者都有此癥狀)

排尿時有疼痛或灼熱感

下腹部中央或下背部有壓迫、痙攣感

常常感到強烈尿意,甚至在排尿後也有尿意

此外,對於年長者來說,精神上的改變或是意識模糊,也可能是潛藏感染的唯一徵兆。

膀胱炎治療方法與預防法

充分補水

當充分補水時,就可透過尿液的沖刷,將細菌排出體外,避免發炎機會。

避免肚子受寒

一旦肚子著涼時,膀胱便會因受冷,降低對細菌的抵禦力,使得膀胱炎的病情更加惡化,因此須避免肚子受寒。

不要憋尿

一旦憋尿後,尿液便會在膀胱內囤積過長的時間,使細菌更容易大量滋生,因此有尿意時,不要憋尿才能避免膀胱炎的惡化與複發。

保持陰部清潔

排尿完由前往後擦、由後往後擦都是錯誤的方式,容易導致發炎癥狀,因此在尿道口使用衛生紙輕壓5~10秒,以吸取的方式,就可避免將肛門的細菌往前帶,而形成膀胱炎或陰道炎,如此還可避免沾濕的衛生紙產生紙屑,停留在體內產生感染。

就醫服用抗生素

因膀胱炎就醫後,醫師會開抗生素殺菌,約2~3天癥狀就可得到緩解,但為了讓細菌完全消失,且複發的可能性很高,同時為了避免產生抗藥性,因此不可因癥狀得到改善而中止服藥,須吃完整個療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誡之人 的精彩文章:

新研究發現,長期使用抗生素髮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更高
常吃米飯的人 更容易得糖尿病?營養師教你兩招 放心吃大米飯

TAG:十誡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