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四大名著其實是六大名著,到底少了哪兩本?你一定聽說過

四大名著其實是六大名著,到底少了哪兩本?你一定聽說過

相信大家都知道四大名著指的是哪幾本書,這應該成為了一種常識,它們在國內的名氣自然是非比尋常。

不過你知道嗎,這一稱號只是一種約定俗成,並不是由官方評定而來。

其實在建國以前,我國的文人曾經評選出六大名著,不過在50年代的時候,出版社率先出版了其中的四部。

這四本書一經發行就引起廣泛,留下了極好的口碑,逐漸形成了如今的說法。

而另外兩部著作,雖然名氣不及這四本,但也談得上是耳熟能詳,它們分別是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和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四大名著其實是六大名著,到底少了哪兩本?你一定聽說過

今天我們就來一下,這兩本名著。先說聊齋志異,這本書的名號也相當響亮,聊齋是書房的名字,志的意思是記錄,合起來書名的意思,就是在書房裡記錄的奇怪事件。

這本書是耗費幾十年的時間,寫下的一本短篇小說集,一共有491篇,而裡面的主角卻是一些妖魔鬼怪。

通過描寫他們的故事,藉以諷刺當時的教育制度,和黑暗的社會狀況,還對當時的僵化禮教進行批判,含義深刻令人深思。

這些故事情節豐富,趣味性很強,裡面的妖魔不再是邪惡的代表,他們有血有肉,有喜怒悲歡。

四大名著其實是六大名著,到底少了哪兩本?你一定聽說過

還通過塑造一個個鮮明的角色,和動人的故事來歌頌偉大的愛情,該類型的文章所佔比例最大。

甚至描寫了狐妖與人的感情,這種奇特的想像意在反抗當時的禮教,也是的愛情理想。

聊齋也被演繹成許多著名的電影作品,情女幽魂就是根據書中的題材改編而來。

不僅如此,後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極高,魯迅先生就說這本書,雖然是用傳奇的手法來描寫鬼怪,但是內容非常新穎,其含義尤為深刻,所以能夠一直流傳下來。

甚至就連大文豪莫言先生,也說自己在寫紅高粱時,在人物的塑造上就借鑒了聊齋的手法,該書也給了他很多新奇的想法,可見聊齋對後世的影響還是相當深遠的。

四大名著其實是六大名著,到底少了哪兩本?你一定聽說過

接下來我們介紹儒林外史,它可以稱作我國歷史上,最為有名的一部諷刺類的長篇小說。

該書寫於乾隆時期,先出現的是手抄本,後來在嘉慶時期,才由人整理鐫刻成書。

這部書通過寫實的手法,描寫當時的各類人物追逐功名的態度,揭示了求功名路上人性的腐蝕過程。

也是對那時的選拔與教育制度的諷刺,同時也刻畫了一些堅守本心的清白之人,這些人物的堅持也代表著的態度。

四大名著其實是六大名著,到底少了哪兩本?你一定聽說過

該書的結構頗為獨特,雖說是長篇,但是整本書都沒有一個完整的線索和主角。

往往是利用幾章的篇幅,來敘述一個人的可笑故事,然後再自然地,引出另外一個故事的主角。雖然形式算是長篇,但卻由短篇構成。

後人對此書的評價頗高,它在國際漢學界享有盛譽,人們認為它可與世界範圍內的名著一較高下,堪稱古時文學的巔峰代表。

四大名著其實是六大名著,到底少了哪兩本?你一定聽說過

所以說,雖然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沒有機會躋身四大名著之內,但也是在六大名著之內。很多網友或多或少也聽說過,你聽說過嘛?

參考資料:

《儒林外史》

《聊齋志異》

《一生要讀的國學經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