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起源之謎再添新理論,也許生命誕生於地球形成之前
科學界的主流觀點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可能誕生於深海中。大約50億年前,剛剛形成的地球火山轟鳴、烈焰滾滾,過了幾億年之後,火山活動才平息下來、岩漿變成了地表的岩層。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含有水資源的小行星隕落於地球,讓地球的表層蓄積了大量水資源,加之地球處於一個非常理想的軌道上,水資源既不會被太陽的高溫蒸發掉、適宜的溫度也讓水資源一直處於液態,因此,地球具備了孕育生命的基礎條件。
大約40億年前,深海海底的熱泉口和火山口釋放了大量的硫化物,使得海洋中的無機物成為有機物,這些有機物生成之後,就表現了自我複製、自我選擇和自我物質等等特性,不斷的增殖和變異,進而產生了更為複雜的有機物,比如脂肪、多糖、蛋白質和核酸等等生物大分子。最終,一個由生物膜包裹著各種細胞器、可以自我增殖的原始細胞就在地球上誕生了。以上的理論名為「海底熱泉假說」,乃是認可度較高、證據也較為豐富的一種生命起源理論,不過,「海底熱泉假說」仍不能證明生命誕生過程中的一些關鍵環節。近日,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的科學家林迪.坦頓提出了一種新的生命起源假說,他認為地球形成之前,生命就誕生於「星子」上,星子隕落於地球、散播了生命的種子。
(地球)
2016年,林迪.坦頓在亞利桑那州大學的一次授課中,靈機一動的向學生們提了一個問題,即生命能不能誕生於小型天體上,學生們對這一問題表現了出奇的積極性,也激發了林迪.坦頓的鑽研精神。此後,林迪.坦頓、同事斯蒂芬.韋斯特以及學生們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研究,漸漸形成一種生命起源的新假說,即「星子起源假說」。太陽系誕生之後的150萬左右,小型天體「星子」出現了,它們是太陽系各大行星的「前輩」、也是各大行星的主要岩石成分,其中的一些星子擁有擁有液態水、有機分子和一定能量,具備了孕育生命的基礎條件。
1969年,一顆名為「默奇森」的隕石墜落於澳大利亞的南部地區,其中含有35種以上的氨基酸、散發著石頭的味道,「默奇森」隕石就是一顆富含有機物的遠古星子。起初,「默奇森」隕石的內部發生鋁-26放射性衰變、由內而外的釋放熱量,進而,它形成了一顆微型星球——擁有一個熾熱金屬核、岩漿-海洋地幔和岩石層——其岩石層的下方含有液態水和各種元素,適宜於原始有機物和原始生命的誕生。
(地球)
林迪.坦頓和同事們的研究表明,類似於「默奇森」隕石的小型星子,可以在1500萬年的時間裡,維持著岩石層之下的液態水和各種元素,而體積更大的星子可以維持更長的時間(大約5000萬年至1億年之間),不過,1500萬年至1億年的時間,是否足夠原始有機物和原始生命的誕生,這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一些古生物學家認為,擁有45億年歷史的地球上,直至38億年前才出現了生命的跡象,而另一些古生物學家認為,41億年前就有微生物在海洋里生存繁衍了,美國的生化學家史蒂文.本納認為,地球上的生命誕生於43.6億年前……也就是說,具備了基礎條件的情況下,究竟要多長的時間才會孕育原始的生命,目前是一個未知數。
「星子起源假說」能否成立,林迪.坦頓認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星子起源假說」會激發人們對生命起源、以及生命傳播方式的更多關注和討論,這讓人們重新認識到生命的可貴,而不是一直活在「理所當然」的幻覺咯。
(地球)
小考題:你認為生命會不會誕生在星子上?歡迎你留言討論。
(本號專註於科技前沿、歷史拾遺、奇聞異事和人物品鑒,還望你的關注和訂閱,萬分感謝!)
※如何度過生命的臨終一刻?忌諱「死亡」不利於整個人生
※為什麼人們需要睡眠?缺乏睡眠甚至會改變基因
TAG:品讀百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