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賞賜的黃馬褂,和珅能得二十餘件,有什麼用途?

皇帝賞賜的黃馬褂,和珅能得二十餘件,有什麼用途?

康熙二十一年,康熙以「三藩平定」為理由,東巡盛京,回自己的老家祭拜列祖列宗。當時,高士奇作為內廷大臣,是隨行御駕中的一員,在途中,他寫詩讚嘆:「身隨翡翠叢中列,隊入鵝黃者里行。」這首詩,直接反映了當時護駕的侍衛,身著黃馬褂的壯麗場面。

黃馬褂的正式名稱叫「明黃行褂」。行褂是清朝的王公貴族、大臣行服的一種,主要為官員騎馬、行路時穿著,在其裡面再穿著行袍或其他袍服,長裝短衣,藍黃相配。

黃馬褂是清代宮廷御前大臣、侍衛隨扈出行時穿著的服裝,也是皇帝用以賞賜親信大臣、宗室,讓其身著賜衣而效忠自己的特殊方式。

縱觀整個清王朝,黃馬褂在其官制中,一直代表著特權和榮耀,許多高品級的大臣終其一生而不可得。最耀眼的黃馬褂,就是李鴻章的那件。1895年,李鴻章赴日本談判,被人行刺,血染黃馬褂。李鴻章特地叮囑下人,要將帶血的黃馬褂保存好,不要清洗,還感嘆:「此血可以報國矣」。

李鴻章

清代制度,官的品級與職能都有相應的服裝搭配。皇帝出巡時,「凡扈從、侍衛,皆服黃馬褂」,可以穿黃馬褂的人有領侍衛內大臣、御前大臣、侍衛領班、護軍統領、銳建營翼長等,其下有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前引大臣等,也依據制度穿黃馬褂。宮中侍衛之外的八旗護軍及其他營的官兵,根本無權身著黃馬褂。

從清代官制中黃馬褂的實際使用情況來看,主要分為三種形式:

第一,御前大臣、侍衛等穿用黃馬褂,是為皇帝的出行保駕護航,以明黃服裝區別警戒區域。

「明黃」就是「淡黃」,是皇家專屬顏色,貴族只能穿暗黃,普通人只能穿「杏黃色」。《雍正王朝》中,圖裡琛和德楞泰穿的黃馬褂就是這種。

圖裡琛

用明黃色代表為皇帝服務,增強皇室的威嚴,即所謂「扈從鑾輿,以為觀瞻」。此時的黃馬褂,如同員工的工作服。如果不再擔任御前侍衛,黃馬褂就不能繼續穿了。

第二,皇帝恩賜宗室、近臣和獎賞武職官員的黃馬褂,其中賞給武官的,要不是在八旗騎射比武中奪魁,要不就是得勝回朝,皇帝讓他們高人一等;偶爾統治者高興,也會賞賜給身邊人,比如,慈禧就曾賞賜一件黃馬褂給她的火車司機。

慈禧

第三,皇帝賞賜大臣,有兩種情形;其一,賞賜黃馬褂,只賜予一件,即由受賞者穿用;另一種為賞穿黃馬褂,這種級別較高,是受賞者既可一直穿用所賞之褂,也可以按季節自己製作其他明黃色的馬褂。

被皇帝賞賜黃馬褂就如同得到一張榮譽證書,平時只能放在柜子里,偶爾重大場合拿出來顯擺一下,是皇帝駕馭臣子的工具,激勵他們努力幹活,忠心耿耿。有了這件褂子,相比其他賞賜「巴圖魯」「雙眼花翎」等,會多出一份與皇帝的親切感,頓時感覺自己就是心腹,見到其他官員也會有種高出一截的自豪感。

和珅

和珅能夠得到數量眾多的黃馬褂,不外乎兩個條件,第一,與皇帝關係近,馬屁拍的好又深諳臣道,深得乾隆賞識,適應了當時的風氣;第二,才能出眾,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多次立下功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秋媚 的精彩文章:

1952年後,考古專家進入康熙陵墓,為何出來後就決定封墓?
假設中國422位皇帝聚在同一個群里,他們會聊些什麼?

TAG:陳秋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