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聯海軍恐怖「凶船」——29年連發6起事故殺死51人

蘇聯海軍恐怖「凶船」——29年連發6起事故殺死51人

1961年4月30日,蘇聯的第一艘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K-19號完成驗收工作,正式交付蘇聯海軍服役。在接下來的29年里,這艘厄運纏身的潛艇接連發生6起事故,奪走51名海軍士兵的生命,成為蘇聯海軍中臭名昭著的「凶船」!

蘇聯海軍恐怖「凶船」——29年連發6起事故殺死51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由好萊塢著名影星哈里森·福特和連姆·尼森共同出演的冷戰潛艇電影《K-19:寡婦製造者》

K-19號的故事,還要從蘇聯海軍658型(北約代號「旅館」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的歷史說起。1956年8月,蘇聯海軍開始了他們第一型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的開發工作。在設計之初,蘇聯設計師們借用了之前成熟的627型(北約代號「十一月」級)攻擊型核潛艇的艇身設計,並且在該型潛艇的艇身上,加裝來自629型(北約代號「高爾夫」級)柴油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的D-2型發射系統。通過裝備這套發射系統,658型擁有了在水面上發射R-13型潛射彈道核導彈的能力。658型潛艇的出現,意味著蘇聯海軍終於擁有了有效的核反擊手段。

蘇聯海軍恐怖「凶船」——29年連發6起事故殺死51人

蘇聯海軍658型(北約代號「旅館」級)核潛艇剖視圖

根據蘇聯海軍的設計,658型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全長為114米,寬9.2米,高7.31米,總排水量為5588噸。潛艇裝備兩具VM型壓水式核反應堆作為動力源,最高航速分別為15節(水面)與22節(水下)。在658型潛艇上,蘇聯海軍為其安裝了2種不同口徑的魚雷發射管。其中,4具406毫米魚雷發射管分別以前2後2的布置方式安裝在潛艇上,而另外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則全部安裝在潛艇的前部魚雷艙中。作為該型潛艇的核心,D-2型彈道導彈發射模塊被布置在指揮塔的後方,該模塊可以裝載3枚R-13型彈道導彈,每枚導彈可以攜帶一枚核彈頭。由於蘇聯海軍尚未掌握在水下發射潛射彈道導彈的技術,裝備D-2型模塊的蘇聯彈道導彈潛艇需要浮出水面、打開發射井,並且將導彈發射架抬升至艇外後再發射。在一般情況下,要想將艇上3枚彈道導彈全部發射出去的話,需要耗時12分鐘。

蘇聯海軍恐怖「凶船」——29年連發6起事故殺死51人

一艘裝備D-2型發射系統的蘇軍629型常規動力彈道導彈潛艇,可見它已經豎起了艙內裝載的R-13型彈道

經過兩年的設計過程後,658型潛艇的總體設計方案最終在1958年9月敲定。1958年10月17日,658型潛艇的首艇K-19號在北德文斯克海軍造船廠內鋪設龍骨。儘管比它的競爭對手——美國的喬治·華盛頓號彈道導彈核潛艇——早了近1個月開工,但是它卻在建造過程中接連遭遇了一連串的意外和事故:該艇先是在建造過程中突發火災,造成兩名參與建造工作的船廠工人不幸身亡;隨後,另外六名女工人又在為潛艇水櫃鋪設橡膠襯層的過程中,被湧進水櫃中的煙霧窒息致死——在沒有下水的情況下,這艘渾身散發著不祥氣息的核潛艇就已經奪走了8條人命!

然而,最為不吉利的事件發生在1959年的10月16日,K-19號的下水儀式上。按照海員們一貫的習俗,在下水儀式上負責為船擲香檳瓶洗禮的應該是一位女性嘉賓。然而,在K-19的下水儀式上,為了保密起見,蘇聯海軍請來了當地的一位男性海軍軍官來負責為K-19號投擲洗禮的香檳瓶。蘇聯人的出格行為似乎在冥冥之中觸怒了海神,當負責洗禮的軍官擲出香檳瓶後,酒瓶並沒有在撞擊K-19號艇體的時候應聲碎裂,而是在潛艇上那厚重的隔音橡膠襯墊上彈了起來,完好無損地懸掛在半空中。目睹了這不吉祥的一幕後,身處現場的K-19號官兵們立刻開始竊竊私語起來——這艘潛艇肯定是一艘不祥之艦!

