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與心臟超聲裡面的「正後壁」究竟指的哪個位置?
01
「前間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的準確定義,並結合現代影像學中左心室節段劃分法,對心電圖心肌梗死的定位進行了相關闡述。
但實際上,心臟節段命名中,有一些解剖位置是超聲與心電圖均沒有表述清楚的,比如:後壁或正後壁。下圖為左心室短軸切面的解剖示意圖,圖中「前壁」「前側壁」「前間隔」三個解剖結構均已標出,您認為A、B、C三處心臟結構,哪一處是後壁/正後壁?
02
在理解這樣一個解剖結構前,我們必須要搞清楚,心臟並非是一個兒童手中的魔方或KTV包房中的骰子,它不是一個具備規則上-下-左-右-前-後方位的立體器官。和系統解剖學提到的矢狀面、冠狀面、水平面不同,心臟超聲裡面提到的長軸、短軸、四腔心切面也不是一系列嚴格彼此垂直或平行的解剖斷面。
在ASE心腔定量指南中,我們已經廢除了心臟後壁(posterior)的命名,而與前壁呈鏡像對應關係的解剖結構,命名為下壁(inferior),所以上述選擇題中,選擇B便是錯誤答案。這種描述似乎在語法上有衝突,正是這種衝突給人們帶來了認知的錯位。
ASE指南中左心室節段劃分及命名
但在國內多數心臟中心的超聲報告中,幾乎均存在類似的描述:「室間隔與左心室後壁運動正常」,這是一種在左心室長軸切面中,半定量左心室收縮功能的一種方法(下圖)。
左心室長軸切面,超聲多選擇此切面評估心臟收縮功能
左心室長軸切面解剖及不同心臟切面所經過的左心室壁結構
上圖展示的是心臟不同切面所經過的室壁結構,我們可以看到,左心室長軸切面,即圖中3腔心切面(3 chambers),經過的是前間隔及後側壁(也有翻譯為下側壁),並非與前壁成鏡像關係的下壁。
03
在超聲影像中,心臟「後壁」是與前間隔相對應的解剖結構,但在心電圖學領域,心臟「正後壁」是相對於「前壁」而言的,並非指的是整個人體結構的前後關係。但由於與心臟前壁相對應的結構,又往往命名為「下壁」,所以,這種描述的迷惑性很大。
心臟並非是一個規則的器官,從語法定義的角度看,心臟後壁應該是與心臟前壁相對應的。但實際上,從上圖中看,心臟前壁對應的區域又是命名為下壁的,這種「電解剖」與實際解剖不匹配的現象,會給人們理解心臟解剖定位,帶來極大困難。
實際上,關於「下壁」「後壁」的具體定位,在心電圖發展史上,一直是存在爭議的,見下圖。
1953年,Goldberger關於心臟前壁梗死(A)與後壁梗死(B)的示意圖,以現代視角看,其前壁應該是心尖處梗死,後壁其實為下壁梗死
Perloff關於心臟前壁梗死(A)與後壁梗死(B)的示意圖,這種認識與現代視角已非常接近
那麼,心電圖中提到的心臟正後壁,究竟應該如何確定呢?個人認為,可以根據心電圖導聯的對應關係來確定。一般認為,在沒有加做V7-V9導聯的前提下,正後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電圖表現,往往從V1-V3間接反映出來:
- ST段水平下移
- R波振幅增高、時限增寬(>30ms)
- T波直立
- V2導聯優勢R波(R/S > 1)
結合上述特點,我們先來複習幾則正後壁心肌梗死的心電圖
病例一:V1-V3導聯ST段水平下移,V2-V3導聯R波振幅增高、時限增寬(>30ms),伴有T波直立,V2導聯優勢R波(R/S > 1),以上特點提示正後壁心肌梗死
病例一:患者加做V7-V9導聯後,可見ST段在V7-V9導聯明顯抬高伴有病理性Q波形成,該患者下壁導聯亦有ST段抬高,提示梗死面積較大,已合併下壁受累
病例二:V2-V3導聯ST段水平下移,V2-V3導聯R波振幅增高、時限增寬(>30ms),伴有T波直立,V2導聯優勢R波(R/S > 1),以上特點提示正後壁心肌梗死
病例二:V7-9導聯ST段抬高幅度>0.5mm,提示後壁心肌梗死。因後壁導聯ST段抬高不容易捕捉到,因此抬高大於0.5mm既可以明確診斷。注意,本例患者III和aVF導聯也有ST段抬高,但無明顯Q波,故提示下壁有受累,但缺血時間並不長
病例三:V2-3 導聯ST段壓力伴直立T波,提示後壁梗死。該患者V1-2導聯無明顯R波高尖,提示可能心電圖檢查時間較早,R波形態異常還未能表現出來。下壁導聯T波異常,考慮合併早期下壁損傷。
病例三:V7-9導聯ST段抬高幅度>0.5mm,確診後壁心肌梗死
從上述心電圖特點看,V7-9導聯的鏡像導聯是V1-3,但必須明確的是,這種鏡像對應不是相對於人體而言,而是針對於心臟的解剖。
心前及後壁導聯安放位置,從這種安置方式看,V7-9與V1-3導聯似乎是水平方向的對應,實際上,二者並不是相對於人體的對應(二者並不在同一肋間隙或同一水平),而是相對於心臟的對應,所以V7-9所代表的後壁,絕對不等同於「心底」這樣一個解剖學概念
V7-9與V1-3導聯是相對於心臟的電鏡像關係,因心臟前壁貼近胸壁,ST段向量改變正對V1-V3導聯,所以在發生前壁心肌梗死後,ST段抬高幅度會很高,但心臟後壁並不正對後胸壁,V7-V9導聯所採集到的向量存在一定角度偏移,所以後壁梗死患者V7-V9導聯的ST段抬高幅度一般比較小
根據Grant心肌梗死部位定位方法,V1-3導聯分別對應於前間隔及前壁,即所謂的「前間壁」。此處對應的心室壁為下側壁和下壁。
因此,從心電圖的角度看,廣義的心臟後壁,其實包括了下側壁和下壁,嚴格意義上的正後壁,應該是左心室下側壁。這兩處心肌可能同時由迴旋支供血,這也就解釋了上訴幾個幾個正後壁梗死的患者V7-9導聯ST段抬高,同時也合併有下壁導聯的缺血改變。
心臟後壁與前壁、前間隔電解剖上呈鏡像關係,對應於左心室下壁、下側壁,這兩處可能同時由迴旋支供應,這也就解釋了為何V7-9導聯ST段抬高,往往可以合併有下壁導聯的同步改變
04
結論一:超聲心動圖測量心功能時所描述的室間隔其實前間隔,與之對應的左心室後壁,其實指的是後側壁。
結論二:心電圖裡面提到的後壁,是與前壁導聯相對應「電解剖」,轉換成實際解剖,「正後壁」應該是左心室後側壁,因冠脈支配範圍並不具備嚴格的影像學分界,故廣義的後壁可能還會包括部分的下壁。
※酪氨酸磷酸化激活6PGD、促進膠質瘤生長
※看電影緊張到「過度通氣」
TAG: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