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齊最後一塊短板!又一款國產大飛機完成研發 卻仍有兩大遺憾
利刃/QG
由於各種原因,新世紀的我國空軍雖然在先進戰術飛機的研發領域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包括各種三代、三代半乃至第四代隱身戰機型號均已經開始大規模裝備部隊。但在戰略空軍概念極為所看中的大型運輸機、戰略轟炸機以及空中加油機等戰略特種機型領域,我們的工作依舊十分艱巨。
好在近年來運-20大型運輸機的量產,隱身轟炸機項目的持續推進,使得我們離戰略空軍這個目標越來越觸手可及。而近日疑似國產新一代大型空中加油項目研發成功的消息,似乎也在對外宣布著我國空軍在通往戰略空軍道路上的最後一塊的短板也即將補齊。
(戰略空軍建設任重而道遠,好在短板正在陸續被補齊)
據悉,近期航空工業一飛院在報道該院院長劉小峰的先進事迹時,就提及到了他主持完成了某型戰略資源保障飛機研製。報道還稱,這個型號的成功研發有效提高了中國空軍的作戰能力。而這裡所提到的某型戰略資源保障飛機,正是外界期待已久的運油-20大型空中加油機。
實際上,作為國內目前唯一堪用的量產大型軍用飛機平台,最大起飛重量可達220噸以上,擁有足夠寬敞貨倉的運-20大型運輸機,被用作發展新一代空中加油機無疑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事情。如今,運油-20的成功研發,標誌著我國空軍離戰略空軍的建軍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
(運油-20為殲20空中加油想像圖)
從早先時候曝光的衛星圖中我們不難看出,該機配套的加油手段為安裝於主翼吊裝發動機外側的兩個加油吊艙,這款吊艙應該是俄制UPAZ-1加油吊艙的國產仿製型號,屬於典型的軟管加/受油模式。除了運油-20和伊爾-78外,海軍的殲-15艦載機使用的夥伴加油吊艙亦是由這個系列所衍生。
和我國空軍現役最先進的伊爾-78大型加油機一樣,運油-20也具備了多機同時加油的能力。當然,得益於運-20平台更大的貨倉容積、更大的載重能力、以及更大的起飛重量等指標,運油-20的綜合供油能力將小幅度領先於進口的伊爾-78。
(早先曝光的運油-20的衛星圖片,可以看到翼尖的加油吊艙)
在此之前,我國空軍的空中加油機力量可以說是相當羸弱,就算是解決有無問題的轟油-6系列,也是等到本世紀初才得以裝備空軍。而且,基於轟-6平台發展而來轟油-6那可憐的載油能力,也很難滿足多架次重型戰機的空中加油需求。
雖然數年之前我們想盡辦法從烏克蘭引進的伊爾-78加油機,可以憑藉其100噸級的載油能力為蘇-30MK、殲-16等重型戰機提供足夠的空中加油保障,但僅僅3架的規模,對於嗷嗷待哺的整個中國空軍而言還是有些杯水車薪。而國產運油-20的到來,將讓這些難題通通迎刃而解。
(油-6系列受限於基礎平台,無法更好的滿足我國空軍的需求)
不過,運油-20的研發成功雖然令人振奮,但卻並非沒有遺憾。首先必須指出的是,目前狀態的運油-20仍使用的是俄制D-30KP2或者國產WS-18這類中涵道比發動機。這些拉低平台性能的不足之處,也勢必會對加油機本身的指標造成一定不利影響。
另外,我們也要看到,運油-20現在的加/受油模式,仍舊是主要面向於戰術飛機的軟管加油。而在戰略級飛機佔盡優勢的硬管加油模式,卻未在運油-20上出現。可以預計的是,隨著大型運輸機、隱身轟炸機等戰略機型的陸續量產服役,未來空軍對硬管加油的需求也將急劇提升。有關這些需求,我們必須做到未雨綢繆。
(對於戰略平台急需的硬管加油技術,我們需要做到未雨綢繆)
總之,如果說轟油-6系列出現解決了我國在加油機領域的有無問題,那麼伊爾-78的引進則給我們的大型加油機帶來了足夠優秀的參考。而運油-20的橫空出世,又給我們帶來了彌補空軍加油機機隊質量與數量問題的契機。儘管仍有一些不足之處,但我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暫時的缺陷都將被一一解決。
※美國權威機構:軍力捉襟見肘 同時打贏兩個大國絕無可能
※財大氣粗的美國人終於也嫌太貴了,隱形空軍計劃將被取代
TAG:123軍情觀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