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課:當你被別人誤解時……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積善成德,改變命運。各位善友同修,早上好。在這美好的清晨,讓鳥語花香叫醒我們的心靈,迎接這美好的一天。接下來,一起開啟美好的早晨!
一個人如果能夠將外界的嗔言碎語當做耳邊的一陣風一樣,任它吹來,任它吹去,不為所動,就會省卻很多煩惱,擁有一個清靜圓滿的人生。
在修禪的道路上深有體會的高僧多以「遇謗不辯」為自己的修行準則之一,即便被冠以惡名,仍能泰然自若,不加辯駁。於修行者來說,不妄語、不多嘴,自會令修行更進一步,即便遭人非議,但清者自清,隨著時間的推移,真相是不可能被掩蓋的,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直,人格好壞立見,何必在意別人的背後私語。
星雲大師對待毀謗的態度,正是一面深省自己,一面保持沉默。深省的目的是看清自己的實力和本質;保持沉默、不去辯白,是對自己人格的信任。星雲大師的這種處世態度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很久以前,有一歸省禪師,在擔任住持期間,由於天旱,很少有人能拿糧食來養活這些僧人,僧人們只能每天喝粥吃野菜,個個面黃肌瘦。
有一日,住持外出化緣,法遠就召集大家取出櫃里儲藏的面做起粥來。粥還沒做好,歸省禪師就回來了,小師弟們一下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歸省禪師看到法遠居然把應急用的面都用了,生氣地說:「誰讓你這麼做的?」
法遠毫無懼色地說:「弟子覺得大家面如枯槁,無精打采,於是就把應急用的面拿出來煮了,請師父原諒。」歸省嚴厲地說:「依清規打三十大板,驅逐出寺!」
法遠默默離開了寺院,但他沒有下山,而是在院外的走廊覓了個角落棲息下來。無論颳風下雨,都不曾動搖他向佛的決心。
歸省禪師有一次偶然看見他在寺院的角落睡覺,十分吃驚地問道:「你住這裡多久了?」「已半年多了!」「給房錢了嗎?」「沒有。」「沒給房錢你怎麼敢住這裡?你要住,就去交錢!」法遠默默托著缽走向市集,開始為人誦經、化緣,賺來的錢全部用來交房錢。歸省禪師笑著對大眾宣示:「法遠乃肉身佛也!」
後來法遠繼承了歸省禪師的衣缽,將佛學發揚光大。佛陀教導弟子,不要妄生「嗔」念,其實就是面對別人的怨懟和怒罵不要計較太多,太計較就會平添怨氣,那煩惱就會不請自來,那還何談清靜無為?星雲大師言之鑿鑿,對別人的閑言碎語從不予以辯護,其實正是修養的功夫所在。如果別人依然糾纏不清,裝聾作啞或指東打西,也是很好的應對之法,這樣會使對方的攻擊無所適從,最後對方也只能怏怏而退。
詩曰:「不智之智,名曰真智。蠢然其容,靈輝內熾。用察為明,古人所忌。學道之士,晦以混世。不巧之巧,名曰極巧。一事無能,萬法俱了。露才揚己,古人所少。學道之士,朴以自保。」有些話不必說得明確,佛在心中,道就在心中,用語言是無法闡述清楚的,要看修行者的真心如何,只有不斷反省不斷領悟,答案才在修行者的心中。
其實,「佛」和「道」就好比一個人的品質,別人不斷地對這人的品格質疑,這人答什麼都是有主觀因素的,在別人看來都是辯駁,但如果這人什麼都不說,或者說些風馬牛不相及的話,讓別人自己去猜測。那麼,時間一久,這人的人格就會被世人慢慢看清,他是好是壞也就不必多加解釋了。
毀謗是打倒不了一個人的,除非自己本身不行,沒有實力。面對毀謗的方法是不去辯白,對是非則默擯之。
※花生這樣吃,勝過無數補藥!降脂降壓抗衰老
※青椒的8種做法,一上桌就被槍沒啦!
TAG:禪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