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故事》:腦科學領域的《時間簡史》
《西部世界》的熱映,使很多人對大腦產生了興趣。我們是如何感知世界的,意識來自何方,決策的機制是什麼,機器人會有自我嗎?針對這些問題,可以列出一個長長的書單:《認知神經科學》、《腦與意識》、《思考,快與慢》、《人工智慧簡史》、《失控》,等等。
這些書加起來有幾千頁厚——如果嫌麻煩,還有另一個選擇,讀一讀《大腦的故事》。
《大腦的故事》(圖片來源:豆瓣)
那麼,大衛·伊格曼(David Eagleman),《西部世界》第二季的科學顧問,一位全球知名的腦科學家,究竟在書里說了些什麼呢?
大衛·伊格曼(圖片來源:eagleman.com)
人們常常把嬰兒比作一張白紙,其實,嬰兒的大腦,更像是一束紙纖維。新生兒腦內的神經元彼此獨立,缺乏必要的溝通,因此,他們幾乎不能動,也沒有正常的感官。隨著外界信息的湧入,神經元之間以突觸的形式迅速連接到一起,及至兩歲,小朋友們的神經元突觸會超過一百萬億。
嬰兒(圖片來源:CDC)
有的人可能會據此推測,成年人的突觸一定更多咯?
恰恰相反,從兩歲到成年,突觸在不斷減少,最終穩定在五十萬億左右。這種減少,與滅霸打響指不同,不是隨機的、盲目的,而是有意挑選的結果,某些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得到強化、有些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則被削弱。從這個角度說,我們把嬰兒比作一塊璞玉,所謂成長,即雕琢玉石的過程。
不同年齡段,雕琢的程度不同,表現也不一樣。兒童常常顯示出令人驚嘆的觀察力,而少男少女,隨便找幾部青春電影看看,就能發現,社交在他們的生活中佔據了何等重要的位置,甚至功成名就的人回憶往昔時都禁不住感慨,「我當年是一個不受歡迎的書獃子」。
之所以如此,是為了生存。
所謂觀察,就是看到、聽到、聞到、摸到。問題是,大腦居於頭皮、肌肉和顱骨組成的小黑屋之中,它是怎麼知道這一切的呢?答案是,大腦壓根不知道。我們能擁有正常的感官,是因為大腦擅長猜測。視網膜,會忠實地記錄每一個進入眼睛的光子,然而,血管在視網膜前面——如果大腦不假思索地展現視網膜影像,我們將見到極其可怕的場景,整個視野里遍布著粗大紅色的枝蔓。幸運的是,大腦在進化中學會了以下技能:
1. 推演正常畫面:通過割補,用正常畫面替代附近的血管陰影;
2.剪輯:因此,雖然腦神經元對聲音和畫面的處理速度不同,但我們跟人聊天時從未經歷過「聲畫不同步」
3. 還有最重要的,學會忽視細節:留心細節太消耗能量了,而高耗能是生存的大敵,把它們交給潛意識就好了。
未成年人則是另一副模樣。人們常常歌頌少年時代的感情,以為那時的感情最是真摯。從某種意義上說,確實如此。內側前額葉皮質在少年時代異常活躍,使人們格外關注他人的看法。這意味著,少年更在意朋友、更容易被朋友鼓動、更容易識別朋友的情緒。研究顯示,當看到別人微笑的時候,我們會首先下意識地進行模仿,眼睛眯起、口角上提,接著才意識到對方在開心。有學者對此很好奇,中間的模仿到底有什麼用處,於是,他們為志願者注射肉毒桿菌毒素。肉毒桿菌毒素是美容院里的常客,它可以削弱神經對肌肉的控制,使臉蛋顯得緊緻,換句話說,它會削弱人的模仿能力。結果顯示,一旦削弱志願者的模仿能力,他們識別情緒的能力就大大下降。
鏡像神經元(圖片來源:哈佛大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未必人人能做到,不過,見到別人傷心,自己腦內的傷心神經元也會被激活,倒是板上釘釘的事實。這就是鏡像神經元,它給我們共情能力。有學者猜測,共情和利他,可以讓群體更好地發展,進而增加個體存活的機會。青春期,正是學習共情的關鍵時機。隨著年齡的增長,內側前額葉皮質的活躍度會逐漸下降,讓位給理性中樞,眶額葉皮質——過於強烈的情感,同樣不利於生存。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讀者困惑,難道「自我」,只是大腦在生存壓力之下的妥協?
