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朱元璋唯一存活的後人逃到貴州改姓,至今不跟朱姓通婚
說起朱元璋,大家應該都有印象,他的一生也是十分傳奇的,小時候就碰上了元末的戰亂,大家都流離失所,沒什麼人種糧,吃的也就少了。再加上一些天災人禍的,糧食就更加少了,大家也只能挖些草根樹皮來吃。
後來也是實在沒飯吃了,他就只能到了寺廟去,想著至少能有口飯吃。再後來寺廟也沒東西吃了,那時候有很多起義軍,他也下山當了兵。之後他憑藉自己的才能脫穎而出,漸漸地有了自己的勢力,一步一步地發展壯大,最後打下了江山。
因為他從小就體驗了世態炎涼,知道溫飽是十分重要的,他的父母就是在饑荒中死去的。因此之後他立了一條規矩,只要是他的子孫後代,都可以衣食無憂。有了這一條規定,他的後代都沒有了顧慮,都瘋狂地生孩子。在這一兩百年里,朱氏子孫一直在不斷地擴張,從一開始的沒有多少人,到後來的遍布天下。能這麼蓬勃地發展,除了是皇族之外,也就是因為這一條規定了。
1644年,李自成起義,攻下北京城,明朝就這樣滅亡了。崇禎帝沒有選擇逃跑,而是和社稷一起滅亡,選擇了自縊。雖然說他在位的時候沒有什麼貢獻,但他的這個行為,也是成全了他作為君主的尊嚴。
崇禎帝一共有三個兒子,太子朱慈烺和定王朱慈炯都被殺了,只有永王朱慈照不知道下落,也不知道是生還是死。那個時候他不過十三歲,大家都沒有找到他,可能他是趁亂逃出宮去,也可能是在混亂中死了,誰都不清楚。
但多年以後,在貴州遵義,有一位農民工聊起自己的身世時,透露一個信息,引起了廣泛關注。他叫鄒代林,但他說自己本來不姓鄒,而姓朱,是永王的後代。
那麼他真是永王的後代嗎?經專家研究,在清朝初年,鄒之麟(東林黨領袖鄒元標之子)與一位趙姓太監一起,將永王護送到了遵義,為了掩人耳目,把永王安置在了一個不起眼的小山村,為防止官兵追殺到此,還給永王改為鄒姓。
就這樣,隱姓埋名後的永王,在這個小山村裡紮根了,他再也享受不到錦衣玉食了,取而代之的是清貧的農夫生活,他的一生就這樣平凡的度過了。
據說,時至今日,永王和他的妻子、姓趙太監的墳墓還在這個小山村裡,族人們之間也有一部家譜,原件還保留著,字跡和朱氏的族譜是相同的。因此,專家認為他們確實是朱氏後人,他們也保留著鄒朱兩姓不通婚的習俗。
※大清后妃被翻牌子後,為何次日要人攙著回去,原因並非你想的那樣
※喬峰武功登峰造極,為什麼他的師父卻如此平庸?看完這些我沉默了
TAG:煮酒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