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向古代玉雕匠人致敬

向古代玉雕匠人致敬

「勞動最光榮」

勞動節 | 向古代玉雕匠人致敬

整編:殊勝和善

所示藏品:殊勝和善古典藝術館提供

自文明之始,以迄今日,中國玉器歷經各朝變遷,在無數能工巧匠的精雕細琢之下,發展成為蘊含深厚文化底蘊,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藝術瑰寶。

玉雕藝術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中最富魅力的一種,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貴遺產,今天是勞動節,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古代玉器加工全流程。

一、搗沙和研漿

搗沙研漿中,一玉工用杵將石臼中的石沙搗碎,而另一玉工則正在將搗碎的石沙用篩子將顆粒大小分類,隨後用水漂去沙中的泥,之後乾淨的沙子被稱為「解玉沙」,以備隨後琢磨玉器之用。

經過搗沙和研漿的程序,就可以得到顆粒均勻的石沙。這些沙是用來解剖玉璞、琢磨玉器的,所以就做「解玉沙」、「磨玉沙」。

解玉砂

史料中有關解玉砂的明確的記載始於宋代,《元豐九域志》有河北邢州土貢解玉砂一百斤的記錄,解玉砂一直是古代治玉者必不可少的治玉輔料。

二、開玉

沒雕琢的玉料外表常常包裹了一些粗松的石頭。開玉,就是把其外表別的石頭削掉。

由於鋼絲硬度往往低於玉石,因此,在剖開過程中,必須不斷添加解玉沙。如圖,合著水的黑石沙從鋼鋸上吊著的茶壺中滴到玉璞上,玉工來回拉動鋸子來開玉。鋼絲是割不動玉的,所以在樹枝上掛著一個茶壺,壺底有洞,壺裡裝的是黑石沙和水,混著黑石沙的水滴,一滴一滴的滴下來,滴到玉璞上,增加了鋸的鋒利度,這樣來回的摩擦和切割,才能把玉皮子切掉。

民國治玉開料舊影

玉璞

三、扎砣

扎砣,即是利用砣具解玉成方塊或方條,經過設計、畫樣後,大片裁去多餘玉料使玉器初具雛形。

玉工坐在旋車前,旋車上架著的工具,結構頗複雜。操作的時候,玉工的兩隻腳輪流踏著登板,靠麻繩牽動木軸旋轉。玉工用左手托拿著玉料,抵住正在旋轉的鋼盤的刃邊。桌子的一端放著一個盛了水和紅沙的盆子,玉工就用右手去舀沙,澆在玉料上。

堅硬的解玉沙,配上旋轉而鋒利的扎邊刃,才能把玉料再切成方塊或方條。

各類砣具示意圖

不同的工序所用的砣不同,比如大砣用於切割,寬砣、斜砣、細砣用於雕琢紋飾,平砣用於打磨。

民國治玉舊影 可清晰見到重要輔料解玉砂

四、沖砣

利用沖砣這種工具,把方塊或方條的玉料上,方方硬硬的轉角部份,「沖」成圓這個步驟也是坐在旋車上完成的,用一段厚竹枝外面繞著厚鋼圈(又叫做沖砣),配著和了水的紅沙,慢慢衝去玉塊上的方角。

經過這個步驟,要雕琢的作品也大致成形了。

五、磨砣

利用「磨砣」這種工具來磨細玉器的表面。

所用的工具和第三步的「扎砣」有些相似,但扎鍋是薄而銳利的,而磨砣厚約二、三分。可以把玉的表面磨得細膩,發出溫潤的光澤。

六、掏堂

掏堂,便是挖空容器的內部。

首先,用鋼捲筒旋進玉器的中央,經過這道工序,玉器的中央會出現一根圓柱,此時就得由最富經驗的老師傅振錘取出玉梃,因為如果力道不對,不是玉梃取不出來;便使整件玉器碎裂。接著,再以彎形的扁狀的錐頭慢慢琢磨,搯空玉器的內膛。

婦好墓出土大型掏膛玉簋

七、上花

上花,也就是以小形的軋碢,又稱丁子,在玉器的表面磨琢花紋。

不同的軋碢形式會留下不同的線條。現代玉器上花,是以類似牙醫所使用的鑽針。馬達帶動並配合活動的軟管,因此移動相當靈活、隨意。

八、打鑽

這是對於一些要雕琢鏤空花紋的玉器,所做的一個重要步驟。

打鑽的工具主要是彎弓和軋桿,軋桿底端鑲有金鋼鑽。玉工坐在桌子的一端,用左手握著玉器,抵在軋桿下端金鋼鑽的下面,右手來回拉動彎弓,彎弓會帶動軋桿一來一回的旋轉,桿尖所嵌的金剛鑽就可以把玉鑽出一個圓洞了。

戰國至西漢的玉工,便十分擅於利用鑽圓洞的技法,營造線條迴旋轉折處流利飽滿的效果。

各類鑽頭

管鑽治玉示意圖

九、透花

透花,也就是鏤空花紋,以「搜弓」為主要的工具。操作的時候,先把搜弓上的鋼絲解開一端,穿透這個圓洞,再綁好。玉工的右手握著搜弓,一來一回拉動著,鋼絲上加浸了水的石沙,就能按照玉片上畫的線條來切割了。

因為一般書寫作畫的墨汁,是會被墨水沖洗掉的,所以玉工是用石榴皮的汁來勾畫出要透雕的圖案,和了水的解玉沙,配合鋼絲在玉片上來回割鋸時,圖案仍是清清楚楚的不會被水洗掉的。

民國治玉 玉器拉絲工藝影像

十、打眼

這是專門對付像鼻煙壺、扳指、煙袋嘴之類的小而又有固定形狀的玉器,要鑽孔時所用的特殊技巧。

因為這類玉器太小了,不方便用手拿著打鑽,所以就在大竹筒中裝了水,上面安裝木板,木板中央挖了洞,洞的形狀就和要鑽孔眼的小玉器形狀相同。不同形狀的小玉器,要配上挖了不同形狀孔洞的木板。

民國治玉時鑽孔影像

十一、木碢圖

木碢是磨光的碢,一般是用葫蘆瓤做的,把已雕琢好了的玉器外表仔細的磨光。

這時使用的工具結構是登板連繫著木軸,帶動一個圓形的轉盤,而這步驟用的圓盤,是厚厚的「木碢」,配用的石沙硬度比較低,又稱「浸水黃寶料」,大約是石英沙來細細磨光。

十二、皮碢圖

皮碢是牛皮製成的,是玉器的最後工序拋光上亮用,具體呈現玉色。

由這十二幅圖可以看出,古時的碾玉設備主要就是水凳,以足凳踏板為動力,帶動各種「砣」快速旋轉,「砣」上需不停地澆水和解玉沙。

隨著機械化時代的到來,古老的水凳和大弓已經進了博物館,現在則是以電力馬達帶動「砣」,可以達到非常高的轉速,對玉石的切磨能力大大加強,「砣」也演化為由金剛砂製成,硬度大大提高,並且不再需要澆沙,只需不停地澆水即可。因此,加工能力實在是大大提高了。

原本普普通通的一塊玉石

經過設計、切割、雕琢、拋光等製作工序和工藝

才能創作成一件件精美的玉雕作品

這中間包含了多少勞動者的心血

在這個勞動者節日

殊勝和善對每一位玉雕行業的勞動者

衷心的說一聲「節日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殊勝和善和田玉 的精彩文章:

TAG:殊勝和善和田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