蘇聯海軍恐怖「凶船」——29年連發6起事故殺死51人

《寡婦製造者》片中的橋段:當目睹洗禮儀式的香檳瓶沒有破碎後,在場的蘇軍官兵個個都目瞪口呆

緊隨其後的系泊實驗中,一個更加不祥的徵兆出現了:在進行核反應堆運行測試的過程中,船員們發現反應堆的冷卻迴路所經受的壓力值是設計指標的2倍以上。要想確保潛艇的反應堆能夠安全運行,造船廠必須修改這套冷卻系統的設計,並且重建已經安裝在K-19號上的核反應堆系統。然而,在冷戰的環境下,蘇聯海軍高層肯定不能接受旗下最新銳的導彈核潛艇出現無法如期服役的情況。與此同時,修改設計也就意味著要撥出大量的額外資金重修潛艇的核反應堆系統,一旦高層怪罪下來,必然會有設計人員烏紗帽不保。最終,K-19號核反應堆存在的瑕疵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掩蓋過去了,這為後面發生的一切埋下了伏筆。

1961年6月18日下午16時,剛剛完工服役的K-19號在艇長尼古拉·扎特耶夫上校指揮下駛出摩爾曼斯克軍港,開始執行它的第一場戰鬥巡邏任務。在這次任務中,K-19號將會執行一場代號為「北極圈」的演習行動,前往揚馬廷島附近的導彈發射場試射艇上的R-13型彈道導彈。在出航時,K-19號上共搭載了139名船員,包括該艇的官兵以及幾位負責登艇觀摩的觀察員。

蘇聯海軍恐怖「凶船」——29年連發6起事故殺死51人

《寡婦製造者》片中重現K-19第一次出航執行戰鬥巡邏任務的片段

在最初的2周時間裡,K-19號上奇蹟般地沒有發生任何意外事件。與之相反,艇員們還在潛艇上用自製的冰激凌和葡萄酒,為過35歲生日的扎特耶夫上校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生日派對。隨後,K-19號更是順利抵達了揚馬廷島附近的導彈發射場,順利完成了「北極圈」行動中規劃的潛射彈道導彈試射任務。然而,艇上的祥和氣氛很快就被一場嚴重的反應堆意外打破:7月4日凌晨4點15分,正當K-19號潛航在格陵蘭島南部海域時,艇上那套帶有瑕疵的核反應堆冷卻系統終於經受不住折磨,在重重過載之下徹底崩潰。隨著冷卻系統的管路應聲破裂,核反應堆的冷卻液就像一眼噴泉一樣源源不斷地從管路中噴涌而出。儘管在事發後,核反應堆的控制員們已經按下了緊急停機按鈕,但是由於冷卻系統已經開始失效,正在工作的核反應堆根本無法得到有效的冷卻。

蘇聯海軍恐怖「凶船」——29年連發6起事故殺死51人

《寡婦製造者》片中還原的K-19號反應堆冷卻失效橋段

隨著冷卻液流失殆盡,潛艇上的兩座核反應堆徹底失控,開始不受控制地升溫。300度!350度!400度!450度!核反應堆的核心溫度計指針如同脫韁野馬一般,瘋狂地朝著最大量程狂奔而去。如果不能及時冷卻失控的核反應堆,控制其安全停機的話,不斷進行反應的爐心將會融毀反應堆系統,進而焚毀整艘潛艇!更加糟糕的是,此時的K-19號正毗鄰格陵蘭島,附近的海面上活躍著眾多的北約軍艦,而該島更是北約的前沿軍事基地之一。一旦K-19號上裝載的2枚核導彈在爐心融毀導致的大火中被意外引爆,波及「近在咫尺」的北約基地和艦艇的話。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各國必然會認為這是蘇聯人主動挑起核戰爭的象徵,進而對其施展全面核報復,其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蘇聯海軍恐怖「凶船」——29年連發6起事故殺死51人

時任K-19號副艇長瓦西里·阿爾希波夫,被人們譽為「兩次拯救世界的男人」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扎特耶夫上校與他的副艇長瓦西里·阿爾希波夫一同,帶領著潛艇上的其餘高級軍官策劃拯救潛艇的應急方案。經過一輪頭腦風暴後,他們想出了一個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案:修建一條輸水管道,將潛艇上儲備的淡水輸送到兩個核反應堆內,用這些寶貴的淡水來冷卻潛艇的反應堆,最終達到控制反應堆安全停機的目的。然而,這也就意味著必須要派出志願者,走進充滿致命輻射的反應堆艙內,通過焊接工具將管路和反應堆的冷卻系統連接起來。由於艇上缺少合適的防輻射服,衝進反應堆艙內進行搶修的志願者們將會接收到足以致命的輻射量。完成搶修任務後,曾經進入過反應堆艙的搶修隊成員都會患上嚴重的放射病,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將會在病魔的折磨下於數天後與世長辭。

