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本是說的前朝舊事,賈寶玉的身份,更是撲朔迷離
《紅樓夢》:本是說的前朝舊事,賈寶玉的身份,更是撲朔迷離。
一直以來,對《紅樓夢》的背景,大家都比較公認的,也就是曹雪芹自己的家世之嘆。所以,後世「紅學家」對《紅樓夢》的歷史背景,也都是圍繞滿清一代而加以闡述。問題是,書中的很多描述,即使曹家曾是江寧織造的世家,也依然不足以與身份相匹配的。
例如,原著一開始,就有「以告天下人」的說法。要真是曹雪芹自己的家世,區區一個江寧織造,能有什麼事是值得宣告天下的?再大的事,不也就是裁縫做衣服相關的瑣碎嗎?難不成新出了什麼款式,用了什麼好料子都需要宣告天下?不怕別人罵你大言不慚?此乃謎團之一。
隨後,空空道人還有一些說話:「據你自己說有些趣味,故編寫在此,意欲問世傳奇。據我看來,第一件,無朝代年紀可考,第二件,並無大賢大忠理朝廷治風俗的善政……」
原著的一個引子,就露出了幾個痕迹。雖然僅有隻言片語,但都不是曹雪芹「江寧織造」的家世所能頂當得起的。一個正五品的江寧織造員外郎,按品級來說,也頂多就是一個廳局級,哪來的膽子說什麼「大賢大忠理朝廷治風俗」?雖然江寧織造很有油水,地方督撫長官都不會輕易得罪他,但也只是「富」,並沒有多少政治話語權,更枉論指點江山了。此乃謎團之二。
其次,假如《紅樓夢》真的是以滿清為背景,最明顯的一個漏洞,為何那些蕙質蘭心的姑娘們,本是生活在京城的賈府,卻被稱之為「金陵十二釵」呢?按理說,應該說「北京十二釵」啊,要知道,有清一代,都是以北京為都城的。金陵和北京,可是差了幾千里路了。此是謎團之三。
以上三個謎團,足以說明,《紅樓夢》寫清朝曹家、賈寶玉就是曹雪芹自己的身影,這些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還有一個血一般教訓就是,曹家被抄沒之後,覆巢之下的曹雪芹,豈會映射本朝之事?要知道,滿清因為文字而出問題的例子可不在少數。何苦因為書中的賈府被抄,就聯想到曹家的被抄而糾結在一起呢?
我倒認為,按照我國文人的傳統風格,弔古傷今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尤其是憑弔前朝舊事更是代代不衰。曹家作為清朝早期的世家,卻又是旗人身份,對前朝故事加以記錄,反而是最有可能的。
清朝之前就是明朝。整個明朝,最出名的、卻又不那麼被清朝皇帝所忌諱的,應該就算是建文帝了。一來,時間隔得比較久,和滿清扯不上關係;二來剛好可以藉此弘揚一下「以清代明」的正義性。這兩點倒是說得過去。
建文帝朱允炆,應該是明朝比較悲情的一個皇帝了。本來對朝政很有建樹,卻敗在叔叔朱棣手上而丟了江山,最後下落不明。關於建文帝的下落,最被公認的是出家為僧。我們以建文帝朱允炆的身份,和上述三個謎團一一對比,是不是覺得更說得通一些?
首先,建文帝最後出家為僧,賈寶玉也做了和尚,這個基本沒有問題。而且,建文帝丟了皇位時的年齡,和賈寶玉出家的年齡基本差不了太多,大概都是25歲左右;
其次,以建文帝的身份,即使出家為僧之後,說一句「以告天下」,也一點不覺得冒昧和越位。只要建文帝活著,其內心深處最放不下的,恐怕就是朱家的天下了。自己被叔叔朱棣污衊,假如真有一天東山再起,建文帝心理最想的,應該就是向天下老百姓宣告,自己才是名正言順的大明皇帝;
第三,作為一個正兒八經的皇帝,最在意的事情,當屬朝廷「大賢大忠理朝廷治風俗的善政」,這和「江寧織造」身份的曹家比起來,屁股決定腦袋,曹家何德何能,敢評判什麼忠奸善政?正是當年南京城破之日,谷王等開門投降,滿朝文武,竟然沒有幾個正氣之士,所以,建文帝說一句「沒有大賢大忠理朝廷治風俗的善政」,正是肺腑之言;
最後,建文帝之時,定都南京,也就是金陵。朱允炆還是建文帝時,後宮三千粉黛,較之於區區「江寧織造」府內的妻妾如何?金陵十二釵里的金陵二字,不才是真正的名實相副嗎?
因此,在我看來,《紅樓夢》一書,即使真是曹雪芹所著,自然不會是說的自己家裡的事,反而,建文帝朱允炆,倒是一個非常接近的原型人物。至於裡面的細節差異,自然,只是屬於文學藝術修飾後的結果了。
※薛寶釵真的要拆散寶玉黛玉?這算不算她祝福兩人的證據
※身體的氣血情況,可以看看嘴唇變化,五種表現最好沒有
TAG:文化養生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