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到底是「不以勝敗論英雄」還是「勝者王侯敗者寇」?
自相矛盾:到底是「不以勝敗論英雄」還是「勝者王侯敗者寇」?
在中國文化中有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話語體系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用來勵志的或者自慰的或者騙人的,另一個部分則是用來表現事實的。譬如,我們常說「不以勝敗論英雄」,可人人都知道這是在扯淡。我們又說「勝者王侯敗者賊」,這才是真話。再譬如,我們可以說「士可殺不可辱」,又說「好死不如賴活」,基本上,我們身體力行的是後者。
在兩個自相矛盾的話語體系之間,人們可以很自然地切換,很自然地運用。基本上,自己說出來的是一套,做出來的又是另外一套。
「不以勝敗論英雄」與「勝者王侯敗者寇」這是一對自相矛盾的組合。
春秋戰國之交,在三家分晉前,晉國被趙、魏、韓、智四大家族掌控,之後,智瑤聯合韓家和魏家攻打趙家,水淹太原城,眼看要消滅趙家了,卻因疏忽大意,反被趙家暗中聯合魏家和韓家打個裡應外合,結果,智瑤被殺,智家被滅。
歷史上,都將智瑤說得狂傲又愚蠢,他的故事成了笑話。可根據《左傳》記載,智瑤是一個能力超群,自信超群的人。原本智家是四家中實力最差的,結果在智瑤的手上成了實力最強的。他對另外三家實行的是精神摧殘的方法,讓另外三家都對他怕得要命。可以說,在最後的致命錯誤之前,智瑤都是成功的。
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智瑤的膽略,智瑤曾經率領軍隊與齊國作戰。作戰前,智瑤帶著衛士去看齊國的大營,誰知道馬驚了,竟拉著戰車向齊軍大營奔去。御者手足無措,想要強行拉馬,智瑤非常鎮定,告訴他不用害怕,讓馬自己跑。結果智瑤的戰車沿著齊軍大營跑了一圈,齊國人以為這是智瑤的計策,竟不敢出營。
第二天再戰,智瑤身先士卒,大勝齊軍。正史中記載智瑤數次出戰,百戰百勝。智瑤被滅後,智瑤的門客豫讓三次刺殺趙襄子為智瑤報仇,如果智瑤真的是個蠢貨,又怎麼能得到豫讓如此的忠心?
但是,智瑤的最後一次卻以失敗告終,由是,歷史將他記載成了蠢貨,也就成了「勝者王侯敗者寇」的最好註腳。可與韓、魏、趙三家的君主相比,他更配得上英雄的稱號。
南北朝時期,北朝的前秦皇帝苻堅曾經率領百萬大軍進攻南朝的東晉,雙方在淝水交戰。結果,北軍大敗,苻堅倉皇逃命,隨後國家分裂,自己也被殺。
苻堅逃跑過程中,創造了幾個成語,譬如「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等等,都是形容逃跑過程中受驚嚇的樣子。而苻堅的形象也就成了表面狂傲自大,實際上膽小如鼠的紙老虎,同時還被塑造成一個蠢貨的形象。
然而,歷史上真實的苻堅卻與此截然不同。苻堅有志向有謀略,在作東海王時,就已經決心要富民強國,後來殺了暴虐的秦王取而代之。之後重用漢人官員,進行漢化改革,頒布各種保護百姓的法律。
苻堅最令人嘆服的,是他的識人用人,流浪漢王猛成了他的諸葛亮,他頂住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甚至不惜殺了很多親朋故舊,也要任用王猛。結果,在王猛的輔佐下,苻堅統一了北方,讓整個北方恢復了生機。
可以說,苻堅一生,唯一的錯誤就發生在討伐東晉的淝水之戰。而且,如果不是此時王猛已經去世,苻堅也不會犯這個錯誤。
相比於小富即安,苟且偷生的東晉君臣,統一北方,胸懷大志的苻堅,才是真正的英雄。可是,歷史恰恰開了一個小小玩笑,謝安、謝玄這幾個僥倖獲勝的人成了指揮若定的英雄,而苻堅卻成了笑料。而王猛原本應該是諸葛亮一類的人物,本應該受到尊崇,也因為苻堅的敗亡而被忽略。這也是「成王敗寇」的典型例子。
在歷史的長河中,成功的並一定就是英雄,還可能是無賴。如果不能公正地評價,而只是按照成王敗寇,勝者通吃的原則來看待歷史,那麼當無賴成功的時候,我們的成功學就會成為無賴學。我們希望「不以成敗論英雄」,但歷史展示的卻是「成者王侯敗者寇」。歷史永遠在給世人出難題。
(本篇完)
※在「北宋四大書家」中,首屈一指的是誰?
※為啥王欽若要慫恿宋真宗登泰山祭天?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