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一向與呂布不對付,轅門射戟後卻沒吭聲,是否被呂布折服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大都知道,劉備的結拜義弟張飛,一向與呂布不對付——虎牢關之戰,他們第一次相見,張飛便憑一句「三姓家奴」,徹底激怒呂布;呂布被曹操逐出兗州後,無處棲身,幸得劉備收留,張飛卻堅持要殺呂布;再後來,張飛守徐州,卻被呂布趁夜奪城,兩人之間的仇恨再添一筆;一直到劉備被袁術擊敗,無奈向呂布求助之時,張飛依舊憤憤不平。甚至通讀演義之後,我們不難發現,呂布自出場至殞命白門樓,一直是公認的第一猛將,只有張飛從來不服氣。
然而,面對呂布的武藝,張飛也有不吭聲的時候——當初劉備向呂布求助,呂布意識到,如果劉備為袁術所滅,自己便會陷入危境,但是他又不能正面與袁術撕破臉皮,於是設宴,將劉備和袁術大將紀靈請到自己營中,讓屬下將自己的方天畫戟插在轅門外,然後道:「轅門離中軍一百五十步,吾若一箭射中戟小枝,你兩家罷兵;如射不中,你各自回營,安排廝殺。有不從吾言者,并力拒之」。
他說出此言之後,紀靈認為這非人力能為,劉備則暗暗祈禱,希望呂布不是裝裝樣子,也就是說,縱使當時很多名將箭術超群,有百步穿楊之功,劉備和紀靈等人,也沒有見過箭術如此高超之人。按理說,以張飛的性子,這個時候,他早就該跳起來,大罵呂布,說不想調停,就不要隨意裝樣子。可是,性烈如火的張飛,根本沒有吭聲;之後「呂布挽起袍袖,搭上箭,扯滿弓,叫一聲:『著!』正是:弓開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一箭正中畫戟小枝。」
呂布露了一手之後,贏得了滿堂喝彩,他自己也是志得意滿,還非要假謙虛,說這是天意。此時,性急如火的張飛,同樣沒有表示不服,選擇了沉默。這是否意味著,張飛見呂布箭術高超,被這一手深深折服了呢?依照張飛的性子來看,他一直沉默,好像的確有這種可能性。但是,如果聯繫前後的情節,我們卻不得不承認,實在是想多了。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首先,張飛雖然性急如火,講究「能動手就別吵吵」,可是他是否認可一個人,並非是憑對方的武力值來區分的,他更看重的是一個人的品行,而兩度背叛甚於手刃主公,甚至曾助紂為虐的呂布,顯然不符合這一點,所以,就算呂布是天王老子下凡,也不可能折服張飛。其次,呂布前腳轅門射戟,為劉備化解了危機,張飛後腳就帶人搶了呂布的馬匹,甚至在呂布找上門來的時候,還不屑的說,「是我奪了你好馬!你今待怎麼?」明顯是憋著一口氣,想與呂布一較高下。
再者說,雖然小說中,幾乎沒有提到張飛的箭術,但是葭萌關下,他夜戰馬超的時候,在斗勇之後開始鬥智,先是馬超詐敗,使出流星錘;然後張飛以牙還牙,詐敗射出暗箭,可見張飛大約也是用箭的高手,如果真的比拼箭術,他並不一定會比呂布遜色太多,呂布憑此將其折服,也有點說不過去。
由此,我們不難推斷出,當初呂布轅門射戟的時候,張飛之所以自始至終都沒有吭聲,很有可能是被劉備和關羽聯手壓制住,不許他說話了。畢竟,在呂布射戟之前,他與紀靈互不相讓,關羽就一直在旁邊勸他聽從呂布安排;呂布被他們吵煩了之後,大喝一聲「取我戟來」,劉備便嚇得變了臉色。他們此次赴宴,本就是有求呂布,自然不會放任張飛給呂布添堵。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真實歷史上,如果張飛和呂布單挑,結果會如何?答案出乎你意料
※三國七位慘遭刺殺的名人,一人機智化解,一人卻成替死羔羊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