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建立蘇聯留下那些隱患?斯大林如何解決?
列寧作為蘇聯國家的主張建立者,也是其制度的策劃者,但是在蘇聯的民族政策當中,列寧有兩個方面嚴重的隱患。列寧曾宣布加盟共和國擁有主權和退盟權,在1924年的憲法當中規定每一個加盟國都保留自由退出聯盟的權利,而且各加盟共和國的疆域不得隨意變更,1936年依然重申這一條款。每一個加盟共和國均有權與外國發生直接的關係,與之簽署協定交換外交代表,1977年依然規定,每一個加盟共和國都保留自由退出蘇聯的權利。
這一規定從蘇聯建立一直到蘇聯解體一直存在。這與一個完整的現代國家主權原則完全矛盾。但是蘇聯竟然一直予以保留,還有民族身份界定,是蘇聯最高蘇維埃的結構和組成部分。蘇聯政權的建立和組成一直是民族之間的組成。內部設有聯盟院和民族院,兩者權利平等劃分各自的選區。也就是說在整個蘇聯內部,民族是相互獨立的,國家的政權也是按民族和血緣來分配席位。
這種按民族血緣指定代表席位的做法,得以延續。因此,在蘇聯內部民族訴求十分強烈,在黨的紀律約束受到削弱,民族情緒立馬就會佔據上風。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也摻雜進民族的因素。自治區之間的矛盾,自治民族與非自治民族的矛盾都是不可調和的。相互之間都得不到平等的對待,民族政策失敗使得國家民族矛盾失衡導致更加強烈的民族血緣意識和排外意識。
造成了各個民族的不滿,這也是為什麼在蘇聯解體的過程當中,俄羅斯聯邦單方面宣布主權,建立一整套俄羅斯聯邦國家的班子,將蘇聯中央機器徹底架空。各個加盟共和國紛紛效法瓜分蘇聯。蘇聯民族政策最大的弊端就是民族自治。形成了狹隘的民族認同和血緣認同。在蘇聯建立之初的國家文化認同,逐漸被狹隘的民族認同所取代。這也說明蘇聯的建立者在民族問題解決方面走了彎路,並在之後的執政過程當中一直沒有糾正,反而加以強化,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更主要的是,在斯大林強權統治之下,很多民族矛盾和問題暫時得以壓制。到了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人天真的認為蘇聯已經形成了新的歷史共同體。各民族之間的友誼不可破,沒有必要做出調整。當中央權力受到削弱之時,民族矛盾問題再次凸顯。爆發的規模和激烈程度都超乎蘇聯領導人的想像。
※楚國為何不重視巴蜀之地?讓秦國撿了大便宜?
※朱元璋為何不贊成元朝的自由環境?在他眼裡元朝就是如此亡的?
TAG:世界史圖鑑 |