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五個兒子個個不成器,陶淵明無奈寫下罵兒詩,卻讓人忍不住想笑

五個兒子個個不成器,陶淵明無奈寫下罵兒詩,卻讓人忍不住想笑

陶淵明何許人也?五柳先生也。又何為五柳?一曰柳門竹巷,陶潛人如其名,默默潛行於東晉的山川江河,過著清白如水的日子,住著幽靜簡樸的房子;二曰柳下借陰,生於塵世則適應於塵世,而陶淵明卻跳出了這趟渾水,他的倚靠只在山水之間;三曰柳絮才高,才高者則仕,這是古代文人所奮力爭跳的龍門,而他卻不願打這個挺;四曰柳骨顏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骨子裡就沒有彎曲的基因,他的人生秉直如燈;五曰柳暗花明,世人皆稱其時代的「怪胎」,可只有他自己知道理想的桃花源盛開在哪裡。

無米則不炊,無衣則不著。只要酒在,靈魂就在,只要有筆,便能下詩!如果將陶淵明丟在委屈從順的人潮人海,他可能會成為失去靈魂的行屍走肉;如果將陶淵明一個人丟在荒山野嶺,他一定可以瀟洒地活到死。自由,就是他最靠譜的人生風向標。

然而人生於世都有牽掛,陶淵明也不例外。公元408年,陶淵明隱逸山水已有多年,平時除了耕耕田喝喝酒寫寫詩之外,他最大的樂趣就是與妻同樂,時年四十四歲的他膝下已經有了五個兒子,這在以子為貴的古代簡直是天大的幸事。可是,對於陶淵明而言,這卻是天大的不幸,因為五子之中沒有一個成器的。

《責子》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陶淵明將這件「家醜」以風趣幽默的方式展現了出來,令人在同情其遭遇的同時,又忍不住想笑。起句先寫自己:白髮叢生,肌膚鬆弛,儼然已經是個老頭了,這為下面開始責罵兒子做了感情鋪墊,讓整首詩的基調更悲情。值得一提的是,在眾多形容人老色衰的詩句里,像「肌膚不復實」這種表現手法,並不多見。

接下來陶淵明把兒子一一數落,每個理由都不一樣,看來他是真心失望了:五個兒子,沒一個繼承他藝術細胞的,全都不愛好文學!16歲的阿舒天下第一懶,無人能比;15歲的阿宣本該志學,但心思根本沒放在學習上;阿雍與阿端都13歲了,卻連六七都不認識;阿通也已經9歲,每天卻只知道吃吃吃。

聽完陶淵明的這一頓拾掇,心中不免為其感到哀傷,想不到這樣一位大文學家,家中竟有如此一本難念的經!

陶淵明越想越生氣,卻又沒有辦法,最後只好作罷:如果這是命運,那麼我只好借酒消愁了!「杯中物」代指酒,不得不說他對酒真是情有獨鍾,不論在何時,不論心情如何,只要有酒,就有希望,至於兒子成不成器,再說吧!

陶淵明此舉,既是無可奈何的沉吟,又表現了其豁達可愛的一面。不管遇到了什麼困難,都能迅速調整心態,以樂觀去應對磨難,而不是一脈垂頭喪氣,這不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歷史 的精彩文章:

辛棄疾這首奇詞,每句皆有「笑」字,讀完卻笑不出,讓人無比心疼
辛棄疾最神的一句醉話,僅僅16個字,卻成功預言宋史兩大事件

TAG:解憂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