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太空中如何拉屎撒尿這個宇宙難題,被這個中國人解決了

太空中如何拉屎撒尿這個宇宙難題,被這個中國人解決了

相信不少小夥伴還在惦記著周三上映的《復聯4》,但你也許不知道,周三這一天(4 月 24 日)其實還是「中國航天日」!

說起中國的航天事業,那可真是每個中國人都值得自豪的事。

從神舟五號到天宮一號,再到玉兔月球探索車。學霸君真是從小就見證了中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說不定有生之年真的能看到我們國家派人登上月球呢!

但月球不是說登就能登,一些在地球上的「小問題」,到了宇宙就是「大大的問題」。

例如當年為了實現人類登月,光是讓宇航員在太空解決「內急問題」,就沒少花錢和功夫。

一開始能力有限,只是把人送上天來個「太空一日游」。所以航天艙里都沒有廁所,無論大小宇航員都得憋著。

但後來科技樹發展上來了,能讓宇航員在太空逗留久一些,像是登月計劃就預設了 200 小時的任務時間(約 8 天)。

可是宇航員們都要哭了好嗎!誰家男人腎那麼好能憋 7 天啊!

而且一旦進入太空後,倘若出現一滴「憋不住的液滴」,隨時可能會讓駕駛艙內的精密儀器短路,直接「開花」。

幸好這個「宇航員拉撒難題」最後還算是解決了,在這背後還少不了一位華人科學家的智慧和努力付出,他叫唐鑫源。


探月之行,困於胯下

1961 年,美國進行首次載人升空發射,數以千萬計的美國群眾都在電視機前密切關注。

這位是小艾倫·巴特雷特·謝潑德,正在準備穿著太空服的他有些不安,因為他將是美國史上第一個入太空的宇航員。

一切準備妥當,但火箭遲遲不見發射。躺在火箭上的小艾倫突然發出深沉一問:

「呼叫控制中心!我現在很想尿尿怎麼辦?在線等很急!」

然而地上的人也是第一次送人上天啊!

討論來討論去,最後只能讓小艾倫先把宇航服內監測儀器關掉,再直接尿在宇航服里,最後用氧氣循環系統風乾。

於是這位美國史上升空第一人,就在 NASA 控制中心人員和數千萬群眾的注目下,成為「宇航尿褲子第一人」。

雖然首次升空成功了,但 NASA 也發現:

原來隔壁蘇聯的加加林在去發射台之前,也偷偷對著車輪胎先把「水費」給交了。

這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難題啊!

為了實現登月任務,宇航員的「拉撒問題」變成重中之重,這可沒讓 NASA 的研究員少禿頭。

「剛出家門就要尿,那上了月球後怎麼辦?」

「液體還能用內循環氧氣給風乾,那粑粑要怎麼辦哦?」

思前想後,他們造出了這款價值 5 萬美刀的太空馬桶。

可你看見上面各種把手和拉杆了么?不想屁股被吸出宇宙,那你拉粑粑之前,都要像汽車換擋一樣先操作一輪。

但假如在航天艙外面的宇航員突然便意來襲,那怕不是要憋死個人哦!


他是太空服之父,也是尿不濕之父

眼看經費燒了,但搗弄出的東西都不好用,登月計劃日期還一天天逼近,太空總署的署長也就慌了。

考慮到之前小艾倫穿的宇航服,只是用美軍飛行員的壓力服改造的,署長認為問題還是在宇航服身上,不管實驗室那群傢伙另外再造什麼飛機大炮都救不了。

沒想到,署長卻找來了當時美國太空總署里唯一一個中國人——唐鑫源,接手負責一切太空服改良研發工作。

署長可不是病急亂投醫,因為在負責研製太空服之前,唐鑫源就一直為美國空軍研究一些「高分子抗溫耐熱」材料。

他曾發明能抵禦華氏 1000 度高溫的有機纖維,被用在飛機和火箭上。

憑藉自己擅長的「高分子領域」知識,唐鑫源和團隊成員進行多次嘗試,最終他提出了一個名為 MAG 的「最大吸收力服裝」方案。

具體來說,就是給宇航員穿上這條大(zhi)褲(niao)衩(ku)。

估計署長第一眼看了也和你一樣迷,但別看 MAG 和你穿的短褲差不多,它可是「航天高端技術」!

