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對待關羽張飛有無親疏之分,兩段情節道出真相

劉備對待關羽張飛有無親疏之分,兩段情節道出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七十八回,發生在關羽遇害之後,相關人物分別為劉備、諸葛亮和關興。原文如下:

卻說漢中王聞關公父子遇害,哭倒於地;眾文武急救,半晌方醒,扶入內殿。孔明勸曰:「王上少憂。自古道死生有命;關公平日剛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禍。王上且宜保養尊體,徐圖報仇。」玄德曰:「孤與關、張二弟桃園結義時,誓同生死。今雲長已亡,孤豈能獨享富貴乎!」言未已,只見關興號慟而來。玄德見了,大叫一聲,又哭絕於地。眾官救醒。一日哭絕三五次,三日水漿不進,只是痛哭;淚濕衣襟,斑斑成血。

孔明與眾官再三勸解。玄德曰:「孤與東吳,誓不同日月也!」孔明曰:「聞東吳將關公首級獻與曹操,操以王侯禮祭葬之。」玄德曰:「此何意也?」孔明曰:「此是東吳欲移禍於曹操,操知其謀,故以厚禮葬關公,令王上歸怨於吳也。」玄德曰:「吾今即提兵問罪於吳,以雪吾恨!」孔明諫曰:「不可。方今吳欲令我伐魏,魏亦欲令我伐吳,各懷譎計,伺隙而乘。王上只宜按兵不動,且與關公發喪。待吳、魏不和,乘時而伐之,可也。」眾官又再三勸諫,玄德方才進膳,傳旨川中大小將士,盡皆掛孝。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關羽在荊州遇害身亡,劉備得知這一消息後悲痛欲絕,終日痛哭不止。此時,諸葛亮告訴劉備,東吳將關羽的首級獻給了曹操,曹操以王侯之禮下葬。諸葛亮認為這是東吳想故意將關羽之死嫁禍給曹操。但曹操識破了東吳的用意,厚葬關羽是為了讓劉備將怨恨對準東吳。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劉備口中的「誓同生死」, 意為發誓同生共死。形容關係密切,不能拆散。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小說中提到的關羽遇害後東吳與曹魏的行動,是符合歷史記載的。《三國志·關羽傳》注引《吳歷》載:「權送羽首於曹公,(曹操)以諸侯禮葬其屍骸。」孫權此舉的目的也正如小說中諸葛亮所說的那樣,是「東吳欲移禍於曹操,操知其謀,故以厚禮葬關公,令王上歸怨於吳也。」羅貫中如實地將真實的歷史寫進了小說當中,再通過諸葛亮之口到道出了孫權此舉的真正目的。

至於小說中提到的劉備與關羽、張飛「桃園結義」之說,則是文藝作品的虛構,並非歷史的真實。查閱《三國志》相關記載,雖然有劉備與關羽、張飛等人「恩若兄弟」的記載,但卻從未有過「結義」之說。所謂的「桃園結義」只不過是宋元時期民間藝人們發明創作出來的故事。

對比了歷史與小說的差異,再來談談小說中的劉備與關羽、張飛的關係。小說第八十一回中有一段描述,可以看出劉備對於這兩位弟弟的態度。現摘錄如下:

忽侍臣奏曰:「閬中張車騎部將吳班,差人齎表至。」先主頓足曰:「噫!三弟休矣!」及至覽表,果報張飛凶信。先主放聲大哭,昏絕於地。眾官救醒……先主哀痛至甚,飲食不進。群臣苦諫曰:「陛下方欲為二弟報仇,何可先自摧殘龍體?」先主方才進膳。

與得知關羽遇害後「大叫一聲,又哭絕於地。眾官救醒。一日哭絕三五次,三日水漿不進,只是痛哭;淚濕衣襟,斑斑成血」相比,張飛遇害後劉備的舉動是「昏絕於地……哀痛至甚,飲食不進」。從對比中可以看出,劉備對待關羽和張飛並無親疏之分,都是情深義重,一視同仁的。由此也可以體現劉關張三人的深厚情誼。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此人命運真奇特,受司馬懿重用,遭司馬昭殺害,被司馬炎昭雪
劉備決定征討東吳,有兩位大臣公開反對,下場一個比一個糟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