當然不是。在理性和潛意識之外,大腦還有一個特別古老的部分,負責進行調控,即獎勵中樞。關於獎勵中樞,各式各樣的文章已經夠多。我們知道,推遲滿足感的能力影響行為模式,有的人行事拖拉,有的人卻果敢堅毅,總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務。所謂「滿足感」,就是一種可以激活獎勵中樞的情緒。
實際上,每一個決策,是先工作還是摸會兒魚,是去健身還是去吃火鍋,大腦都會小心推演,預判其結局。可以想像,減肥成功需要的時間比吃火鍋長的多,在這個過程中,牽扯到更多的不確定性、需要更多的推演資源。因而,大致上,大腦總是傾向於快速獎勵。
我們都有懶惰、拖延、不堅定的一面。幸好,腦科學的進展為我們指明了道路——大腦的判斷,基於場景,換言之,環境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只要修改一下環境,每個人都可以果敢堅毅。比如說,你可以跟朋友相約在健身房見面,不去即失約,等到了之後,大腦便會覺得,「來都來了」,乾脆運動一會好了……
由此可以看出,人類的大腦固然造化神奇,也有著種種局限性。有沒有辦法讓它再次——最好是快速,進化呢?
早在半個世紀以前,「人工智慧」這個詞已經出現了。隨後,人工智慧領域幾次興起又幾次陷入低潮,直到最近,才漸漸接近曙光。大腦的神奇之處在於,功能方面,它具有異常優秀的適應能力,結構層面,無數個簡單神經元交織起來,竟然能夠產生高級智能。
前者意味著,大腦就像一台主機,只要技術足夠,我們可以隨意接入配件。比如,人工耳蝸。人工耳蝸可以把環境聲音轉換為電信號,一開始,大腦無力這些電流,不過,只要經過適度訓練,大腦很快會掌握其中的竅門,重建聽力。運用相似的原則,我們也可以把很多科幻作品裡的東西變成現實。比如,機械義肢。有些人患有小腦共濟失調,運動中樞正常、肌肉正常,但是連接運動中樞和肌肉的神經出了問題、沒辦法正常運動。腦科學的進步,使這種疾病不再是絕症——先讓患者想像某個動作,接著把此過程中產生的神經信號記錄到電腦里,電腦雖然沒辦法理解信號的含義,卻可以適應,慢慢學會將某種信號模式和肌肉運動對應起來。
機械義肢(圖片來源:搜狐)
後者意味著,終有一天,人工智慧會成為現實。
單個神經元所包含的智慧,在CPU面前不值一提,但是,即使堆積數以百萬計的CPU,計算機也沒有辦法出現自主性,只能按照人類的指示、按照預先設計好的程序進行工作。腦科學家們目前認為,關鍵在於神經元的組織形式,如果我們能夠有效模仿,人工智慧就不再是一個夢想。
大腦的連接模式(圖片來源:humanbrainproject)
總之,《大腦的故事》以極其淺白的語言,介紹了腦科學的方方面面。史蒂芬·霍金在書寫《時間簡史》時,曾經得到過一個忠告:每在書里加入一個公式,就會損失大量的讀者。《大腦的故事》忠實地遵守了這一原則,全書只用了寥寥數個專業術語。另一方面,讀科普的好處是,幾乎立刻就能用上。科學如此深遠又如此廣泛地影響著我們的世界,腦科學這種樞紐學科更是如此。身處信息爆炸的年代,各種新聞報道層出不窮,《大腦的故事》展現了一幅幅壯美的畫面——我們常說」造化神奇「,原來腦科學家們已經向著造化的巔峰(大腦)進軍了,而且已經走了那麼遠。
作者:趙言昌
※瞬間爆紅的芬太尼是什麼?
※「捨命產子」媽媽離世,「慢性排異」因何要了人的命?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