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光明不滅,昊天永存,昊天上帝在中國正統神話史中是什麼地位?

光明不滅,昊天永存,昊天上帝在中國正統神話史中是什麼地位?

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將夜》,算得上是近幾年由小說改編電視劇的成功範本,一經播出便風靡全國。關於劇中故事各種情節發展的討論自然少不了登上各大評論網站的熱門,尤其是寧缺桑桑的愛情,以及夫子與昊天間的宿命這兩條主線更是不知道牽動了多少觀眾的心弦。那麼對於在本劇故事中擔任了重要角色的天帝昊天,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他在中國繽紛多彩的古代神話史中究竟又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地位呢?且聽筆者細細道來。

昊天二字源自上古先民的原始崇拜,作為一個表意具體的形成詞最早出現在《尚書》。但他的形象卻在成湯之前就已經出現,對他的祭祀遍布了華夏歷史上那個最早有文字記錄的年代。昊天一詞與「美人」一樣,是十分簡單的形容詞加名詞結構,意為「廣大之天」、「無盡之天」,拋開前綴用於奉承的定語也可以簡稱為「天」。昊在古文字中通「浩」之意,表示「廣大的」、「無盡的」;而天字則自不必說,指的是天空,是宇宙,是覆蓋在地表之上的空空萬物,是包括人類能接觸到和不能接觸到的世間一切。古人對存在於他們身邊的自然萬物都充滿著敬畏,尤其是之於這個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又實實在在地籠罩在他們上方的宇宙。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人們卻終其一生都不可能觸及它的頂端。在它面前世間的一切都顯得是如此渺小,它彷彿是這萬物的創造與主宰者,人們崇拜它,卻又畏懼它,於是人們稱它為「天」,尊稱它為昊天。

昊天最開始並不是作為一個具象的神靈出現,遠古先民對他的供奉起初僅僅只局限於自然崇拜的層面。人們尊敬他就像尊敬風,尊敬雪,尊敬太陽與光明,尊敬這世間給他們帶來了美好生活的一切一樣。那時候先民們淳樸的心靈與信仰,也正如「昊天」二字所指的本來意象一樣,碧藍純粹,明凈如洗,不染一絲塵埃。

直到周朝,昊天才漸漸擁有自己的神格,它由單純的天,慢慢地變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神靈。「上帝」一詞本是商代統治階級對自己已逝前輩的敬稱,商人期冀自己死去先祖的魂靈能飛升向天,在彩雲碧落間守護子孫後代永遠繁榮興盛,它的意義有些類似於現在的「先帝」。但到了周朝,在這個自然崇拜與始祖崇拜開始融合的時代,以鳳凰為圖騰,注重繁雜禮數的岐山族裔並不滿足於商人固步自封的短見,「上帝」二字也開始被賦予了新的含義。這個本來只是用以代指一族祖先的辭彙,慢慢地變成了所有人的祖先,變成了身處在這天空之上宇宙萬物高不可及的帝王,它與代表宇宙的「昊天」結合在一起,為這個本來不曾擁有生命的古老詞語注入了人的靈魂、人的身體。於是,這個在中國神話史上划上了濃墨重彩一筆的神靈——「昊天上帝」,就這麼誕生在了人們的崇拜里。

神靈形象的自然來源往往決定了其在神話世界中的地位,昊天的名字生來就不可能屬於凡人。以無垠之天為原型的昊天上帝因這得天獨厚的優勢成為了西周文化體系中無可爭議的至高天帝,在酆鎬洛邑的祭壇上享受了來自普天民眾八百多年的祭拜。

八百多年的福祚雖已足以傲視萬古,但周王朝終究還是滅亡了。新的王登基了。不對,我們應該稱呼他為皇帝。新的皇帝對於信仰並沒有那麼多講究,他似乎什麼神都拜,又似乎什麼神都不拜。他的心中並不存在前人的那麼多恭敬與敬畏,他比起神靈或許更加崇拜自己,他相信自己可以傾覆乾坤,他相信自己的手掌比天空更能覆蓋整片大地。

