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認識一味中藥——梔子
導言:梔子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常用於肝膽濕熱鬱蒸所致的黃疸、小便短赤,也可用於熱病心煩、各類出血證及目赤腫痛、火毒瘡瘍等。(編輯/三木)
藥用梔子
《本草正》:「梔子……加茵陳除濕熱黃疸。」《藥性論》:「去熱毒風,利五淋,主中惡,通小便,解五種黃病,明目,治時疾,除熱及消渴口乾,目赤腫病。」
用於濕熱黃疸時,梔子常搭配茵陳、大黃、黃柏等同用。梔子與茵陳配伍,可散熱利尿退黃疸。梔子苦寒降瀉,清熱利濕;茵陳蒿辛苦,得春初生髮之氣,發汗利水。二葯相須為用,共奏清熱祛濕退黃之效。
梔子與大黃配伍,可直瀉火邪,釜底抽薪。大黃苦大寒,瀉火,推陳致新,通大便,使火邪、濕熱之邪從後陰大便而去;梔子清肺通水道,使熱從前陰小便而出。二葯合用,火邪、濕熱皆能除,多用於陽明熱盛、大便秘結,或積滯瀉痢、火熱亢盛迫血上溢所致出血證,以及邪熱瘀血所致黃疸證。
梔子與黃柏配伍,清熱利濕治陽黃。梔子配黃柏,一為解鬱熱之良藥,一為苦寒燥濕之要葯,二葯合伍,散陽明之鬱熱,瀉中焦之濕熱而除黃疸。
梔子Gardenia jasminoidesEllis
梔子《神農本草經》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梔子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顯紅黃色時採收。
【異名】黃梔子、黃果樹、山梔子、紅枝子。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歸心、肺、三焦經。
【功能與主治】梔子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常用於肝膽濕熱鬱蒸所致的黃疸、小便短赤,也可用於熱病心煩、各類出血證及目赤腫痛、火毒瘡瘍等。現代研究證明,梔子有明顯的利膽作用,是治濕熱黃疸及出血證的良藥。
【適用人群】肝膽濕熱鬱蒸所致的黃疸、面目皮膚髮黃、疲倦、飲食減少、小便短赤者。下焦濕熱所致的血淋澀痛或熱淋證者,以及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血、鼻出血、尿血、崩漏等出血證者。熱病心煩、躁擾不寧者,以及火毒瘡瘍、目赤腫痛、紅腫熱痛者。
【注意事項】梔子苦寒傷胃,脾虛便溏者不宜。
【用法用量】一般煎湯服用,煎服用量在5~10克。外用生品適量,研末調敷於患處有效。
食膳與實際應用
梔子生用或炒焦用。生梔子走氣分而瀉火,焦梔子入血分而涼血止血,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梔子食療
梔子茶
瀉火清肝、涼血降壓
【功效】
此方出自《本草綱目》,有瀉火清肝、涼血降壓的功效,適用於黃疸、高血壓等。
【食療葯膳】
梔子15克,芽茶(以纖嫩新芽製成的茶葉,即最嫩的茶葉)5克。將芽茶和梔子放入鍋中,加800毫升水,煎煮至剩下400毫升,去渣取汁飲用。每日上、下午分2次溫熱飲用。
【適用人群】
適合肝膽濕熱所致黃疸者。肝熱所致的高血壓、頭痛、頭暈、心煩、出血者。春、夏季飲用尤佳。
【禁忌】
脾虛便溏者不宜。
梔子粥
黃疸、淋證食療方
【功效】
此粥有清熱瀉火、利濕退黃的功效,常用於黃疸、淋證等。
【食療葯膳】
梔子10克,粳米100克。將梔子碾成細末。粳米加水熬煮成稀粥,待粥將成時,加入梔子粉末,再稍煮即可。每日早、晚分2次溫熱食用。
【適用人群】
適合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型肝炎者食用。適宜下焦濕熱所致的尿血、尿澀痛者。適宜高血壓、心煩不眠、目赤腫痛者。春、夏季食用尤佳。
【禁忌】
脾虛便溏者不宜。
推薦書籍
《一味葯養脾胃》
※眩暈的分型辨證治療
※印會河整理:一張圖歸納所有脾胃病治法和用方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