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因果」沒那麼簡單!

「因果」沒那麼簡單!

普達梨弗所問的問題涵蓋了好幾種情形,三彌提比丘只以其中一種來回答,他應這樣分情況來......

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尊者三彌提也住在附近的林間小屋中。有一位名叫普達梨弗的外道,來拜訪尊者三彌提並問道:「我聽佛陀說,身體與語言所造的業是不實在的,並不會受報;只有意念所造的業才會感得果報。」

尊者三彌提對普達梨弗說:「佛陀並沒說過這樣的話,他一再教導我們,如果故意造業,而且也付諸行動達成了,那麼業報是一定有的。」

普達梨弗又問:「那如果故意造業而且也付諸行動了,會受什麼樣的業報?」

三彌提則回答說:一定會受到苦報。普達梨弗並不認同三彌提的回答,但一時也提不出什麼有力的反駁,就掉頭走了。

佛陀了解了來龍去脈後,說道:

「普達梨弗所問的問題涵蓋了好幾種情形,三彌提比丘只以其中一種來回答,他應這樣分情況來:

如果故意造了樂業,而且也付諸行動達成了,那麼必定會受樂報;

如果故意造苦業,而且也付諸行動達成了,那麼必定會受苦報;

如果故意造不苦不樂業,而且也付諸行動達成了,那麼必定會受不苦不樂報。

除此之外,業報有四種情況:

或有看似已報應,實際上卻還未報應;

或有看似未報應,但實際上卻已報應;

或有看似未報應,實際上也未報應;

或有看似已報應,實際上也已報應。

這就像有些果實還未成熟,但外表看起來卻像已經成熟了的模樣;有的已經成熟了,但外表看起來卻還像尚未成熟的模樣;有的尚未成熟,外表看起來也還沒成熟的模樣;有的已經成熟了,外表看起來也已成熟了的模樣。」

業報的大原則,雖然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實際上的作用與展現是錯綜複雜、動態變化、並不是簡單的「欠債還錢、殺人償命」,不同的受報與行為、語言和心念的善惡性質的有關,也依賴各種緣的影響,不能簡單的根據表象來判斷。

一旦種子種下去,無論死亡或豐收,都會有一個結果。同樣,我們一旦心中有了念頭、說了話、做了事,都會有結果。

寺院理念

善心善行:倡導公共文明

文明敬香:一人燒一支香

垃圾不落地,你我都得利

文明祭祀:子孫顯達福慧多

三零:零經濟 零商業 零門檻

經典回顧

聯繫方式

微信號:南普陀寺

郵編:361005

網址:nanputuo.com

地址:廈門市思明南路515號

友情鏈接

五老峰下

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幹嘛要花那麼多時間去利益別人?
錯上加錯,如何是好?

TAG:南普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