最美的曇花卻總會在最短的時間凋謝,始皇的基業並沒能如他所願的那般傳遍萬古。統治者的不尊崇起初並不能阻擋昊天上帝在民間的祭拜,接近千年的時間已經足以將這個信仰的形象印刻進許多代人的靈魂。但或許連昊天自己都沒有料到,在皇帝引領著自己偉大的太陽落向西山的後來,反而是他一生中最冰冷的時代。

滅亡秦朝的項羽是楚人,戰勝了項羽建立漢朝的劉邦也是楚人。發跡於荊湘一帶的楚國擁有一個與中原截然不同的文化體系。春秋戰國數百年的同化與暴秦的奴役並沒能使桀驁不馴的楚人放棄自己的信仰,而劉邦和項羽繼承了這種信仰。

荊楚王族羋姓是古帝顓頊的後代,在他們的神話中,應該被所有人敬奉的最高天神不是昊天,而叫東皇太一。將夜中最火最燃的台詞莫過於一句「光明不滅,昊天永存」,但其實這句話用來形容東皇更為合適,因為昊天的原型是天和宇宙,而東皇則代表永恆的「陽」與光明。

當然,單從這方面來說很難將這兩位來自不同神話的主神分出高下,但漢朝統治者最終還是選擇了東皇。東皇太一作為官方祭祀中的至高天帝一直從漢朝建立被供奉到了唐朝滅亡。兩個最偉大的朝代以及存在於他們之間的幾乎一切漢族政權都選擇跪拜向光明所屬,而昊天上帝的形象則暫時陷入低谷,只好在民間生根發芽,於正午太陽的陰翳里成長。西漢武帝朝時曾有過短暫地想將二者合二為一的嘗試,但最終以失敗告終。一山尚不能容二虎,更何況是兩位超然世上的天帝。

唐末的大動亂帶走了太多的傳承與回憶,東皇的偉力終究是在一次又一次政權的更替中化為了古老而又莊嚴的幻影。歷史的更迭讓人們遺忘了過去的信仰,等到新的大一統王朝宋的建立,就只剩下在民間歷經滄桑的昊天上帝,還能夠勉強劫後餘生了。

但跌落凡塵的昊天已經不再屬於當年那個刀耕火種的先民們望向天空時純潔明凈的眼睛。他不像高居在廟台的東皇一樣能遠離這世俗的紛擾,千年的時光已經給他鐫刻了太多歲月斑駁的印記。信仰、恐懼、利益。磨牙吮血的屠夫連在廣闊無垠的昊天面前都喪失了敬畏,上帝慢慢淪為了統治者用來愚民的工具。

塗在神像上的油彩越來越多,可它在人心底的份量卻越來越少。宗教的影響尤其是佛教的傳入,改變了昔日的一切,宋朝的統治者們再次選擇了昊天。他以後再也不會遇到那個比太陽更加灼目的競爭者了,他終於時隔千百年重登上了代表最崇高信仰的神台。他不再是西周時被刻在青銅器上面目模糊簡單粗糙的模型,他現在身披華麗的衣服,擁有繽紛的色彩和令人艷羨的傳說,可他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而今的他卻早已不再是他,他連名字都變了,變得那麼長,變得遙不可及,卻又似乎低入塵埃。現在的他是「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玉皇大帝。

如果你是昊天,會更喜歡哪一個自己?是穿著五彩霓裳高高端坐在宗教之台上的玉皇上帝;亦或落寞時被隱沒在陽光下的民間崇拜;還是那個在先遠古民眼裡象徵著對自由與未知無限嚮往的,碧藍色的,天空主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嘉慶皇帝是傳說中唯一的一個去過台灣的皇帝,這是真的嗎?
收復外蒙的民族英雄,為人囂張跋扈,因為內鬥穿著睡衣窩囊被殺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