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媽祖託夢 人神之間
來源丨虎嗅
作者 | 張殿文
富士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參加國民黨內的中國台灣地區領導人代表初選時,先向會議室中央懸掛的孫文像行三鞠躬禮,竟直接朗讀總理遺囑,幾乎倒背如流,現場人士都大感意外。
這一幕也讓許多1970年代以前出生的台灣民眾動容,除了「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的內容,還想起小學課本上讀過孫文年輕時回鄉,把家裡祖廟神像打倒,強調科學和民主的小故事。
孫文可不知道郭台銘因「媽祖託夢」出來為大家做事。但這不是消遣郭董,而是突顯經營領導者實事求是、推動進步,特別是台灣先民冒險渡海求生,「媽祖」是台灣人最親近的神明,看見媽祖,人心安定。
渡海移民是台灣社會建構的重要部份,尤其百年前科學尚不昌明,渡海來台充滿太多「不確定性」,海峽被稱為「黑水溝」,俗諺渡海十人中只一人返鄉,所以台灣各種神明眾多,包括1949年之後兩岸最大規模的渡海,歐美傳教士則大舉轉進台灣,安撫台灣惶恐人心,在動亂中尋求安定發展。
當然郭台銘「託夢說」隨即引來政治迷信混為一談的批判,加上台灣除「媽祖」還有其他西方宗教,逼得郭台銘進一步提出說明,像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喬布斯也有他的佛教密宗信仰,如果把信仰化為正面思考,可以推動許多創新。
這也讓我想起二十年前走進富士康,深入代工之王核心總部時戒慎惶恐,所有所見所聞路徑都被限制,因為代工最核心「信條」,其實就是嚴守客戶秘密,更不要說科技專利如果流出,會引起模仿。
深圳後來快速崛起,經過「山寨」洗禮絕對是重要因素。不過當時我心中採訪重點,是工廠里那一座「廟」是真否實存在,那是在總裁辦公室外兩百米處,有保安看守,不過我沒有接近,因為我遠看就知道和台灣民間成千上萬座土地公廟宇相同,反而也讓我重新把郭董從「天上」拉回「凡間」。
所謂「天上」,是指20多年前,一家來自台灣土城區的中小企業「鴻海精密公司」,竟然從千萬營收,發展到了上千億營收,1999年全球每10台電腦就有6台是從鴻海的工廠出貨,簡直像「神話」一樣傳奇。有人謠傳,因為有特別神明護佑,加上「神級」人物低調、不接受訪問,又變成「神秘」故事。
能夠採訪到鴻海總部,就像到天上摘月。這比喻當然誇張,但那是全球供應鏈一次最重要的「跨越」,從美國到太平洋彼端的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再越過台灣海峽來到深圳,花了30年時間,個人電腦有了最可靠的生產基地、成本和速度,打造了全球最新最強分工體系。
郭台銘當時也沒想到我先直接帶攝影記者拍攝龍華廠區,刊出了台灣媒體首度刊登鴻海大陸工廠的照片,這也是兩岸產業分工的偉大時代,台灣人參與改革開放的進程,卻也充滿了冒險、試煉,隔年尾牙時,郭台銘最信任的左右手、後來因血癌過世的小弟郭台成還親自邀我參加晚會,一起分享年終努力成果。
那一次我再到深圳時不用偷偷摸摸,但是郭台銘邀我參加年終晚會的目的,其實是要讓我知道,拍照的點都已封鎖,以後再也不要白費力氣。而我樂得輕鬆,原來你郭台銘也會「求神問卜」,擔心一般經營者會日夜擔心的事:工廠會不會失火、良率能不能提升、伙食衛不衛生、招工會不會順利、出貨會不會發生意外……
現在回想起來那座小土地公廟,象徵「凡間」台商真有勇氣,個人電腦剛開始普及,也不知兩岸政策會如何變化。購買了設備廠房之後,招募上萬名大陸員工,但訂單能不能如願到手,市場會不會重新洗牌……郭台銘跨越海峽「神隱」深圳,從落腳第一天開始,為員工每天早上加一顆雞蛋,一步一步建立長期穩定的生產基地,卻還要應付台灣媒體的疑慮和窺探。
鴻海不到深圳變身成「富士康」,不可能會有這樣的規模。特別是台灣中小企業對於政府的「效能」一向存疑:政府只獨厚大財團,中小企業靠韌性存活,所以「低調」生存,否則面對查稅、環境保護評估(那又是另一故事)、緊縮貸款,想追求安定、安穩難上加難。
有一次新加坡政府請郭台銘去演講台灣中小企業成功之道,郭台銘半開玩笑地告訴主辦單位,新加坡中小企業發展太慢,就是因為政府對中小企業太好了。