首先它使用了一種名為「聚丙烯酸鈉」的高分子材料,可以吸收 600~800 毫升液體,最長可以 8 小時才更換一次。

這能有多強?時間不妨先向後撥到 2007 年,你來問問這位美國宇航員麗莎。

這天麗莎從宇航局偷偷帶出一些太空紙尿褲,因為她需要飆車趕往約 1400 公里外的機場,去綁架她的情敵。

別人綁架都帶刀槍,她為什麼要帶太空紙尿褲?(重點錯)

不如先看看 1400 公里什麼概念:這相當於從北京開車到南昌,百度告訴我這至少得花 16.5 個小時。

麗莎可沒有那麼多時間!要是算上吃喝拉撒的時間,麗莎的情敵早就飛走了。

所以她選擇了值得信賴的 「NASA 牌太空紙尿褲」,這樣就可以省下中途上廁所的時間,直踩油門一路向西了!

最後她當然被警察蜀黍制止了,但 NASA 的太空紙尿褲,也因為這次的「千里追情敵」再添上了一道神秘色彩。

時間再回到過去的 1969 年,此時離「小艾倫尿褲子事件」已過去 8 年。

在唐鑫源團隊的努力下,MAG 的設計也更加完善——吸收容量提升至 1400 毫升,再加上「多層過濾設計」,可以說宇航員只要穿上它,就能保證整個 PP 乾爽又舒服。

於是在當年阿波羅 11 號的登月任務中,幾位宇航員就立馬用上了它。

這次探月任務只有短短 8 天,時間緊任務重。但幸好他們都用上了 MAG,所以可以一邊 998 鏟土插旗,一邊實現了「排便自由」。

最終他們在月球上不僅留下了人類第一個腳印,還留下了 96 袋紙尿褲的傳說。

而在登月任務完成之後,唐鑫源先生也因為他對宇航服的各種貢獻,被稱為「太空衣之父」。獲得了美國太空總署頒發的「最高特殊工程成就獎」,並被選入「太空技術名人堂」。

但可惜在很長時間內,這些都屬於機密事項,所以當時關於唐老先生的資料並沒有對外流傳太多,他只是登月任務背後眾多無名英雄之一。

不過,由於「MAG 太空紙尿褲」的效果相當出色,這項航天技術很快被用於民用用途——沒錯,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各種嬰兒、成人紙尿褲。


航天燒錢和玩遊戲充錢一樣,最後都讓你變強

一張小小的紙尿片背後,其實是人類對航天探索事業長年累月投資的成果。

雖然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巨大,但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外太空的探索。而且各國的航天目標也早就不止是月球、火星——例如早前全球都在關注的「黑洞照片」。

歷時 5 天「拍攝」的背後,是全球眾多科研人員,用時 2 年多的計算處理工作,還有 5000 多萬美元龐大花費。

但就在這張費盡人類智慧的成果下面,卻出現了這些言論:

「花這麼多錢就為了一張模糊的照片?噱頭罷了」

「這麼多錢,還不如用來扶貧或者發展教育呢,多少人還吃不上飯啊!」

「拍黑洞有屁用,我房子都買不起,有這錢還不如直接給我。」……

對探索宇宙的質疑,在中國造神舟時有,在美國當年登月時也有。

學霸君是很鄙視這類人的,因為在我看來,他們就是想用自己四兩的「自私」,去撥掉全人類價值千斤重的「希望」。

這些航天成果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我們其實早就在享受它們帶來的好處。

往大而言,那些被用於火箭上的「抗熱防火材料」,很多都用於大型建築防火材料。另外還有「非典時期」用於快速探溫的「紅外線耳溫槍」,以及用於幫助病人探查腫瘤的「磁核共振技術」。

往小而言,在泡麵中還原滋味的「脫水蔬菜」,讓你感覺舒適的氣囊鞋,當然還有紙尿褲,全都是航天技術的「降維應用」。

這些被用於民用領域的航天技術,它們的用途和效益早已經遠遠超出當時設計者的想像。這個表格展示還只是冰山一角。

可以看出,越是捨得在航天事業投入的國家,他們的得到的社會效益越巨大,所以你還覺得國家投資航天事業會很虧嗎?

所以不管是放眼宇宙探索,還是著手改善生活,兩者最終都會匯成一處,造福於我們。

我們的希望不止是眼前的安逸,我們的征途也不止是星辰大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herpaMan 的精彩文章:

華為5G手機曝光!電池縮水,升級40W快充
售價3698元!iQOO電光藍版本預售:炫酷外觀+驍龍855

TAG:Sherpa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