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思想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當務之急,哲學如何在古今中西之間求道

思想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當務之急,哲學如何在古今中西之間求道

4月30日,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成立60周年紀念大會暨「求道:在古今中西之間」學術研討會在上海社科院分部舉行。

成立於1959年4月的上海社科院哲學研究所,是新中國最早成立的哲學研究機構之一。在60年的發展進程中,它始終堅持以基礎學科為基點,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中西比較研究、科學哲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也培養和集聚了一批海內外的專家。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教授在致辭中表示,研討會的主題非常好。「道」是最不容易把握的,在中國的話語裡面有三個詞是英語很難翻譯的,而這三個詞都跟「道」有關:一個是道路,一個是道理,一個是道德。求道、問道,最終是為了明道,明道以振興中華。怎麼樣在古今中西之間求道?他認為,要以馬列為綱、學貫古今、融通中西、科學為體,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山水同樂,有仁有智;要學思相兼,不罔不殆。只管研究不思考,是做不出好學問的。他強調,做學問的人,特別是搞哲學的人,一定要重視歷史研究,同樣,做歷史研究的人,一定要重視理論研究。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炯在致辭中表示,上海社科院哲學所是伴隨著上海這座城市成長起來的,在新中國和上海的學科學術重建中,在上世紀80年代的思想解放、學術繁榮的大潮中,在中國改革開放原創理論的構建中,上海社科院哲學所都曾經做出自己相當卓越的貢獻。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走過了相當於西方發達國家三四百年的發展歷程,有不少問題迫切需要我們去思考研究應對之道,同時有很多實踐成就和經驗需要我們認真總結提煉。一流的社科人文研究機構不能沒有哲學研究所,因為它是這個機構的精髓所在。上海社會科學院作為首批25家國家高端智庫之一,肩負著為民族、國家、民眾的福祉和未來光明前景,建構原創思想、理論和學術的使命,承擔著為黨和政府應對各種複雜局面提供決策諮詢的重要使命。期待上海社會科學院及哲學研究所在學科和智庫的雙輪驅動建設中,成長為中國卓越的思想庫和智囊團。

上海社科院黨委書記於信匯教授認為,哲學是時代的精華,哲學研究所60周年的發展歷史,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歷程同步,與國家和人民的命運息息相關。哲學研究所建所60年以來的發展經歷,就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全息縮影和精彩註解。在今後的發展中,哲學研究所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主動承擔相應的歷史責任,完成時代交付我們的任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勇於回答時代課題;在建設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宏圖偉業中,取得更大的成績,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王立勝表示,現代學術的發展,一方面專業化的分工日益精細,在現代分工體系下學者們專註於自己的領域,成為越來越小的領域,另一方面現代學術在高度分化的基礎上,呈現出亟需深度融合的趨向。哲學應該對一個時代人類所面對的重大問題有所關照,保持寬容的心態和開放的精神,以問題為導向,吸納不同的學術流派。哲學研究要徹底改變各研究機構之間的「佔山頭」狀況,實現全國哲學界的協作與融合發展,要把哲學放在當今中國的社會環境中進行研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中國哲學。

在上海市哲學學會會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吳曉明教授看來,思想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當務之急,而思想的任務首先是由哲學來承擔的。之所以這麼講,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我們面臨著哲學社會科學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將擺脫長期以來的學徒狀態,開始獲得它的自我主張。另一方面,從歷史性實踐來講,也面臨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即中國在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不僅要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強國,而且將要開啟一種新的文明類型。由此對思想提出了更高的任務,要讓學術成為「能思的」和「批判的」。

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童世駿教授、解放日報黨委副書記周智強、上海市社聯專職副主席解超教授、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院長孫向晨教授、上海社科院哲學研究所原副所長何錫蓉研究員、上海社科院哲學研究所張志宏研究員也分別作了致辭。上海社科院哲學研究所所長方松華研究員主持會議。

在學術研討環節,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科學哲學與倫理、哲學之道以及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專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討論。

有學者指出,哲學作為一種獨特的思想形態,跟其他學科不同的特點之一,就是要關心一些根本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何為存在,還包括世界對我們來說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如何使世界成為我們理想的、我們需要的,等等。而在現實中,一些哲學研究偏離了根本性問題,出現越來越形式化、技術化的傾向。同時,哲學包含實質性層面的價值關切和價值引導。如果缺乏價值引導、價值內涵的話,任何說理都是空的。

還有學者認為,當下中國社會開啟了一個新型現代性。這個現代性不同於西方近代以後形成的現代性,後者主要是以資本為原則組織社會生活。以資本為原則組織社會生活當然帶來了生活的進步,但是也產生了嚴重的問題。而要解決西方現代性帶來的危害,就需要一個新型現代性,主要是以勞動為原則組織社會生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構建新型現代性,就是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本次會議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主辦,《學術月刊》《哲學分析》《社會科學報》《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商務印書館上海分館、今日頭條聯合協辦。來自國內部分高校、科研機構、學術期刊以及上海社科院的研究人員共百餘人參加了當天的會議。

轉載請註明來源「上觀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欄目郵箱:shhgcsxh@163.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8起爆炸207人死亡,在斯里蘭卡的中國遊客還好嗎?啥時候能回國?科倫坡當地導遊說
國際舞蹈日,不如來這裡跳跳舞!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