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國造的「太陽」已經取得重要突破,為什麼要造個太陽出來呢?

我國造的「太陽」已經取得重要突破,為什麼要造個太陽出來呢?

目前我們的人造太陽計劃已經取得了重要突破,雖然世界上的幾大強國也都有自己的「人造太陽」計劃,同時在這方面也在進行國際合作。但是就進展上來看,依然是我國目前的設備最為接近工業化,也就是說,我國的「太陽」一旦實驗成功將可以直接投入工業使用。

那麼太陽在天上好端端的,人們為啥要多造出幾個來呢?其實人們的最終目的當然是獲取能源,因為太陽離我們太遠,在某些經常陰雨或者緯度偏高的地方,太陽出現的時間很短,因此我們在利用太陽能方面還有很大的缺陷。但是人工聚變卻能彌補這些不足,為人類提供大量的清潔能源。簡單來說,只要1升海水提取的聚變物,就能抵得上300升汽油提供的能量。

雖然人造的太陽並不是要造一個恆星出來,但是其原理卻和恆星上發生的反應是一致的。我們希望通過控制聚變的速率來讓聚變持續穩定的進行,而不是像氫彈一樣轟的一聲就把所有能量全釋放出去。在恆星上,想要控制聚變非常容易,因為恆星有超強的引力,在強大的引力約束下,氫元素不需要太高的溫度既可穩定的進行聚變。但是顯然,人們在地球上無法製造出恆星級別的引力,因此我們只能另外想其他辦法。

一般的物質只有三種形態,但是在溫度極高的情況下,物質會呈現出第4種形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等離子態。這種形態的物質可以被超強的電磁力約束住。這樣一來聚變物就會被約束在強大的磁場間,而不會觸碰任何物體。事實上在上億度的高溫下,反應物可以燒穿碰到的一切實質性物質。理論上,只要通過超導來通入超強電流,我們就可以製造出約束反應物的磁場。但是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處於等離子態的物質運動要靠流體力學方程來分析,而我們還沒有在數學角度突破這個方程,也就是說,我們無法建立可靠的流體模型,因此我們很難長時間保持聚變物穩定運行。

其實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通過大量實驗積累數據,將模型不斷完善,同時寄希望於數學界將整個方程突破。同時我們的實驗數據也可作為突破方程的武器。相信人們很快就能突破該技術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4小時探索 的精彩文章:

波音飛機接連出事故,就連波音製造的衛星也來湊熱鬧?
中國人普遍存在的吃飯問題,專家教你如何吃才會更健康!

TAG:24小時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