蘇聯海軍恐怖「凶船」——29年連發6起事故殺死51人

執行管路焊接工作的勇士,來自列寧格勒的23歲小夥子,鮑里斯·科爾奇諾夫中尉

儘管這是一項必死無疑的任務,但是K-19號的官兵們並沒有被死神嚇倒。經過重重篩選後,八位被選中的志願者在鮑里斯·科爾奇諾夫中尉的帶領下,走進反應堆艙內進行管路焊接作業。K-19號艇長扎特耶夫上校回憶起了這令人動容的一幕:「當然,他們在反應堆艙內進行焊接作業的時候,一些志願者臉上的表情透露了自己心中的焦慮。但是,所有人都毫不猶豫地走了進去,準備執行艱苦的搶修工作。好幾位參與搶修工作的志願者臉上表情異常地平靜,異常地沉著。」

蘇聯海軍恐怖「凶船」——29年連發6起事故殺死51人

《寡婦製造者》片中,描寫志願者們義無反顧地沖入反應堆艙,執行反應堆搶修任務的橋段

經過數小時的艱苦奮戰後,這套臨時製作的緊急冷卻系統終於開始投入使用。在冷卻系統的幫助下,K-19號上的兩個反應堆開始逐漸冷卻,直至最終完成停機作業。然而,衝進反應堆艙內進行搶修的志願者們已經燃盡了他們的生命。當他們離開反應堆艙時,一些人開始出現嚴重的輻射病徵兆。扎特耶夫上校回憶說:「當艙門打開後,帶領志願者們進行搶修作業的科爾奇諾夫中尉首先走了出來。剛剛扯下自己的防毒面具,科爾奇諾夫中尉就開始不斷地嘔吐起來,他嘔出來的是一種白色混著黃色的嘔吐物。所有進入第6隔間(反應堆艙)的志願者都受到了嚴重的輻射,他們所受到的輻射遠遠超出了常人能夠承受的水平。」

蘇聯海軍恐怖「凶船」——29年連發6起事故殺死51人

《寡婦製造者》片中 ,走出核反應堆的志願者們,紛紛因為患上嚴重的放射病而開始不斷地嘔吐

根據事後推算,負責帶頭進行維修的鮑里斯·科爾奇諾夫中尉受到了54西弗劑量的輻射照射,遠超一般人的致死量水平——通常來說,一個人在短時間內受到5西弗的輻射照射的話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幾率在30天內死亡;而如果在接受到6西弗的輻射後,沒有及時接受適當的放射病治療的話,其死亡率將會是百分之百!在事發後的數天,曾經參與搶修反應堆的8位志願者相繼因為嚴重的放射病而不治身亡。除此之外,由於在反應堆事故中K-19號的通風系統受到了放射性污染,不少並非身處反應堆艙內的K-19號官兵也受到了輻射的影響,一些人甚至接受到了足以致命的輻射劑量。在事故發生後的2年內,有14名K-19號上的官兵相繼因為身體受到輻射的影響而不幸身亡。

儘管艇上的兩座核反應堆已經受到控制,但是K-19號的麻煩還遠沒有結束:艇上的遠程通信天線由於不明原因損壞,使得扎特耶夫上校無法直接向艦隊總部報告艇上發生的緊急情況。為了向友軍尋求幫助,扎特耶夫上校只好命令無線電員啟用後備的緊急無線電通信設備,向在附近海域巡邏的另一艘蘇軍常規動力潛艇S-270號發出求救信號。在S-270號的幫助下,K-19號上的情況終於傳達給了蘇聯高層。與此同時,在扎特耶夫上校的指揮下,K-19號開始將艇員分批轉移至其他趕來增援的蘇軍艦艇上——先是最先趕到現場的S-270號,後來又有一部分人被送上S-159號潛艇上。當一艘蘇軍驅逐艦終於趕到現場後,大部分的K-19號官兵都被轉移至這艘驅逐艦上。

