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我們為什麼要拖延?

心理學:我們為什麼要拖延?

我們每個人都有把事情往後拖延的習慣,拖延不是我們某個人的專屬行為,而是整個人類都有拖延的行為。

只是一些拖延行為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並不大,我們感知不到或者不認為這是拖延,就像中醫中的未病一樣,疾病在沒有影響到身體的時候是不被人們感知到的。

對於拖延症人員來說,拖延的行為已經擴展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了,而不再是某個方面的拖延。

好多人都認為,拖延的人在壓力下能夠表現的很好,不會再拖拉,但事實研究並非如此,拖延還涉及到某種程度的自我欺騙。

對於拖延的原因,我們可以為自己找到很多,但這些也只是為自己找的一個借口,在自身內在存在著很多其它原因。

心理學:我們為什麼要拖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不過這篇文章是以普通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待拖延症。拖延症擁有很多的面孔,有時它只是選擇快樂而不是紀律;有時是為了避免消極的東西; 有時它是被壓倒性的癱瘓的期望。

在這裡列舉拖延行為的幾個不同原因:

一、任務不緊急

我們在選擇做什麼的時候,會先把注意力投注的這件事上,能夠吸引我們注意力的事情總會被我們優先安排,如果有多個事件吸引著我們的注意力,我們就會按照先後緩急進行排序解決。因為人類考慮當然需要要比未來的更強烈,這是時間折現的原因。

先後緩急是根據我們自己感受決定的,當我們知道這件事必須做,但我們並不焦慮,自我感覺良好就不會去做,而是一直拖延,拖延到感到焦慮不安,為了去緩解焦慮不安才去做。

很多時候,我們是有自我欺騙的,在不想做的時候,就會去進行自我欺騙,讓自己認為這件事可做可不做,除非是威脅到自己而不得不去做。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從全面來考慮,而非單個角度,也就是說換個角度,用一個全新的角度來刺激自己,獲取活動行為的動力。

心理學:我們為什麼要拖延?

舉個例子:比如說讀書的行為,很多人想讀書但一直拖,認為今天不讀書,明天再讀書也一樣,於是就一天拖一天。

如果這個時候換個角度整體去考慮,認識到讀書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平時慢慢的積累,這樣就不會有今天不想看就不看,而是產生有時間就看的想法,那看書這個行為貫穿到生活中的每個時間。

二、我們不知道怎麼入手或者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拖延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做什麼,或者接下來發生我們不能預知或者控制的事情。

這些讓我們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開始、怎麼辦,這種拖延是一種逃避負面情緒的體現。還有一種情況是正在忙手裡的工作,突然轉向其他任務,這種被稱作生產拖延,並不是所有的拖延都是不好的,有些拖延是有好處的。

心理學:我們為什麼要拖延?

面對沒有頭緒的事情,不知道該幹什麼的時候,比較好的方法是構建一個任務體系,也就是說找出第一步。在這個過程可以讓朋友或者同事幫助,讓他們幫理出一些頭緒,也可以自己看到自己內心的想法,把認為應該做的第一步記錄下來。

比如:面對剛接手的新工作,不知道該怎麼入手,這個時候可能就會拖延下去。解決這種拖延就是自己尋找出第一步或者找其他人幫助找出工作的步驟。

三、我們害怕失敗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害怕失敗而不去做,感覺自己去做了,就會失敗,而不去做,就不會失敗,所以就一直拖延下去。

另外一點是:拖延和完美主義是有一些關係的,追求完美主義的人總是想把事情做成完美,如果不完美就感覺受到了打擊。所以,很多時候拖延是因為無法達到完美而導致的。

心理學:我們為什麼要拖延?

如: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總是想著把這件事計劃的很詳細,面面俱到,但現實是無法達到心中所預計的那樣完美,只能一直拖著而不去執行。

還有一些銷售工作人員,在被很多次拒絕之後,在去拜訪顧客的時候,站在辦公室門口不敢進去,一直在那裡徘徊,害怕進去之後和之前一樣被一口拒絕。這也是

四、需要一定的壓力,才能去執行

有一些人,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總是往後拖延,認為做不做都一樣、什麼時候做也都一樣。面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給這些人一定的壓力,也就是說一個規定,當有了這些規定之後,對方就不會一直拖延下去。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的,也有很多人在壓力下拖延的更嚴重。在拖延中有主動拖延和被動拖延之分,兩者的意義並不同,以後有機會再說這兩種情況。

心理學:我們為什麼要拖延?

五、我們不喜歡我們所做的工作或者事情

當我們不喜歡自己現在的工作或者準備要做的事情時,我們就不想去做,會一直拖延下去,知道無法不去面對、不去做的時候才去做。

如:對於一些工作人員來說,領導交代一件事,自己不想去辦,但又不得不去,於是在去的路上會慢慢悠悠的,等拖一會是一會。

對於拖延來說,並不是所有的拖延都是不好的,也不是所有的拖延都是一個原因;當拖延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不好的影響,痛苦的感受時,就需要去注意和求助了。

很多時候,不同理論學派,因理論假設不同,對拖延的解釋也不同,但歸根結底,都是需要找准原因,解決讓人產生痛苦體驗的拖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學充電時間 的精彩文章:

擁有母愛的母親都是一名好的育兒師(一)

TAG:心理學充電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