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叢楠:展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第三極」

叢楠:展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第三極」

(本文來源於「千萬英才」公眾號)

專家簡介

2010年開始叢楠在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朴世龍教授。2014年博士畢業後進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繼續深造,合作導師為姚檀棟院士,主要從事生態系統與氣候變化方面的研究。叢楠在站期間,獲得自然基金委青年基金項目和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一等資助。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後叢楠入選中國科協2016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

從遙感地質學習到遙感植被生態研究,從北半球環境資源調查再到青藏高原植被生態分析,今年還不到35歲的中國科學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叢楠,利用遙感技術向世人展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第三極」。

其實,取得榮譽的背後,叢楠經歷了不為人知的變動與波折,用「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頭」的科研精神,可以詮釋她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求學:從遙感地質到遙感植被生態研究

「2013年,北京的桃花3月初就開了,幾天後我到了緯度差不多的美國波士頓,卻經歷了幾十天的暴風雪,我想這就是氣候變化對物候的影響」,普通人眼中的花開花落,在專業從事環境資源研究的叢楠看來,已成為研究成果的最好寫照。

眼前這個面容嬌小的女孩,如今已經是「博士後」。實際上,叢楠的年齡只有35歲,但她從事遙感與地理信息、生態環境方面的學習與科研,已經超過了十個年頭。從最基礎的地理信息系統到如今的遙感植被環境監測,叢楠經歷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本科學習地理信息系統的叢楠,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對衛星遙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在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她順理成章了來到了國土資源部(現自然資源部)下屬的中國地質科學研究院,開始接觸遙感地質方面的內容。

在這期間,恰逢汶川地震,當時還是學生的叢楠,和導師一起,參與了利用遙感對汶川地震進行災情分析的工作。「雖然只是一小部分內容,卻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遙感技術在現代社會中的巨大價值和應用。」叢楠說。

在七八年前的中國,從事遙感地質方面工作的大多數還是男性「下礦山、入沙漠,哪裡危險去哪裡」成了工作最真實的寫照。這真的是20多歲女孩所擅長的嗎?真的是剛剛走出校門的研究生能夠承擔的嗎?再三思量之下,叢楠選擇了繼續深造「這一次學習方向變為了植被遙感與植被生態學,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植物植被的研究當中。」

在北京大學攻讀博士期間,叢楠師從我國著名環境生態學專家朴世龍教授,學習期間,她不僅成績優異,更獲得了國家獎學金、學術創新獎等獎勵。2014年畢業以後,叢楠來到中科院,進入青藏高原所博士後流動站繼續深造,主要從事生態系統與氣候變化方面的研究。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6年底,她入選中國科協2016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這是一個由71個單位和18名專家推薦、提名有效候選人68人的全國性評選,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歐萊雅公司聯合設立的「世界最具潛質女科學家」獎在中國的發展和延伸,最終,叢楠代表中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站在了榮譽的領獎台前。

工作:高原嚴重缺氧會讓人眼睛「變紅」

高聳直衝雲霄的山脈,山頂皚皚的白雪,加上平靜如鏡子的美麗湖畔,還有茵茵的大草原,書本里的青藏高原美麗得好像天堂。然而,真正去過青海、西藏的人都知道,低壓、低氧、和寒冷多變的氣候,是大多數人來到青藏高原不得不面對的難題,看似美麗的西藏,其實暗藏很多「兇險」。

叢楠在野外操作無人機進行科學考察

叢楠也不例外,她回憶,2015年8月,因為科研工作的需要,自己和老師一行5人組成的科考隊,第一次來到了青藏高原,從拉薩出發,沿著高寒網的科研站點,用了26天的時間,整整圍繞著青藏高原走了一圈。

但讓叢楠記憶最深刻的並不是青藏高原秀美的風景,而是如影隨形的高原反應,這種反應甚至伴隨了叢楠一個月的時間!

