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國紐西蘭槍擊案背後,同一個現象要警惕!

美國紐西蘭槍擊案背後,同一個現象要警惕!

4月27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城鎮波韋,警車在發生槍擊案的猶太會堂旁待命。圖片來源:新華網

4月2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南部波韋市一所猶太會堂發生槍擊案,導致1人死亡3人受傷。

這是半年內世界範圍內針對宗教場所發生的最新襲擊。2018年10月27日,位於匹茲堡的一所猶太會堂發生槍擊案,導致11人死亡6人受傷;3月15日,紐西蘭克萊斯特徹奇兩座清真寺被槍手襲擊,造成49人死亡、20人受傷;而最為嚴重的一起襲擊則發生在斯里蘭卡,當地時間4月21日,斯里蘭卡發生連環爆炸襲擊,造成253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美國加州槍擊案嫌疑人厄內斯特通過互聯網發布了一份冗長且雜亂無章的宣言,這一做法與此前克萊斯特徹奇槍擊案嫌疑人塔蘭特的做法類似。他們藉此自白製造槍擊案的理由:針對某一族群或是某種宗教信仰人群的極端仇恨。

然而,厄內斯特和塔蘭特這樣的人,不過是眾多利用互聯網和社交網路散布極端思想的個人或組織的一員。自「9·11」事件以來,越來越多的極端組織和恐怖組織都在通過互聯網和日益繁榮的社交媒體,傳播自己的意識形態並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進而在現實世界製造令人髮指的罪行。

第一,互聯網開放性、共享性等特徵被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加以利用,成為散布極端思想的平台。隨著互聯網越來越成為人類社會的基礎設施之一,恐怖組織和極端組織也正在利用這一工具向更廣闊的地區傳播其意識形態;移動互聯技術的快速發展,則讓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信息的傳播速度更快和成本也更低。同時,社交網路看似開放實則封閉的特性,則讓「志趣相投」的極端分子更易結成小團體,在網路空間發泄情緒並互相刺激,促成極端心裡的蔓延和強化,並對其他易感人群進行「滴管式」熏陶、滲透。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就是通過在互聯網、特別是社交媒體上發送相關信息,實現了規模的快速擴張,並且在歐美國家吸引了大批年輕人成為其追隨者。

第二,社交媒體時代的極端組織已經不再具有傳統意義上的組織性。網路技術、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興起,使恐怖組織和極端組織可以不再建立傳統的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管理結構,而是轉向分散式、去中心化的組織形式。「微恐怖主義」「化整為零」成為網路時代恐怖主義和極端組織的新思路。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獨狼式」襲擊:這種襲擊往往由個人或小團體在數日甚至數小時內完成,隨後人們會在網路上發現這些襲擊者的效忠誓言,而極端組織也會在襲擊發生後宣布「認領」相關行動,並宣稱將會發動更多襲擊。

第三,社交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隱蔽性給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思想的防範帶來了巨大挑戰。匿名性是網路社交媒體監管的難點,為了逃避監控和停權處理,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社交網路傳播策略極其隱蔽,恐怖分子或使用在線「昵稱」、或以「過客」身份登錄,並在聊天中使用特定暗語和符號作為標誌,甚至開發專用加密技術實現信息的「公開傳播」。此前媒體就曾披露,極端組織為其成員製作了《網路安全行為手冊》,建議組織成員利用加密社交軟體、加密手機、「暗網」技術、安全電子郵箱服務、閱後即焚應用軟體等傳遞信息。

第四,政府和社交媒體公司監管不力,則為極端主義思想的傳播開了「綠燈」。臉書曾刪除過美國白人至上主義者斯賓塞的賬戶,但不久後又不得不恢復,因為「很難區分仇恨言論和合法的政治言論」。臉書的無奈其實揭露了西方世界在處理「極端言論」和言論自由上的困境。在將「言論自由」奉為圭臬的西方社會,極端思想的傳播往往也會披上「自由言論」的外衣。雖然一些國家政府也將一些極端言論列入監管範疇,但在具體監管過程中,也忌憚於被司法部門判定為侵犯表達自由而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另一方面,社交媒體公司雖然可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演算法等技術手段以及擴大審查團隊等手段來進行信息審查,但顯然,包括臉書、推特、Instagram、Youtube等巨頭在內的社交媒體公司在這方面下的功夫顯然不夠,這導致他們在應對極端主義言論和思潮威脅時,要麼無能為力,要麼不負責任。(海外網評論員 聶舒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川台農業合作論壇「登台」
美國一媒體新聞標題劇透《復聯4》 粉絲怒斥:你們有病嗎?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