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蘭封會戰為何淪為千古笑柄?我軍14個師為何不敵日軍1個師團?

蘭封會戰為何淪為千古笑柄?我軍14個師為何不敵日軍1個師團?

蘭封會戰爆發於1938年,是徐州會戰中的一個支線作戰。此次會戰中,我軍先後投入14師,其中近10個師是中央軍嫡系精銳部隊,大約15萬人,而日軍則是一個師團,約2萬人。

在大多數史書中,只要一提到蘭封會戰,多數都是譏諷語氣,甚至將之稱為「千古笑柄」。為什麼如此看不起蘭封會戰?原因很簡單,15萬精銳部隊竟然打不過日軍一個師團,這不是無能是什麼?

幾十年過去了,後人一提起台兒庄戰役總會不由自主地豎起大拇指,提起中條山戰役總會情不自禁地感嘆,而提起蘭封會戰則是譏諷加嘲笑。那麼,同樣死傷無數的蘭封會戰,它到底得罪了誰?

徐州會戰後期,我軍主力為了避免被日軍合圍,開始全面撤退。與此同時,日軍也看準時機,加緊步伐切斷我軍主力後撤的路線。

當時,日軍14師團渡黃河突進豫東,奉命切斷隴海鐵路。送上門來的「肥肉」哪有不吃的道理?對於這支孤立之敵,正在撤退的我軍突然停下腳步調轉槍口,想要殲滅這支不知天高地厚的日軍。

就這樣,我軍調集了第一戰區大量的精銳部隊,在平原上對日軍進行合圍。可惜最終失敗了,不僅未能殲滅日軍,反被日軍打的落花流水,死的死,逃的逃。

這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全國各界人士恨鐵不成鋼,紛紛指責參加蘭封會戰的將士,說他們未能盡心儘力,15萬對2萬,就算不能獲勝,也不至於慘敗。

難道參加蘭封會戰的將士真的都是些貪生怕死之輩?肯定不是。只是在失敗面前,多數人都被蒙蔽了雙眼,又有誰會去分析蘭封會戰失敗的真正原因?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日軍。當時「孤軍深入」的是14師團,這是一支日軍常設師團,內設有4個步兵聯隊,近12個大隊。另外,14師團還配有獨立迫擊炮大隊,獨立機槍大隊,高射炮中隊,以及獨立輕裝甲車中隊等。

如此配置,人員數量上肯定大大超過普通師團。當時,一個日軍常設師團大約2萬8千人,加上這些配屬部隊,14師團人數肯定遠遠超過3萬人,甚至逼近4萬人,相當於一個半師團。

面對這樣的軍隊,就連美軍也大為頭疼。1944年的貝里琉島戰役中,5萬美軍與日軍14師團第二聯隊血戰73天,才將5000日軍全部殲滅,而自己卻死傷了1萬1千餘人。

由此看出,日軍14師團敢獨自渡過黃河切斷我軍後路,自然是有底氣的。不僅如此,我們口中「日軍孤軍深入」的說法也不完全正確!

當時14師團確實是獨自渡過黃河,但是在黃河北岸,卻有一個旅團的日軍來負責14師團的物資供應,這也是為什麼14師團能長期堅守的原因。

甚至到了會戰後期,16師團也加入到戰鬥中來,北上進攻我軍,為14師團減輕壓力。這也導致了我軍不得不抽調幾個師去抵擋16師團。

所以說,14師團並非孤軍深入,他們後方有援軍,北方有部隊,三支軍隊互相配合才得以擋住我軍的進攻。

那麼相比於日軍,我軍的戰鬥力又如何呢?為何敗得如此慘烈?

我們來分析一下我軍的戰鬥情況。當時參加蘭封會戰的部隊確實都是精銳部隊,只不過這種說法是在1937年之前。

1938年,經歷了淞滬、南京、平津、太原、保定、徐州等幾大會戰,部隊傷亡很大。當年我們口中的精銳部隊在經歷這些大戰後,基本都被打殘,沒有三五個月是不可能恢復元氣的。就連一些德械師,在經歷淞滬和南京等激戰後,傷亡也是慘重,老兵基本所剩無幾。

蘭封會戰,表面上有14個師先後投入戰鬥,殊不知大多都是改編或新成立的,甚至有的連副師長、參謀長都缺。沒錯,他們所在部隊的前輩們確實打下過光輝戰績,但是將部隊交到新兵手中,戰鬥力是很難發揮出來的。

所以,除了少數幾個師能有戰鬥力外,大多數都是去湊數的,這也導致戰鬥中新兵一擊即潰的局面。

雖然所謂的嫡系精銳部隊都是空談,但畢竟我軍人數眾多,即便打人數戰,我軍也不會敗得如此之慘。那麼,是什麼導致我軍全面潰敗?這下就得說說日軍的戰術了。

徐州會戰後期,我軍全面撤退,日軍是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的。於是他們放出14師團「孤軍深入」切斷我軍後路,一方面是阻止我軍撤退,另一方面則是引誘我軍去啃14師團這塊「硬骨頭」。

一旦我軍上鉤,那麼14師團就可以將戰場拉到豫東平原上。當然,我軍沒法不上鉤,不打則會被切後路,打的話又沒有把握,與其被切後路後再打,不如先發制人。

由此可見,日軍將戰機把握的十分準確,甚至連我軍的進攻都在他們的計算範圍內。

戰場被日軍拉到豫東平原,這裡一馬平川,根本發揮不出我軍的人數優勢,卻適合日軍14師團野戰重炮發揮威力。

當時的14師團敢「孤軍直入」,靠就是重武器。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將重武器從黃河對岸運過來,就是想在平原上發揮他的最大威力。

光從炮火上來說,日軍第一軍給14師團配備的3個野戰重炮聯隊的重炮數量,就超過我軍所擁有的全部重炮數量。平原戰7成的殺傷都是火炮造成的,這仗還怎麼打?我軍唯有用生命去抵擋!

日軍正是確定我軍必打此仗,所有才會千方百計的將戰場拉到豫東平原,甚至不惜放出14師團這個誘餌。要知道,如果我軍將14師團吃掉,對日軍來說將是不可估計的損失,所以我軍才會不竭餘力,湊兵也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蘭封會戰,對於我軍和日軍來說都是一場賭博,誰都沒有百分百獲勝的把握。哪一方輸,都承受不起失敗的後果。

只不過,我軍從徐州會戰後期的撤退開始就陷入被動,一步步走入日軍的陷阱。等到清醒時,才發現自己無法抽身,也不能抽身。雖然最終以我軍失敗告終,但也給予了日軍重創。

此戰之所以淪為「千古笑柄」,就是因為在大多數人眼中,兵力等於戰鬥力。殊不知,兵不在多而在精!況且,14師團並非僅有2萬人,而是近4萬人。他們也並非孤軍深入,而是有兩個強援。

總之,參加蘭封會戰的將士是都死在保衛祖國的路上,環境因素和指揮官的失誤並不能讓他們買單,更不能因此讓他們背上罵名。

專註抗戰英雄故事,傳播正能量,以大、小人物視角還原抗戰真實場面。

任何一個中華英雄都值得被銘記!關注我,英雄就在我們身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外歷史風雲 的精彩文章:

抗戰老兵隱姓埋名半個世紀,享正縣級待遇,臨死前的要求令人落淚

TAG:中外歷史風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