原來,由於是第一次來到青藏高原,加之飛機直飛的緣故,來到西藏的第二天,叢楠就出現了頭疼、噁心、嘔吐等典型的高原反應癥狀。但科考和旅遊不同,後者如果身體不適可以休息吸氧,科考卻必須走走停停,舟車勞頓的同時,必須完成數據等資料的收集工作。「不能因為自己拖累整個團隊!」最嚴重的時候,叢楠已經完全吃不進東西,但強大的意志力讓她還是「挺」了過來。

高原反應有時候也並非單靠「挺」就能緩過來,在青藏高原上感冒發燒,也就基本等於「前功盡棄」了。同樣是那次26天的科考,同行的一位隊員就不幸患上感冒,最終導致出現肺積水,隨時有生命危險,不得不提前結束了行程。

「在果洛輸液的時候,半夜我親眼看見他瘋狂的嘔吐,因為缺氧連眼睛都變紅了,當時覺得很嚇人。」原來,在西藏、青海等高海拔地區,嚴重缺氧會使人眼部充血,眼白變成褐色甚至是紅色。

此外,青藏高原上的通訊條件也不盡人意,沒有網路通訊的科考站點,全靠時有時無的3G熱點與外界聯繫「趕上颳風下雪,有可能三四天沒信號,我們也就與外界失去了聯繫」,叢楠苦笑,「父母甚至開玩笑說要去給我貼個尋人啟事。」

科研:暖濕化有利於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長

氣候變化影響著植被生長,植被生長又反作用於生態環境,而對於有著「世界第三極」之稱的青藏高原來說,這種變化特別是近年來的全球氣候變暖,會對區域生態環境和周邊地區產生深遠的影響。

叢楠解釋說,「變暖變濕使生態環境得到整體改善的同時,也引起了冰湖潰決、滑坡與泥石流、湖泊擴張與草場淹沒等災害事件頻發,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負面效應。」

叢楠在青藏高原進行科學考察

叢楠的主要工作,便是運用衛星遙感數據,從植被方面入手,分析青藏高原上植被的長勢與變化,並最終預測未來的變化機制。但對於青藏高原的植被而言,或許身上的使命遠不止「春開秋落」這麼簡單,經過數據分析,叢楠發現,對於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草甸區,比較濕潤的高寒草甸,溫度對草甸生長起到促進作用;比較乾旱的高寒草原,溫度對草原的生長起到抑制作用。溫度和降水對草地生長具有調節的作用,即隨著降水的增多,溫度對草甸的促進作用進一步增強,同時溫度對草原的抑制作用減弱。也就是說,青藏高原未來暖濕化的氣候變化下,將有利於高寒草地的生長。

不過,叢楠同時強調,也有一些研究發現,青藏高原的持續大幅度變暖,對應的極端氣候事件增多,極端氣候事件對植被生長是不利的,因此即使暖濕化的氣候動態下,也可能因頻繁發生的極端氣候事件而影響到植被生長。

叢楠在科學考察

這樣的成果僅僅是科研數據上的支持嗎?答案是否定的,叢楠表示,包括青藏高原植被生長趨勢在內,目前青藏高原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科學家,特別是氣候變化研究學者重點研究的地區,生態環境的變化也成為了重點課題,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長旺盛,對碳排放的吸收其實是有利的。

「我們團隊的研究成果會呈宋給政府機關和相關科研機構,並最終呈現給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成為IPCC報告的重要參考部分,也是政府間碳排放談判博弈的重要砝碼」談到這些,叢楠的眼神中透露出了一絲興奮。

叢楠說,讀博士時導師告訴自己,「科研想要取得進展就要耐得住寂寞」,所以她一直把這句話當做座右銘,這些年並不參與太多的社交,而是專註於科學實驗,或是在青藏高原這些比較原生態的地方做調查,追求的很多是精神層面的東西,談及未來,叢楠笑到,「從沒覺得自己是什麼年輕科學家,自己的科研工作其實剛開頭,還有很多很細的任務依然等待完成。」

文/趙天宇 編輯/陳永傑 校對/李雲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就是力量 的精彩文章:

「一妻多夫」的黃腳三趾鶉如何穩站家庭C位?
你的小舉動,可能救了「她」!

TAG:知識就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