2010年廠區發生「連環自殺」事件,卻讓郭台銘體悟良多。他自認勞工福利傲於全廣東、甚至全中國,所謂「連環」,是指五個月內有11名員工自殺,相對於30多萬人的廠區,雖數據遠低於每10萬人平均自殺率,但每一條生命都是寶貴的,加上勞工團體和媒體大作文章,從此富士康背上「血汗工廠」惡名。
當廠區超過了5萬人,其實已是一個小型的社區,一個平均不到23歲的小型社會,飲食男女,離家背井,當2005年深圳工廠來到30萬人時,每一天清晨醒來,郭台銘面對著一樣未知的命運,每一天工廠熄燈,他也深覺照顧這30萬人遠超過他的能力,但是他希望30萬人安定下來,把這裡當做自己的家來成長發展。
郭台銘找來了華人世界最優秀的心理學、精神科專家,對員工進行心理輔導,也請來五台山得道的法師,誦經焚香,從理性到感性各方面讓人心安定下來,面對大陸飛快成長的環境,郭台銘知道最根本的安定,還是需要從薪資所得開始,他決定再一次跨越,調漲兩倍工資一次到位,因應外在社會、經濟變化。
另一方面,他也積極和地方政府合作、開放工廠建設投資,政府成為了「合作夥伴」,一起提升效能,從此鴻海不再「神秘」(但業務依舊機密),有了地方上生活的安定,郭台銘也和蘋果電腦合作,在廠區引入學習系統,讓更多年輕人除了工作之外,還有學習上進的機會,心情穩定下來,繼續趕上內地快速變化的成長機遇。
企業家追求「安定」,講穿了還是為了追求最大經濟利益,但郭台銘知道如何維持「安定」,才能讓技術和經驗穩定的紮根,當iPhone快速上市,在全球攻城掠地,富士康也果然穩穩支援客戶,使得客戶成為史上獲利最大手機公司。
沒想到不到10年之間,換上台灣社會高度動蕩。從政治上2016年大選國民黨敗給民進黨,經濟上美國保護主義迅速破壞全球化,台灣內部社會貧富分配不均,文化上民進黨推動「去中國化」,讓年輕人出現認同危機,從此兩岸不再安定。
更重要的是,人工智慧時代接著5G時代來臨,台灣能否跟得上大數據、區塊鏈帶來的轉型,如果台灣會被「邊緣化」,年輕人也會被「邊緣化」。
68歲的郭台銘認為,如果能挺身為台灣做事,讓經濟成長,讓年輕人看見未來的希望,台灣就能安定進步,和平統一更有保障。
從時代進步的思索,「安定」好像是一種奢侈品。過去政界朋友徵詢我、日本媒體朋友常訪問我,我一直認為郭台銘不會參與選舉,因為他說話太直、個性太真、做事太沖,不適合台灣的選舉文化,卻適合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上經營科技業。
兩個多月前郭台銘個人「臉書專頁」(Facebook)正式開始,現在郭台銘「速度」更快,開台以來點擊數迅速突破百萬,每一則留言都有專人(台灣叫小編)閱讀回應,所有關於「鴻海」(富士康)或郭台銘的資訊,可以不用透過其他中介媒體,直接從臉書得知,這也意謂著資訊「一對一」時代來臨(台灣人叫直球對決)。
台灣企業家用即時通訊軟體溝通仍極少,現在郭台銘真的「下凡」來,傳播科技愈來愈發達,在全球媒體「假新聞」充斥的年代,郭台銘選擇了完全「透明」。
誠如他在參選宣言過程之中的重點,絕不接受國民黨的「徵召」,必需按照透明公開公正的初選規則,公開辯論,爭取黨內代表,郭台銘認為這也是找回「黨魂」最重要的模式。
透明化,是最大的安定。郭台銘講究效率,和員工溝通、和客戶溝通、和投資人溝通、和供應商溝通,和媒體溝通,資訊愈透明,關係愈安定,最後,和選民溝通。
從台灣地區命運,到中華民族發展,郭台銘提出「和平/安定/經濟/未來」的主軸,反映了企業家最終的信仰,也期許自己挺身參選,讓惶惶然不安的台灣民心,特別是年輕一代,有一股安定向上的力量。
從企業到政治,仍需要一個過程,這是一次台灣「精神文明」再建設,仍需要安定的基礎,在「感性」上從「媽祖」鋪陳;從理性來看,他選擇了重新揭櫫孫文天下為公思想,也是跨越百年的革命理念基石。
從「天」下「凡」,郭台銘參選啟動的不只是外界好奇,而是科技領導者對社會乃至下一代的責任和思考。
不過我認為郭台銘出來參選,最重要必需說服的人,還是他自己。雖沒能完全說服自己,卻己「託夢」完成,這是人的謙虛,也是面對未來的勇氣。
※「國聲聲學」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盈科資本投資
※體育運動服務型平台「運動街」獲500萬元天使輪融資
TAG:鉛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