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花了20天,從張大千辭世到上博推出其遺作展
今年是張大千誕生百年,台北故宮博物院正在舉辦張大千的特展。
1983年4月2日,張大千先生在台灣地區去世,作為與張大千淵源極深的城市,上海文化界聞訊當機立斷,決定舉辦紀念張大千先生遺作展。居然用不到20天時間,便緊急動員滬上公私藏家提供藏品。4月22日,彙集張大千先生各時期114件書畫展覽在上海博物館舉行,此舉成為他暌違大陸卅多年身後首展;更為稍後6月,中國美術家協會以京、滬、蜀三地藏品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張大千畫展」開了好局。
張大千(1899-1983)
1983年4月2日,張大千先生因年邁體弱勞累,以致心臟病複發,終經醫治搶救無效,於台北榮民總醫院去世,享年84歲。消息傳到上海不出一周,上海市文化局聯袂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當時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以及上海博物館,當即商議決定在上海舉辦一次紀念張大千先生畫展。
張大千先生於1949年國共大陸易手後去國出走,長期輾轉漂泊海外,最後落腳歸根寶島;那麼,大陸方面是在怎樣的時事形勢背景之下,雷厲風行,決策紀念作為藝術家的張大千先生的呢?
原來,其時中共剛於四年多前的1979年元旦,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名義發表了《告台灣同胞書》,決議從當日起主動結束海峽兩岸長期軍事對峙狀態,並善意地提出兩岸實行「三通」,擴大交流等方針原則。而在張大千先生去世前一年多的1982年1月11日,中國改革開放的舵手和總設計師鄧小平,在會見美國華人協會主席李耀滋先生時,又第一次明確提出了「一國兩制」概念這一宏偉願景;再加之張大千先生生前恰好還曾經是台灣當局領導人蔣介石夫人宋美齡的繪畫老師。在這樣因緣際會之下,大陸有關方面擬利用張大千先生在海內外的重大影響,特別是在台灣上層廣泛的人脈關係,藉紀念他辭世畫展機緣而推動、打開兩岸良性互動局面,擴大最廣大統一戰線的構想顯而易見,被迅速提到議事日程上來。4月7日,市文化局即以《關於舉辦「張大千畫展」的報告》為文,致函上級主管部門的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5天後的4月12日,市委宣傳部經決策部署,由辦公室以公函形式(共五份)復函市文化局、上博、市文聯和美協上海分會指示道:
經部領導研究,同意用上海博物館和美協上海分會名義舉辦「張大千畫展」。「畫展」要迅速舉辦。
正是在上級領導部門高屋建瓴的擘畫、重視和大力支持之下,「張大千畫展」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地開展起來。前後幾乎只用了十天不到時間,就組織、徵集到準備展覽的張大千各個時期書畫作品共計114件,其中上博展品佔了多數達48件;向外單位借展31件(他們分別為上海書店3件;上海文物商店11件;朵雲軒8件;上海友誼商店1件;上海市工藝品進出口公司8件);向張大千生前在滬親戚好友的本市畫家、藝術愛好收藏家商借個人藏品35件(他們分別是麋耕雲6件;段慶安5件;謝稚柳、陳佩秋7件;陸平恕4件;王有林3件;陳巨來3件;劉靖基4件;楊瓞緜1件;郁文華1件;錢悅詩1件)。展覽中最早的張大千作品,是上海書店藏他23歲所作《湖石秋海棠圖》軸,最晚的作品為陳巨來先生慷慨提供張大千84歲,相當於去世當年畫作的《行吟圖》鏡片。
張爰《臨石濤沒骨山水軸》,1983年張大千遺作展覽展出。
張爰《擬石溪秋山瀑布圖軸》,1983年張大千遺作展覽展出。
張爰《設色觀音像軸》,1983年張大千遺作展覽展出。
4月22日下午,調整冠名後的「張大千遺作展覽」正式在上海博物館北大廳隆重開幕,市人大常委會、市委統戰部、宣傳部、文化局、美協上海分會負責人張承宗、周谷城、劉靖基、陳沂、洪澤、江嵐、李太成、蔡振華等出席,美術界著名畫家和張大千生前友好劉海粟、謝稚柳、唐雲、程十髮、陳巨來等,紛紛興緻勃勃參觀了「遺作展」。4月27和30日,上博還接待了原華東局書記魏文伯同志和張愛萍將軍駕臨展覽。而從最初申報、批複到籌辦直至揭幕,距離張大千在寶島去世才剛好二十天時間,辦事效率之高之快,出乎人們原先預料和想像,即便在上博辦展史上也屬於相當少見。