蘇聯海軍恐怖「凶船」——29年連發6起事故殺死51人

真實的歷史照片,1961年剛剛投入服役的K-19號,攝於核事故發生前

蘇聯海軍在格陵蘭島南部海域的異常舉動,很快就吸引了在該區域內巡邏的北約軍艦。大批隸屬北約各國海軍的護衛艦、直升機驅逐艦紛紛趕到現場,將K-19號圍了個水泄不通。通過艦載直升機上的輻射感測器測量現場的輻射值後,他們很快就確認了K-19號上發生了嚴重的核事故。眼看著前來圍觀的北約軍艦越來越多,蘇軍官兵們開始擔憂起來——萬一這些來「看熱鬧」的西方軍艦圖謀不軌,試圖跳幫搶奪本國第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那該如何是好?於是乎,一些人提議將艙內布滿輻射的K-19號就地擊沉,避免其落入敵手,但是這個提議很快就被否決了。幸運的是,他們所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在其他蘇聯船隻的拖帶下,K-19號平安返回了母港摩爾曼斯克。

接下來的2年時間裡,曾經發生核事故的K-19被拖回北德文斯克的造船廠接受改造工作。它在船廠內重建了反應堆艙段,更換了損壞的核反應堆,並且安裝了一套更加安全的反應堆系統。在重修反應堆艙段的同時,K-19號還接受了相應升級改造工作。該工作包括為潛艇更換更加先進、可以在水下發射R-21型潛射彈道導彈的D-4型發射系統。經過改造後,K-19於1963年10月15日重新服役,並且於當年12月14日完成了水下發射彈道導彈的試射工作。然而,此時的K-19號已經在蘇聯海軍內臭名昭著,不少核潛艇部隊官兵在聽聞艇上發生的事情後,為它取了一個特別的蔑稱,「廣島」——暗指這艘潛艇將會和在廣島爆炸的原子彈一樣,在服役期間奪走大量的人命。結合隨後發生的事情,蘇軍官兵取的這個外號不得不說是「異常貼切」。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1969年的水下訓練中,K-19號再度捲入了一宗差點引發核戰爭的意外中!

蘇聯海軍恐怖「凶船」——29年連發6起事故殺死51人

更換新反應爐後重新投入現役的K-19號,注意其已經換裝D-4型彈道導彈發射系統

1969年11月15日,巴倫支海蘇軍潛艇的訓練場內,參與日常訓練任務的K-19號正在水下60米的深度潛航。在K-19號後方不遠處,美軍核動力攻擊潛艇小鯊魚號(SSN-615)正在執行日常跟蹤偵察任務。由於小鯊魚號正好躲藏在K-19號身後的聲吶盲區內,K-19號艇上的官兵們根本不知道這位「間諜」的存在。在跟蹤K-19號的過程中,小鯊魚號通過聲吶數據推算K-19號的航速約為8節,於是該艇便在聲吶的引導下,以8節的航速尾隨在K-19號的後方——而實際上,K-19號當時正在以7節的航速航行。

由於兩艦的航速相差了1節,小鯊魚號開始慢慢拉近與K-19號的距離。當小鯊魚號行駛至K-19號的左後方時,艇上的聲吶員錯誤地判讀了聲吶信號,以為K-19號正在「慢慢右轉」。於是乎,在聲吶員的誤導下,小鯊魚號的艇長命令潛艇往右轉舵,以「跟隨目標轉向」。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轟鳴傳來,小鯊魚號的艇首一頭撞上了K-19號的艇身,這場撞擊導致小鯊魚號的艇首嚴重受損。

蘇聯海軍恐怖「凶船」——29年連發6起事故殺死51人

美軍攻擊核潛艇小鯊魚號,它在巴倫支海執行監視任務期間,與正在執行訓練任務的K-19號發生水下衝撞事故

小鯊魚號的船艙內,一切都亂套了。在1975年7月6日,美國《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上,一位匿名的小鯊魚號水兵講述了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情:「艇上的武器官立刻跑到兩層甲板下,解開艇上核魚雷的保險。只要艇長或者副艇長點一下頭,我們就能使用核武器進行還擊。」

然而,小鯊魚號的艇長並沒有在混亂中被沖昏了頭腦——由於K-19號沒有用魚雷進行還擊,而是上浮並且打開主動聲吶觀察四周情況,並沒有小鯊魚號構成威脅。因此,他沒有下達開火射擊的指令。雖然在事故中,K-19號僅有左側的魚雷發射管管蓋在碰撞過程中受損。但是這場差點引發全球核戰的飛來橫禍,卻再一次印證了K-19號是一艘渾身都散發出不祥氣息的潛艇。

