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時期「皇孫認親」大案:嫌犯被流放後依然招搖撞騙
1780年春,乾隆帝帶著浩浩蕩蕩的隊伍結束南巡迴京,駐蹕涿州時,忽有一位僧人帶著一個少年衣冠整齊地前來攔駕。少年稱,自己是履端王永珹的次子,因為永珹側福晉的妒嫉,他在襁褓時便被逐出王府,僧人將他收養,現已長大,現來認祖歸宗。
看過《延禧攻略》的朋友們,對於永珹並不陌生,他是乾隆帝的第四個兒子。1763年,24歲的永珹被過繼給履親王為嗣。永珹對側福晉王氏十分寵愛,但王氏並沒有生下子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乾隆帝畫像。
1764年初夏,永珹的另一位側福晉為他生下了第二個兒子。皇家誕育子嗣是大喜之事,聽到這個消息,喜不自勝的乾隆帝立即為皇孫命名。
然而,當年農曆十月,永珹隨乾隆帝在灤陽狩獵時,王府有人來報,小皇孫因出痘而亡。當時王府就有人風傳,皇孫是被側福晉王氏所害,這種傳言甚至傳到了乾隆帝耳朵里。
如今,有人自稱皇孫前來接駕,乾隆帝不由得疑竇叢生。皇嗣是關乎皇家血統的大事,馬虎不得。再聯想到英年早逝、身後子嗣稀少的永珹,乾隆帝決定慎重處理。
乾隆帝漢服畫像。
乾隆帝首先找來了自己的兒媳婦、永珹的嫡福晉——伊爾根覺羅氏,向其詢問此事。伊爾根覺羅氏告訴皇帝:「其子殤時,余曾撫之以哭,並非為王氏所棄者。」嫡福晉言之鑿鑿,否認皇孫被王氏所害。
乾隆帝又召幼童及僧人回京,命令軍機大臣審理。軍機大臣們都是官場的老手,深知這事不好辦。如果判定是真皇孫,萬一日後身份有假,他們可就坐實了欺君之罪。反之,則難逃謀害皇嗣之罪。哪一個罪名,都能讓他們丟官掉頭。
《延禧攻略》中的永珹。
出於謹慎起見,軍機大臣們對這位所謂的皇孫待之以禮,暗中觀察。少年在軍機處的榻上見諸位大臣,他端坐不起,直呼和珅的名諱,道:「珅來,汝乃皇祖近臣,不可使天家骨肉有所湮沒也。」他這一言行讓諸位軍機大臣心中沒底。
時任軍機章京的保成,性格急躁,卻不乏細心,他發現榻上的少年雖然言行舉止透著皇家風範,但一雙眼睛老盯著自己的扇囊看,於是便上前打了少年一耳光,厲聲道:「你小子是哪裡來的鄉野頑童,被人哄騙,竟敢犯這誅滅滿門的大罪?」少年「秒慫」,只好老實交代——自己是樹村人,原名郭二格,這一切都是那僧人教的。
《如懿傳》里的永珹。
保成一巴掌讓假皇孫現了原形,也打醒了這些軍機大臣,他們踩梯子下房,最終判定郭二格受無良僧人唆使,假冒皇親。至於如何處置,就讓皇上決定吧!審訊結果報給乾隆帝,乾隆下旨將那僧人斬殺於菜市口,而郭二格卻逃脫了死罪,被流放到新疆伊犁。
流放中的郭二格所經之處,依然以皇孫自居,招搖撞騙,收受官員財物。到了蒙古庫倫時,遇見了一個狠角色——松筠。松筠性格剛直不阿,面對郭二格索要錢財,他將計就計,一面給予財物,留存證據;一面將偽皇孫的種種不法行為上奏皇帝。還沒等到朝廷發出聖旨,松筠已將其斬殺。事情結束後,乾隆不僅沒有怪罪松筠,反而稱讚他辦得好,將其升為戶部侍郎。
假皇孫案最終以郭二格被斬殺而結束,但時人的猜忌並未停止。乾隆帝對假皇孫的處理,也是耐人尋味。按照當時的國法,冒充皇族,必死無疑,而郭二格僅僅是被流放。因此,當時就有官員猜測,這個所謂的假皇孫很有可能就是真皇孫。
參考資料:徐珂《清稗類鈔·訴訟類》,昭璉《嘯亭雜錄·卷六》
※晚清老照片:疍民終生漂泊於水上,處境凄涼
※老照片:清末重臣盛宣懷出殯,耗資30萬大洋
TAG:小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