1983年4月26日,上海博物館提交的《關於「張大千遺作展覽」展品情況的報告》。
據5月6日《上博簡報》第11期《關於「張大千遺作展覽」展出十天來的情況彙報》通報,自展覽揭幕到「5·1國際勞動節」後的5月2日,為期十一天的展覽,累計接待參觀觀眾人數達24,865人次,其中外賓171人,可謂觀眾踴躍,盛況空前。其中5月1日,張大千胞兄張善孖女婿段慶安先生專程從閔行趕來觀摩,當聽說展出期間上博準備調換幾幅張大千作品,他熱情主動聯繫介紹,願意無償提供自己收藏的張大千作品。而吳湖帆先生之子吳述歐前來鑒賞後,也向上博方面慷慨表示,鑒於本次展覽以張大千早、中期作品為多,晚年作品較少,他表示願意將吳湖帆先生1963年古稀之壽時張大千贈送作為壽禮的畫作提供陳列展覽。稍嫌遺憾的是,由於展覽檔期有限,吳先生的一番心愿好意最終未能實現。
不過,不管怎麼樣,本次《張大千遺作展覽》達到甚至超過了原先預期效果,可謂取得了圓滿成功,在海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引發了熱烈反響,因為這畢竟是張大千先生自1949年國共兩黨大陸易手,他浪跡海外和客居台島,暌違祖國三十多年之後,特別是去世不到一月之內,在大陸,尤其是他藝術上的成功福地——上海舉辦的第一個書畫藝術展啊,這一舉動本身就已非同尋常,因為即使彼岸當初彷彿都不曾及時替張大千先生舉辦過這麼短平快規模的遺作展啊。所以,上博展覽無形之中對於促進之後的海峽兩岸文化交流,也樹立了一個互相溝通的良好示範形象。
張爰《溥儒海棠蝴蝶圖軸》,1983年張大千遺作展覽展出。
張爰《設色天女散花圖軸》,1983年張大千遺作展覽展出。
張爰《松陰趺坐圖軸》,1983年張大千遺作展覽展出。
繼上博之後,6月,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畫研究院以及中國美術館聯合在北京主辦,由北京、上海和四川三地提供藏品的「張大千畫展」,其中上海地區的展品來源,就包括上述上博藏品和其他公家以及張大千生前滬上好友的私家珍藏,上述吳湖帆先生之子吳述歐先生本擬提供的1963年張大千祝賀吳湖帆先生七十壽慶專門繪製的《墨荷圖》終於如願以償,得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起到了更大規模和影響的宣傳社會效應,而這一切都緣起於上海宣傳文化藝術界解放思想,開風氣之先,這在改革開放不久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中國,是相當難能可貴而值得紀念緬懷的敢為人先,引領潮流創舉。
附帶一提的是,在上博大堂一壁文物捐贈人名錄牆的景行榜上,1951年張善孖、張大千兄弟倆竟然榜上有名,此舉顯然彰顯著上博銘記他們兄弟支持上海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的無量恩德。值得一提的是,張大千胞兄「虎痴」張善孖先生,其實早在十多年前的1940年10月,就因赴美辦展籌款抗日並抱病歸國,積勞成疾,病逝于山城重慶。可能是張大千先生念於手足情深,始終對兄長念念不忘,故而在張善孖去世十多年後依然以其兄弟兩人名義共同捐贈文物,由此足見張大千先生是一位相當看重家庭同胞情誼而有長者之風的厚道人。
張大千在巴西八德園小畫室作畫。
但現在的問題是,經檢索文物捐贈檔案,遍尋不著相關在案記錄,實在不清楚當初張大千先生究竟是什麼時間,向上博捐贈了什麼文物?而就此議題展開,說來也情由可原,因為1951年上博尚未成立,張善孖、張大千兄弟1951年捐贈文物,應該是由市文管會移交1952年底成立的上博的。總之,這將是一個有待解開之謎和可持續研究命題。
來源:澎湃網
※2033年將宇航員送上火星?美國權威智庫研究表明不可行
※鏡頭中的1980年代中國人民海軍:在風浪中閃耀
TAG:國防時報排頭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