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為何越來越缺乏審美?德國批評家本雅明給出了絕好答案
現代人陶醉在夢一般的商業社會消費和娛樂中,而喪失了自我意識。
——本雅明
現代人為何越來越缺乏審美?我們有錢了,富裕了,物質發達了,但為何內心卻感受不到愛,看不到美?對於這些,德國批評家本雅明給出了絕好的答案。
以下是他對審美的詳細闡述:
哲學家關注真,藝術家關注美,批評家關注「為什麼美,為什麼真」。
批評的基礎是反思,通過反思當事人揭示藝術表達下的真理內容。反思是一種凝固在對象上的主體意識,被賦予認識的直接性和認識過程的獨特無限性。
歷史上的浪漫派把藝術作為一種反思媒介,即一種理念的表達。
真正的洞察者應該反對根據作者的人生體驗來評判作品本身,因為作品永遠是第一位的,應該讓作品處於評論的中心,而不是作者,或者他的那些人生之簡史。
德國的表現主義開始時盛行於繪畫領域,後來擴展到文學和其他。它強調藝術家自身的主觀感受,認為藝術不是對自然世界的如實植入,而是創作者情緒的表現和釋放。
美不是外表,美雖在本質上與外表相連,但並不等同於外表。美是處於被遮蓋中的事物,在幽微之處。
如果傳統藝術展現的是肉眼可見的世界,那現代藝術展現的則是需要藉助放大鏡才能看到的世界。正是幽微之物體現了現代生活中的時代命運之特徵。
康德認為古典美有兩個標準,一個表現為優美,另一個表現為崇高。但我認為,美的表現在幽微之處,哪怕一片樹葉,一道閃電,一滴水滴,我們都可以從中重新認識它們,發掘出它們內在的新鮮美。
要想發現美,就不僅僅要把握逝去的時光,還要通過童年的經驗和兒童的視角來讓時間流動,讓往昔的我去注視現在的我,找到形成「我」今日之認識的源頭。
回憶童年可以展現一種深刻的經驗,打開兒時的記憶是解放成人後固化思維方式的一把金鑰匙。現代成年人的認知模式越來越僵化,感知世界的能力也越來越衰弱,人們在生活和現實面前,變得越來越麻木,無法洞穿事物的本質。而追憶童年可以給成年人一個覺悟的契機,讓他揭開生活背後的真相,認識表象世界之下的原初模樣。因為人一旦回憶起被遺忘的東西,就將得到救贖。
以歷史的角度看,那些所謂的贏家和勝利者都會變得模糊,被時間所稀釋,而崇拜英雄的觀眾和讀者們也同時顯得盲目而荒誕。
詩人波德萊爾認為,現代藝術的審美特徵是新奇,即現代藝術具有一種站在永恆的對立面去審視一切的轉瞬即逝的美。因此我們需要一種辯證意象來審視美。
通過辯證意象,過去可以被我們的心靈所捕捉到。以這種方式實現的救贖,可以讓我們從藝術中獲得那些我們在生活中無可挽回地失去的東西。時間靜止了,個體開啟思維,在感知過去的條件下,獲得當下對美的感受。
同認識真理一樣,美在不同時代是不斷變化的;審美標準也會隨著歷史變遷而不斷變化。美不是永恆的,也沒有統一標準,存在的只是那種轉瞬即逝的美。為此,我們要學會從時代的變遷的角度去看社會審美的變遷。
每個人都做夢,但夢不是一種沉迷中的自我意識的消解,而是真實世界的客觀呈現。夢中的一切都源自於我們的現實生活之映射。
需要警惕的是,現代技術壓抑了人們對審美的感知,在視覺和觸覺上,我們的很多體驗被技術所替代了。現代技術通過技術手段和發達的工業製造出震撼的場景,畫面,這些震撼效果所摧毀的是傳統藝術的靈韻,視覺體驗增強了,但是其他隸屬心靈的觸角卻萎縮了。對於現代人,傳統中的那些驚喜部分,現在成了一種驚嚇。
在大都市的生活背景下,現代人的經驗和體驗變得越來越碎片化,主體的自我意識也在逐漸喪失,其中碎片式的文學和碎片式的信息正是這種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機械複製時代把藝術的靈魂和氣韻給消解了,這是技術時代下人的精神悲哀、內心異化,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現實。
至此,人們的精神信仰也發生了轉向,從關注外在世界的廢墟轉向了關注內在世界的荒蕪。
我的心靈筆記:每個人都必須儘早開始尋找自己!
※讀《人生的智慧》有感:築巢就該築在高處,否則極易人生虛度!
※每天思考20句話,遇到最好的自己!
TAG:哲學與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