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去世後,為何是周公輔政而不是姜太公呢?功臣豈可比宗室!
姜子牙是我們所熟悉的周初人物,但這個稱呼是後人的衍生,他姓姜名尚,字子牙,呂氏,號太公望,按照周朝男性稱氏的習慣,他的稱呼是呂尚或者太公望。
按照《史記》記載,太公望這個稱呼來自於周文王的一句話:「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
周太公是周文王的祖父,他說有聖人興周,周文王自動幫呂尚對號入座,於是就有了太公望的稱呼。
按照記載來看,太公望對周的崛起起了很大作用,「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但在武王伐紂之後,周武王卻將太公望封到了營丘,建立齊國。
齊國建國之初就面臨危險之境,《史記》稱「(太公望)東就國,道宿行遲。逆旅之人曰:「吾聞時難得而易失。客寢甚安,殆非就國者也。」太公聞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國。萊侯來伐,與之爭營丘。」
太公望星夜兼程趕到營丘,正好碰上萊人進攻,如果他來得再晚點,營丘陷落,齊國就成了無根浮萍了。
萊人是誰呢?他們是營丘周邊的原住民東夷人,在商末被商紂王征服,成為商朝屬國,但仍有一定勢力,周朝剛剛分封,他們立刻就來搶地盤了,之後二者相爭,一直到春秋時期,齊國等諸侯國才解決掉東夷人。
太公望作為周朝的大功臣,不僅沒能獲封中原腹地,反而被趕到東夷人聚集的齊地,是周武王要仰仗他的能力鞏固東土?還是擔心太公望留在中央威脅周王?
或許周武王在世的時候,他是想仰仗老師太公望,但他去世得太早,繼位的周成王年幼,必須考慮權力的鞏固與威脅。
作為外姓功臣,在商朝就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伊尹輔佐成湯滅夏,建立商朝,但伊尹流放了成湯的長孫太甲,儘管史書記載太甲做事昏庸,可再怎麼昏庸,臣子能流放君主嗎?
相比之下,周武王自己的弟弟周公旦更為可靠,而且也更加年輕,當然,年齡並不是太公望落選的硬傷,因為他活到周康王(周武王的孫子)時期才去世的,相當長壽。
另外,周公輔政後,太公望立刻處理好齊國事務,趕回鎬京向周公述職,同時還帶上了自己的長子呂伋,太公望是周朝的太師,呂伋則是虎賁氏,雖為高位,卻更像人質。
人質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常見,在周初也不少見,很多諸侯都會留下兒子在鎬京,但問題在於大多數諸侯留的都不是嫡長子(嫡長子繼承製下的君位繼承人),比如周公自己的嫡長子伯禽就在魯國處理事務,而太公望留在齊國的卻是第三子,個中緣由,的確讓人玩味。
王室與功臣,在奮鬥過程中是緊密的整體,可功成之後就不好說了,太公望最多的記載都在周朝創建期,在之後的周朝鞏固期,活躍的身影是周公旦和召公奭,就連造反的管蔡也有一席之地,太公望的身影卻要淡得多,這是明哲保身嗎?
※呂不韋的努力人生:奇貨可居享半生榮華,欲善終而不可得
※清朝沒被太平天國推翻,為何死在了革命黨手上?
TAG:莽莽趣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