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買蘇州網事園給老師作壽禮,被紐約博物館明軒山寨
「蘇州的園林風景文明天下,拙政園等等,不過最為清秀的卻是一座小宅,網師園。」
網師園在蘇州古城東南之闊家頭巷,地近南園,原本是南宋紹興年進士、樞密院編修、吏部侍郎、史正志的「萬卷堂」故址。史氏揚州人,在淳熙初奉祠歸居蘇州時營造的一座住宅,有花圃,稱「漁隱」。意將泛舟五湖,漁隱終志。史逝之後,其住宅僅一傳不能保,花費一百五十萬緡建的宅園,僅僅以一萬五千緡售予常州丁氏。紹定末年,丁氏也無力保全,園就被荒廢了。直到了宋末清初,網師園都沒被史料記載了。
到了清乾隆時曾官光祿寺少卿的長洲宋宗元在萬卷堂故址重治別業,作歸老計(一說為奉母養親之所),初名「網師小築」,後來被叫做「網師園」,內有十二景,沈德潛作《網師園圖記》,描述該院「幽岩聳峙,修竹檀麗,碧流渺彌,芙蕖娟靚,疏梧避炎,從桂招隱,凡名花奇卉無不萊勝於園中。」
到了辛亥革命之後,東北軍閥張作霖以30萬兩銀子從達桂手中購得此園,作為禮物贈予其師,前清奉天將軍張錫鑾作慶壽大禮,易名「逸園」。
園內的山水布置和景點題名蘊含著濃郁的隱逸氣息。乾隆末年園歸瞿遠村,按原規模修復並增建亭宇,俗稱「瞿園」。今「網師園」規模、景物建築是瞿園遺物,保持著舊時世家一組完整的住宅群及中型古典山水園。
網師園分三部分,境界各異。東部為住宅,中部為主園。
主園池區用黃石,其他庭用湖石,不相混雜。突出以水為中心,環池亭閣也山水錯落映襯。西部為內園。北側小軒三間,名「殿春簃。軒北略置湖石,配以梅、竹、芭蕉成竹石小景。軒西側套室原為著名畫家張大千及其兄弟張善子的畫室「大風堂」庭院假山,採用周邊假山布局,東牆峰洞假山圍成弧形花台,松楓參差。南面曲折蜿蜒的花台,穿插峰石,借白粉牆的襯托而富情趣,與「殿春簃」互成對景。花台西南為天然泉水「涵碧泉」。北半亭「冷泉亭」因「涵碧泉」而得名。亭中置巨大的靈壁石(註:網師園按石質分區使用)。
網師園東部為宅第,中部為主園,西部為內園。宅第規模中等,為蘇州典型的清代官僚住宅。大門南向臨巷,前有照壁,東西二側築牆,跨巷處設轅門,圍成門前廣場。場南對植盤槐,東西牆置拴馬環。大門兩邊置抱鼓石,飾以獅子滾繡球浮雕,額枋上有閥閱3隻,正門東側設便門。
住宅區前後三進,屋宇高敞,有轎廳、大廳、花廳,內部裝飾雅潔,外部磚雕工細,堪稱封建社會仕宦宅第的代表作。由大門門廳至轎廳,東有避弄可通內宅。轎廳之後,大廳崇立,即萬卷堂。其前磚細門樓為乾隆間物,雕鏤之精,被譽為蘇州古典園林中同類門樓之冠。其後擷秀樓原為內眷燕集之所。樓後五峰書屋為舊園主藏書處。以上3處的傢具陳設,多為清式,尤富麗端莊。屋東北梯雲室內黃楊木落地罩上鏤刻雙面鵲梅圖,雕工極精。
西部為內園,由「潭西漁隱」月洞門入,庭院精巧古雅,花台中盛植芍藥名種,西北角院里軒屋名「殿春簃」便得於此。
值得一提的是,殿春,即春末。樓閣邊小屋稱簃,舊為書齋庭院。此處為春末景點,庭中遍植芍藥,故名。而建座落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明軒」即以此為藍本而建。
1978年,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友好人士來蘇州參觀遊覽,被蘇州園林所陶醉,決意在其館中建一座園林建築。決定仿照殿春簃小院,分翠大洋彼岸,一則可陳列館藏文物,再則也是為了讓美國人民欣賞中國的園林藝術。由於是按明代建築特色而設計建造,故取名為「明軒」。
明軒由蘇州園林工匠設計建造,一下子轟動了紐約、轟動了美國。施工期間,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幾次前去參觀,基辛格博士等要員也數度前往。
中國著名古建築園林藝術學家、同濟大學教授陳從周評價網師園「蘇州園林小園極則,在全國園林中亦屬上選,是以少勝多的典範」。
如果你也喜歡古建築歷史文化,歡迎關注譚論古今,我們在這裡不定時更新建築文化的故事。
※她是愛喝酒的「女漢子」,也是柔情愛國的宋詞女神
※飛花令里讀詩詞——雨
TAG:譚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