儘管K-19號的「名聲」已經在蘇聯海軍內部廣為流傳,但是蘇軍高層顯然不會因為這些水手之間的「迷信」而報廢一艘對國防建設大有裨益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在接下來的3年時間裡,K-19號繼續作為蘇軍彈道導彈核潛艇部隊的一份子,肩負光榮的戰備值班任務,活躍在美蘇水下鬥爭的最前線。然而,它身上的不祥氣息仍然沒有徹底消除。在1972年2月24日,一場大火猝不及防地襲擊了K-19號上的蘇軍官兵。在與火魔的拚死搏鬥中,有28名蘇軍官兵不幸殉職。除此之外,有18人被大火困在了艇尾的魚雷發射艙內,他們在沒有食物、缺少飲用水以及僅有少量空氣供給的情況下度過了整整23天。在被救出時,所有倖存者都變得虛弱不堪。

蘇聯海軍恐怖「凶船」——29年連發6起事故殺死51人

1972年大火事件中誕生的英雄水兵,高級軍士亞歷山大·瓦西里耶夫

經歷這場火災後,K-19號再度被送進船廠進行修繕。儘管它於1972年11月15日再度投入現役,但隨著美蘇雙方簽署首階段的戰略武器削減協議,作為首輪削減目標的K-19號被蘇軍撤出了彈道導彈核潛艇部隊的序列。為了讓K-19號繼續發揮餘熱,蘇聯海軍將它改造成一艘實驗性的水下通信核潛艇,並且將其更名為KS-19號。然而,即便是更名也無法挽救K-19號的不祥之名——1982年8月15日,正在船塢內維修的KS-19號突發小規模火災,兩名工人在火災中被燒傷,其中一人隨後不治身亡,他不幸成為了最後一位被K-19號奪走生命的人。

蘇聯海軍恐怖「凶船」——29年連發6起事故殺死51人

退役後,停放在浮船塢內等待拆解的K-19號,此時它已經服役了近30年

然而,K-19號的服役歷程卻沒有因為這場不幸的火災而戛然而止。與之相反,它在完成修復工作後又再度重回蘇聯潛艇部隊,繼續服役。到了1988年,一批蘇聯海軍高級軍官終於看不下去了,他們寫了一封長長的聯名信,要求上級將這艘老邁的潛艇撤出現役艦艇序列。就在蘇聯轟然倒塌前的1990年,蘇聯海軍終於通過了K-19號的退役申請。這艘曾經被眾多蘇聯海軍官兵視為「不祥」象徵的核潛艇,終於迎來了退休的時刻。

蘇聯海軍恐怖「凶船」——29年連發6起事故殺死51人

電影《K-19:寡婦製造者》劇照,由哈里森·福特飾演K-19號艇長

在K-19號退役12年後,由好萊塢導演凱瑟琳·比奇洛執導的驚悚戰爭電影《K-19:寡婦製造者》於2002年上映,讓這艘臭名昭著的不祥潛艇終於進入公眾的視線。在電影中,由哈里森·福特飾演的扎特耶夫艇長(由於艇員後代拒絕劇組在片中引用真實倖存者的名字,所以在片中艇長的名字被更改為了費斯特里科夫),與連姆·尼森飾演的副艇長瓦西里·阿爾希波夫(片中更名為包里寧)共同演出了一場精彩的對手戲。儘管這部電影的票房並不出彩,但是它仍不失為一部精彩的冷戰潛艇電影。

蘇聯海軍恐怖「凶船」——29年連發6起事故殺死51人

接受拆解前,一位女性造船廠工人正站在K-19號指揮塔的後方與其合影

令人唏噓的是,就在電影上映後的第二年,俄羅斯海軍對外宣布了即將拆解K-19號的消息。儘管有眾多前K-19號艇員,反對將這艘具有重大紀念意義——畢竟它終究是蘇聯海軍第一艘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的核潛艇拆毀。但由於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這艘核潛艇還是被俄羅斯海軍送進了拆船廠。在金屬切割機的轟鳴聲中,昔日蘇聯海軍中著名的不祥之艦,曾經被眾多水兵蔑稱為「廣島」的K-19號徹底化作一堆生鏽的廢鋼,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